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坚强,给我力量
地震以后,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无助,电视不敢看,可又不能不看,收音机不敢听,可以不得不听。不敢看,是因为那片废墟中被深埋着的,不只是房屋,还有生命!不能不看,是因为那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奇迹,让我心热血涌荡!不敢听,是因为那里传出的不只是声音,还有一种让我无法阻挡的悲与伤!不能不听,是因为那一次又一次的时空连续,传来了太多的好消息,让我知道,爱在天地间,情驻神洲里!
有时我都不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灾难的现场,因为那会让我的神经突然崩紧,也会让我的神情瞬间凝固!崩紧是因为我不能去撑起那座下落的大楼,凝固是因为我不能阻挡那无情吞噬!可是我又时时刻刻的念记着那里,因为那里承受的是灾难,但现出的却是坚强!
你的坚强,给我力量!
你们的坚强,也给了我们力量!
唱国歌激励自我的小学生,吃纸喝尿坚持生命的老师,还有那位信心十足的女孩和意志坚定的李青松等等很多人。他们与灾难不期而遇,他们与坚强携手并肩!他们是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很多在灾难面前,坚定的选择了坚强的人!坚强的与灾害斗争,坚强的去自救与互救,坚强的去面对现实!
这是人性的光辉,这是生命的礼赞!这光辉也照耀着我,这礼赞也要有我的喝彩!你们的坚强给了我力量,让我去努力的工作!你们的坚强给了我力量,让我去好好的生活!你的坚强给了我力量,让我去行动,尽自己所能,为你们分担一些艰难,再聚一份力量!你们的坚强给了我力量,让我有勇气去和你们一起,不管是风是雨,都会一路同行,不管是苦是难,都会同舟共济!我知道我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你们的坚强给了我力量,让我不去退缩,那怕只是萤火之光,也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去照亮前行的路!
从这一刻起,我不再无助,因为你们的坚强给了我力量。我会和你们一样,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坦然的去面对,坚强的去活着,将自己的所有光和热都释放出来,去照亮暗夜中前行的路人,去温暖寒风中奋进的人们。我会和你们一起,选择坚强,去努力工作,去好好生活,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为了家人,也为了社会;为了集体,更为了我们的祖国!
我会记住你们的名字,还有你们的事迹:
(以下材料采自新华网)
《80多岁老人在地震发生160个小时后成功获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1:25播出连线报道,前方救援人员、济南的干事丘成良(音)说,现在救出了一个80多岁的老人。
丘成良:我们刚刚接到消息,距离地震比较严重的北山地区20公里处,有一个老人,无儿无女,将近90岁了,地震发生这么多天,村里的人都以为这个老人已经不在了。我们今天上午在倒塌的房屋里发现了这个老人。他的腿被砸断的,还顽强的活着。
济南军区陆航团熊处长驾驶着陆航飞机已经把老人平安的接走了。
主持人:你们在发现这位老人的时候,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得到救援?
丘成良:我们一直等到现在,大家非常惊讶这个老人还顽强的活着。
主持人:他现在的精神面貌怎么样?
丘成良:他流着泪握着战士的手,看到他在动,但是听不到在说什么。只是拉住救援队战士的手。
主持人:看来是充满期待和伤感,这突如其来的救援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震撼了。你现在什么位置?
丘成良:我在双原(音)机场,成都三医院的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老人的生命不要紧。
主持人:又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地震发生后的160个小时不断的坚持,终于我们的救援人员成功的搜救出来了。
《52岁男子沈佩云被困146小时后获救》
52岁,思维清晰
汶川映秀镇稽征人员沈佩云救出后仍能和医生对话
●姓名:沈佩云
●年龄:52岁
●地点:汶川映秀镇
昨(18)日,52岁的稽征人员沈佩云在汶川映秀镇被困146小时后成功获救,其生命体征正常。
昨日下午3时,距离地震发生已过去了146个小时,当更多人对被埋在废墟底下的亲人的生死感到绝望时,从汶川映秀镇传来了惊人消息:52岁的稽征人员沈佩云被成功救出,他完全清醒,身上没有发现有较重伤处。随后,沈佩云被紧急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进行抢救,医生诊断后称其生命体征非常正常,活下来的希望很大。
欣喜
坍塌废墟传出呼救
