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血两亏的爷们儿,泡妞都难


题目不是我起的,是一个叫黄雯的女子文章中的话,我给缩短置了顶。我一向有个观点,也许是偏见:由于女性社会化程度相对低些,名缰利锁对她们的捆绑也就相对松些,因此她们跟童心跟血性会保持更多的联系,六十开外的“女孩”并不少见,敢作敢当倒更像女性的行为特征,“冲冠一怒是红颜”。我有回跟湖北男人聊起湖北女人,他们感叹不已:我们这里,外面有个么事,头一个冲出去的还不是女的!反观爷们,过了二十,大半浪子回头,把刮刀换了算盘,一路扒拉到二十六七岁,神情已经接近注册会计师了。能撑过“三十而立”那道雄关仍保持情怀锋芒而不是一脸油滑世故的,这么多年看下来并不太多。“四十不惑”就更别提了,多数爷们还没走到岗楼就开始竞争上岗,义务维持治安了。

还是说这次四月的风波吧。为了能上岗或不下岗,舆论界的这些爷们搞了个“经济人理性人博览会”,什么造型都有,包括08版“两个凡是”(凡是愤青拥护的就反对,凡是愤青反对的就拥护),而且口吻口径上跟他们平时最受不了的“人民日报语言”或中宣部文件保持高度一致。血性他们真是一点没有,这些年酒足饭饱,有点血全供应下三路了。没混到酒足饭饱的倒是有点火气,但一遇酒肉也是烟消火息——听说有这么几个媒体爷们反感奥运,平时叫得比谁都欢,后来人民币一招手,他们领了奥运任务,人欢马叫上路去了。

说这些爷们理性吧,那也得看怎么说了。青年们抵制家乐福,一不砸二不抢三不禁止他人购物,不过是找个法国“临时代表”表达一下中国人的义愤,这和两国互逐外交官差不多,合情合理,再说还实践了这些爷们纹了一身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可他们却告诉你: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抵制外资企业保护不了民族产业;恨亭台楼阁不应株连小燕子,谁难为了中国火炬找谁算账去。其实人家找家乐福算账,压根也没说是为了保护千客隆亿客隆。而且找家乐福算账即便不算最“理性“,起码也比找巴黎流氓直接算账要理性得多,因为去巴黎路太远太麻烦,就算去成了,人海茫茫未必找得着那些流氓,就算找着了,敌众我寡很可能账没算了又带回一摞欠条。他们这样不理性却以理性自居,实在是件怪事,只能用“娱乐精神”来解释了。保护中国的利益、维护中国的尊严本来是最大的理性,因为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指望它,像韩寒这样的文人离开了中文环境,别说开赛车了,就是拉洋车也办不到。但这帮老少爷们惯于吃孙喝孙不谢孙,硬是不认这个理。他们另有一个小理,其实也就他们那点小利,小利的周长长不过他们个人的腰围。只要赛车能上路,女人能上床,国家兴亡关他们鸟事!用一家的小理去衡量亿万家的大理,拿小韩们二尺几的小利去衡量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大利,用小韩民国的流行话说,那不是“扯B”么。

他们已经扯了二三十年,已经把B扯成D也就是蛋了。这一回面对“四月的青年”(文杨先生创造的一个政治学新词汇),老扯们实在扯不出什么了。丁学良先生还在扯凤庆轮,汪丁丁先生还在扯康德哈耶克还有克里希那什么玩艺,其实扯了也是白扯。这些人在11届3中全会的会址原地踏步30年,踩出的坑已经差不多把自己活埋了。他们那些陈年老调,只能在崇洋文化的腐土里播种收获,只能在文革悲剧的阴影里热卖畅销。一旦青年人告别了早已不属于他们的时代,认清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本质,恢复了真正的理性和应有的血性,老扯们倚老卖老就卖不下去了。至于小扯,他们从老扯那儿下载的世界观价值观,套了条商业流行文化露脐裤,再挂些后现代网络小零碎儿,就真以为世界归根结底属于他们这帮卖俏的了。小扯们卖俏卖到血色素比他们高、文化水平不比他们低的“四月青年”那里,真就卖不动了。卖不动还要卖,那就只好像胡同里卖春药的,净瞎扯了。老扯小扯扯到白扯瞎扯、理血两亏的地步,就用得上黄女士那句快人快语了:泡妞都难!

不过我相信,以他们这些年扯到的金银财宝,在这个八大胡同一样的社会里,泡到女人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女人。尤三姐那样的女子肯定想也别想,多混虫都未必让他们泡。最可能让他们泡到手或把他们泡到手的女人,是杜十娘的同事但绝不是杜十娘。那类女人究竟算不算“人”还得另说,网上曾见某大学在校美女开价千万求偶,真把自己当中华鲟或月洞式紫檀床了。这类爷们和这类娘们会根据比较优势互通有无,让互利互惠的两性自由贸易红红火火的。

一个社会要升华而不是堕落,要实现该实现的理想,守护该守护的价值,需要千百万不计得失、不畏权势、不理睬青歌赛美学的“愤青”挺身而出,撕下窗帘,放进光明,让黑暗的舞会难以为继。愤青的传统光荣而悠久,从孔墨、耶稣到托尔斯泰鲁迅,到毛泽东格瓦拉,一路灯火灿烂。愤青的主要动力来自面对不平不义时那油然而生、血气十足的正义感,而不是逼得“经济人”“理性人”鸡飞狗跳的本币外币名车豪宅以及司局级待遇。苏格兰平民诗人罗伯特·本斯有诗赞道:“什么这一套那一套/公侯伯子男那一套/实实在在的道理/顶天立地的品格/比什么都高”。不过我想,来自异性的赞许和期许,也会汇入激励他们走过光荣荆棘路的力量。俄国十二月党人,他们女人坚定而温柔的目光,会成为他们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中取暖的丛丛篝火。切·格瓦拉,他的女人自第一次见面“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睛,会成为陪伴他翻山越岭、走向解放、走向永生的星月。

黄雯女士文章的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ac5101008v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