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面临多重不利因素打击


地震之后不多久,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5%。紧缩政策在CPI数据出炉后迅速出台。

周二早盘,在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的双重不利因素打击之下,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沪指开盘报3515.71点,下跌111.27点,跌幅3.07%,直接失守3600点,3500点大关也近在咫尺,深成指开盘报12727.76点,下跌438.34点,跌幅3.33%,两市个股普跌,高开个股合计不足50只。

四月PPI数据继续呈加速趋势、高层表述货币政策更加关心反通货膨胀问题,这无疑都增大了投资者对通胀问题的担忧。同时考虑到欧美股市缺乏新的上涨动力,也对A股反弹的支持将“减弱”甚至转为“拖累”,两大不利因素可能使得反弹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中国股市而言,通胀是一切矛盾的焦点,本周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及外围市场表现将左右市场运行。

上周末统计局公布工业产品价格指数4月份同比上涨8.1%,继续呈加速趋势。考虑到原油价格处在高位,国内部分行业产能不足的情况也很难迅速改变,预期PPI指数将继续创下新高。从历史数据看,我国PPI指数与核心CPI指数的走向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未来PPI继续加速上涨,使得CPI回落幅度以及回落速度低于之前预期,这无疑会继续增大通胀压力。

同时周边经济体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已发布4月通胀数据的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数据显示,物价上涨速度普遍超过经济学家预期,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了数年来的最高值。如韩国国家统计局5月1日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4月份韩国消费价格指数创4年来的最大升幅。为了抑制通胀,这些国家也采取类似于国内的政策选择,纷纷采取紧缩政策,如印度上周就采取上调准备金率以削弱银行的放贷能力。上述情况表明,目前经济增长发展较快的国家在通胀压力下都面临紧缩需求。

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上周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表示目前货币政策更加关心的是反通货膨胀方面的问题,这无疑反映出通胀是近期货币政策的核心。在通胀问题没有缓解的情况下,无论是信贷控制还是价格管制,短期这两大制约金融市场走强的因素都将不利行情发展。

周一沪深大盘在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4月CPI统计结果,而各方又普遍预期增速较高的情况下,两市双双大幅低开,分别击穿了3600点和13000点关口。午盘后探底回升,上证综指再度收复3600点关口,沪指冲高至全天最高点3667.2点。医药板块、农业板块、酿酒食品板块、化工板块继续领涨大盘。截至收盘,沪指涨13.463点报收3626.98点,涨幅0.37%,成交1187亿元。深成指上涨85.73点报收13166.10点,涨幅0.66%,成交561.2亿元。

总体来看,在利多和利空因素完全释放之后,大盘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后市面临方向性选择。可喜的是,2008年以后“指数跌、个股涨”的盘面特征重又回到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为聚集市场人气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市场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困境:一方面3000点政策底部清晰可见,但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下“双紧”的政策环境也提高了风险溢价水平,促使中国股市估值中枢被迫下移。此外在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的多重不利因素打击之下,同时外围市场支持力度减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担心,也都将对市场的继续反弹不利。至于市场传闻奥运期间管理层将会彻底叫停大小非减持,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但就中长期而言,股权分置改革后遗症一天不能治愈,则沪深大盘就很难从根本上走好。从底部做多动能来看,在成交相对活跃的状态下,预计本周沪指上破60日均线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以持股待涨或短线搏击农业、创投、奥运等三大概念股炒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