前日中午,在映秀镇水电厂垮塌的宿舍下,沈佩云已记不得被埋多久了。此时他的心理防线正在慢慢崩溃,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你还在吗?”沈佩云听见有人在呼唤一个同事,“救命!救命!”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这两个字,生存的希望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再次大声呼救。
没过多久,沈佩云听见了一阵纷乱的脚步声,声音也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你还好吗?我们马上来救你,呆在原地不要动!”这句话他听得十分仔细。他看到了生存的希望,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很久才从嘴里蹦出一个“好”字。紧接着,他听见头上传来乒乒乓乓挖掘的响声,他躺在黑暗的废墟里一动不动,脑子里开始想象见到阳光。
奇迹
被埋6天多成功获救
“他被埋在最下面,救援难度相当大。”沈佩云被发现后,几十名救援官兵赶来进行救援,第三军医大西南医院的杨战宇和其他医生一起赶来实施医疗救援。
他告诉记者,现场垮塌的楼房有七层,楼层大部分都已坍塌,沈佩云被埋在了最下面。因为害怕发生二次坍塌,救援人员并没有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救援,而是选择用铁锹和双手向下掘进。
“我被埋了多久了?”“还不是很久,才两天!你再坚持一下。”挖掘过程中,杨战宇不停地和废墟下的沈佩云对话,不断鼓励他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沈佩云的精神一直很好,说话声音也很有力,这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欣慰。
昨日下午3时许,救援人员在向下掘进约4米时,沈佩云的身体露了出来,这时全场人都沸腾了!救援人员双手加快了速度,一块块水泥块被掏了出来,沈佩云被成功救了出来。从发现到被成功救出,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小时,而从地震发生那一刻算起,时间已过去了差不多146个小时。
幸运
目前他生命体征正常
昨日下午4时,沈佩云被直升机直接送往了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抢救。当他被送到医院时,还能和旁边的医生进行对话,思维也非常清晰。
昨日下午7时,记者在医院ICU病房看到,沈佩云正躺在床上接受输液治疗,眼睛处蒙着一块纱布,监测仪器显示其血压和心跳都很平稳。“你要坚持到下午,我们都在支持你。”不久,病房里出现了一大群前来看望他的人,其中有一名叫玛丽亚的外国女孩。玛丽亚看到电视后专门跑来看他,他的妻子和侄儿也赶了过来,在病床边陪伴他。此时沈佩云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用哽咽声应和着。
据主治医生肖贞良介绍,因长时间被埋,沈佩云严重脱水、体力消耗也非常大,身体非常虚弱。但身上并没有严重外伤,从目前情况看,其生命体征一切正常,生还的希望很大。医院已为其做了各项体检,等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将会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治疗。《华西都市报》供稿
《老师地震时4次冲进教室救出52名学生》
●现场声音“52人?不是54个人吗?”
●人物档案周汝兰红岩镇中心小学老师
●地点红岩镇幼儿园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第一次冲进教室抓出两娃娃就跑
12日,13∶50—14∶30是红岩镇小学下午第一节课。在幼儿园大班,来带课的34岁女教师周汝兰吩咐学生们在教室里睡觉或写字画画。14时28分,房屋开始强烈颤抖。“快往门外跑,快!”意识到地震来了的周汝兰惊慌得大吼。班上学生都是4-6岁的幼儿,吓得大哭起来,教室里一片混乱。“快跑啊!”周汝兰抓起两个学生就往小操场上跑,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学生也跟着她跑。
剧烈的震动,使灰尘变成浓烟笼罩着整个学校。周汝兰叫已经跑出来的10多个学生蹲在小操场上,就又跑进教室。她见孩子们在教室门口形成拥堵,赶紧理顺他们出门顺序,又一脚踹开后门,看见吓得直哭的小娃娃,左手提一个,右手抓一个,跑到小操场。
第二次冲进教室摇醒睡觉的娃娃
短短十几秒里,地震越来越厉害。街上的房子开始倒塌,教室屋顶的瓦片在周汝兰头上哗哗作响。她又冲进教室,看见三个学生居然还在睡觉。急红眼的她奋力摇醒睡觉的学生,又抓了两个学生朝外跑。
第三次冲进教室抢救三个哭娃娃
当大多数孩子已经成功转移到操场上时,整个红岩镇已是地动山摇!房屋坍塌声不绝于耳。“不好,教室里还有学生!”周汝兰隐隐看见教室里还有三个小孩子趴在课桌上哭泣,又迅速冲进教室。当她第三次冲出教室时,已经疲惫不堪。
第四次冲进教室还差两人在哪?
