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轿车销量好于市场预期,维持对轿车行业全年15-18%的增速预测。
轿车销量增速尚可,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快速下滑”迹象:1-3月,轿车销量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20%、19%。由于小基数效应丧失,增幅放缓,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快速下滑”迹象。
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未见恶化迹象。2月末,轿车厂商库存大致为11.6万辆,相当于前3个月月均销量的26%,与历史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了解到,经销商处的库存压力也不大,部分热门车型甚至需要加价提车。(相比较,2004年,轿车行业恶化,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两家企业的厂商库存、经销商库存合计一度达到15万辆)。
出口表现抢眼。2008年1月,国内轿车出口量同比增速达到150%。
维持对轿车行业全年15-18%的增速预测。未来需要关注:CPI、资本市场波动对居民财富的负面影响、油价导致使用成本的上升,是否会下拉对轿车的需求。目前,维持对轿车行业销量全年15-18%的增速预测。
上汽系:上海大众继续恢复性反弹,3月同比增长25%;上海通用缓慢增长,3月同比增长14%。上述企业表现符合预期。
一汽系:一汽丰田、一汽轿车快速放量,3月分别同比增长72%、75%,其中,前者受益于新卡罗拉,后者则受益于旗下奔腾、马6双双放量。一汽大众3月增长20%,表现与行业持平。一汽夏利3月同比仅增长8%,我们对其未来表现并不乐观。
长安福特:3月销量同比增长43%,但这一表现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新蒙迪欧当月销售仅4097辆,1-3月累计销售12932辆。
2008年以来,汽车股下跌37.5%,超越大盘0.8个百分点,反映了汽车需求振荡向下的预期、也折射出估值水平的快速下降。但行业基本面并未出现迅速恶化迹象,短期面临反弹要求。一旦反弹,一汽轿车仍然是我们目前轿车股的首选。
内生性增长角度,一汽轿车的内生性增长最为明确。维持对公司2008、2009年0.65元、0.70元的EPS预测,分别同比增长91%、8%。
外生性增长角度,一汽轿车具备“确定性”的外生性增长机会。一汽集团无论是IPO还是借壳整体上市,各种方案都无法绕开一汽轿车。
轿车销量增速尚可,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快速下滑”迹象:1-3月,轿车销量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1%、20%、19%。由于小基数效应丧失,增幅放缓,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快速下滑”迹象。
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未见恶化迹象。2月末,轿车厂商库存大致为11.6万辆,相当于前3个月月均销量的26%,与历史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了解到,经销商处的库存压力也不大,部分热门车型甚至需要加价提车。(相比较,2004年,轿车行业恶化,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两家企业的厂商库存、经销商库存合计一度达到15万辆)。
出口表现抢眼。2008年1月,国内轿车出口量同比增速达到150%。
维持对轿车行业全年15-18%的增速预测。未来需要关注:CPI、资本市场波动对居民财富的负面影响、油价导致使用成本的上升,是否会下拉对轿车的需求。目前,维持对轿车行业销量全年15-18%的增速预测。
上汽系:上海大众继续恢复性反弹,3月同比增长25%;上海通用缓慢增长,3月同比增长14%。上述企业表现符合预期。
一汽系:一汽丰田、一汽轿车快速放量,3月分别同比增长72%、75%,其中,前者受益于新卡罗拉,后者则受益于旗下奔腾、马6双双放量。一汽大众3月增长20%,表现与行业持平。一汽夏利3月同比仅增长8%,我们对其未来表现并不乐观。
长安福特:3月销量同比增长43%,但这一表现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新蒙迪欧当月销售仅4097辆,1-3月累计销售12932辆。
2008年以来,汽车股下跌37.5%,超越大盘0.8个百分点,反映了汽车需求振荡向下的预期、也折射出估值水平的快速下降。但行业基本面并未出现迅速恶化迹象,短期面临反弹要求。一旦反弹,一汽轿车仍然是我们目前轿车股的首选。
内生性增长角度,一汽轿车的内生性增长最为明确。维持对公司2008、2009年0.65元、0.70元的EPS预测,分别同比增长91%、8%。
外生性增长角度,一汽轿车具备“确定性”的外生性增长机会。一汽集团无论是IPO还是借壳整体上市,各种方案都无法绕开一汽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