淘宝“评价门”难道不是有价值的新闻?


   我们记者黄懿根据近来淘宝网上群情激愤的“评价门”写了一篇报道,记者采访了淘宝网的公关总监卢维兴,这位总监的回答风格看来很会推卸责任,他没有对新闻事实本身发表怎么评论,比如引起争议的新规则到底是如何出台的,出台的初衷是什么,而是对这个评价门被引发的方式很有研究,引用一段:

     淘宝网公关总监卢维兴回应表示,“对该事件不作评价”,但其指出报导该新闻的目前只有极少数网络媒体,其他几大门户都无报导,事件被曝光原因十分可疑(可能涉及淘宝与某网络媒体的广告纠纷),“若有价值的真实性新闻,大家会不争相报导吗?”

    看得出来,卢总监的言论很有“阴谋论”的道道,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思维而已,试图用新闻来源的所谓不正常(只有极少数网络媒体,其他几大门户都无报导)来应付记者对于事件本身的提问。淘宝网也是中国互联网响当当的网站了,应该知道所谓网络的力量是什么,几大门户能够完全代表互联网吗?几大互联网不报道就可以认定这个事件本身很可疑吗?淘宝网上中小卖家都快要罢市了,这样的事情被曝光还需要什么原因吗?

    我们也是经常接触企业的公关的,想这种对于事件曝光的可疑性分析最多作为私下议论的话题,怎么能够被一个公关总监堂而皇之地用来回应媒体呢?不对事实本身进行回应,也没有专业公关人员的外交词令,这种言论只会更加让淘宝的用户感到伤心,他们会觉得这个网站不敢承担责任,不但对这个评价门代表的利益博弈没有帮助,还会引起媒体对于淘宝公关人员素质的怀疑。

    突然写了这么一段,确实是因为接触企业的公关很多,但是像这样失水准的还是很少碰到。下面转贴黄懿的稿子,方便大伙了解事件本身。我个人经常在淘宝上买东西,知道淘宝的魅力就在于信用,现在淘宝新的总裁为了砍成本,而动摇了这个信用体制的根本,看来这个总裁的水平也不怎么样,马云的用人也有问题。

    淘宝遭遇“评价门”
●改变恶评申诉体系,部分卖家不满欲罢市●或因无足够客服导致变革,淘宝称事件曝光原因可疑http://epaper.nddaily.com/D/html/2008-04/04/content_431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