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灾害面前,中国政府第一次展现了开放的胸怀和开明的态度,继央社和各媒介连续报道灾区情况外,接受国际救援人员也许是首次.
从5月16日凌晨起,在成都双流机场抵达的救援人流中多了数支特殊的队伍。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际救援人员陆续抵达并迅即赶赴多个受灾县市救灾现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事实上,中国已多次参与了包括阿尔及利亚地震、伊朗地震、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和印尼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国际救灾合作,与多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然而,作为受灾国,接受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行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灾行动迅速、震情灾情披露及时、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中国政府在大灾大难考验下体现出了开放姿态。这样的开放姿态前所未有,正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行动体现;政府开始尝试在救灾上寻求国际合作,是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从5月16日凌晨起,在成都双流机场抵达的救援人流中多了数支特殊的队伍。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际救援人员陆续抵达并迅即赶赴多个受灾县市救灾现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事实上,中国已多次参与了包括阿尔及利亚地震、伊朗地震、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和印尼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国际救灾合作,与多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然而,作为受灾国,接受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行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灾行动迅速、震情灾情披露及时、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中国政府在大灾大难考验下体现出了开放姿态。这样的开放姿态前所未有,正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行动体现;政府开始尝试在救灾上寻求国际合作,是其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