最后,周汝兰双脚发软地站在操场清理人数。“52人?不是54个人吗?”周汝兰第四次冲进教室。此时教室里能见度相当低,周汝兰只得在教室大喊:“还有人吗?”“周老师快出来,今天有两个学生请假了!”直到该班班主任杨老师赶来,周汝兰才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周老师的女儿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周汝兰是小学4年级2班的班主任,当时是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时,她没呆在自己班上孩子们的身边,心里很愧疚,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周汝兰告诉记者,在抢救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她连女儿也顾不上多想。当晚7时多,周汝兰才见到女儿何玲宇。“妈妈回家张口就问学校有没有学生出事,后来才问我的安全。”何玲宇略显委屈,却懂事地表示,“但我不怨妈妈,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灾难发生后,周汝兰老师一直在学校坚守岗位。我们学校接收了300多名灾民在学校操场搭建帐篷临时居住,周老师每天都到现场帮忙。”学校校长陈显斌介绍说。记者想让周汝兰老师谈谈她当时的感受。“没什么,比起抗灾一线的同志们,我差远了!我还要去看看另外几个孩子。”周汝兰微笑着离开了。(《成都晚报》)
《四川彭州山区被困60岁老太太196小时后成功获救》
昨晚(20日)9时56分,警灯闪烁,一辆急救车快速驶入华西医院,现场有人高喊着“196小时,196小时”,言语激动。
车内的伤员是一位名叫王友琼的60岁老太太。地震发生后,她被困四川彭州山区,经历8天8夜之后被成功救出。所有的人都为她庆幸。
“196小时!196小时!”
昨晚9时50分,华西医院急诊科。在此等候的医护人员已做好准备,静静等待。从彭州传来消息,有一名被困8天的伤员被成功解救。“这是到目前被困伤员存活最久的一位,而且还是一位老太太!”医生喊叹。
9时55分,“呜——呜——”救护车声音传来。“来了,来了!快!快!”有人急声催促,推来担架。
“196小时!196小时!”这辆急救车快速驶入华西医院,现场有人高喊。医护人员迅速且专业地将车内的伤者抬进担架,推进医院的急救病房。
据了解,王友琼是成都新都区新繁镇人,将她解救的是成都军区空军的一支搜救小分队。
两条小狗不断地舔她的脸、嘴
搜救队负责人介绍,昨日下午6时许,这位老太太才被他们发现。
据了解,当日下午,搜救人员在彭州银厂沟风景区一个名为牡丹坪的地方,遇上附近福音寺的住持。这名住持反映,曾听到山上有声音,可能是有人困在那里。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这名住持指引下,搜救队往山上爬了一个多小时,顺着前方的狗叫声,发现了被卡在两块大石头中的王友琼。老太太虽然身体极度虚弱,但头脑较为清醒,基本能说清楚事发经过。
原来,老太太信佛,在4月30日便来到福音寺拜佛。本来,她打算在福音寺呆上一段时间,等到6月1日儿童节再回家,给孙子过节日。地震发生时,王友琼摔倒在地,受了轻伤。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将她卷走,卡在两块大石头中动弹不得。万幸的是,她没有被完全埋住,露出了上半身。
但是,地震发生后,当地人都已撤离,王友琼呼救无门。在绝境中,两条小狗却成了她的伙伴。在搜救队进行营救时,两条小狗仍没有离开。在过去的8天中,这两条小狗不断地吼叫,并且用舌头舔王友琼的脸、嘴。王友琼渴了饿了,就只能靠喝雨水充饥。
转院途中,老太太能聊天
一切就是那么神奇。老太太活了下来。
当搜救队发现她后,不到半个小时便将她救出,送往彭州的医院。医院建议立即送往成都的华西医院。
正在彭州待命的湖南湘雅二医院医疗队立即将王友琼转往成都。
带队的湘雅二医院副院长周胜华介绍,王友琼获救后,生命体征出现衰竭状况,左面部淤伤,可能还有盆骨骨折,但总体上,她的身体状况还是非常乐观的。
医疗救援队护士赵丽萍介绍,老太太在转运的急救车内意识比较清醒,但她烦躁不安,有严重脱水表现。为了让她保持清醒意识,赵丽萍和她聊起了天。赵丽萍说:“老太太告诉我,她有两个孙子和儿子,这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在去成都的路上,赵丽萍为老人输了一瓶液,同时,为避免灯光刺激眼睛,她还给老人戴了眼罩。
儿子“一直在等这个电话”
搜救人员介绍,在实施营救时,王友琼显然非常激动,不停地说话,还告诉了医护人员自己儿子的手机号码。
昨晚8时20分左右,已下班回家的曾令华接到电话,获知母亲的消息后,也立即赶来医院。“地震发生后,刚开始,我以为震中在汶川,彭州不会那么严重。”曾令华说,有了母亲的消息后,经过短暂的激动与兴奋,他感到庆幸,同时对搜救的官兵表示谢意。
“我母亲知道我的电话,我一直在等这个电话,没想到,奇迹竟然发生了。”曾令华说,他曾经在14日上午前往彭州寻找母亲,但山路不通,无法推进,此后,他每天关注网上、电视和报纸的寻人信息,但一次次失望。
据搜救人员介绍,这是目前搜救队伍解救的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位受灾群众。
《九岁小学生被埋废墟唱国歌等待救援》
……
链接:
坚强!力量!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