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


  “我们每一个大人,都应该向孩子忏悔!我们错了,没有建成震不垮的学校,让你们受难、受苦、受惊了!”

  “举一人之力十人之力百人之力,建一所十所百所万所震不垮的学校,或者震不垮的民居,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建亿万震不垮、不腐败的灵魂!”


  王育琨/文

  山友小牟在红十字会做义工,今天要带领60个心理专家奔赴灾区辅导600个儿童。昨天登山队副队长吴志军招呼山友们捐钱捐物和贡献好主意。钱很快捐出去了,可是好主意则难以启口。我身边有个4岁的女儿,她的简单一问,我就无言以对。她一直问:“爸爸,为什么地震要埋小孩?大人怎么不管小孩?”

  昨天在网上挂了博客《唐山孤儿捐款1亿元要“建震不垮的学校”》,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共鸣。新浪网一天的点击量达66000多,有效评论接近600。其中有一个网友的评论,特别让我动容。他指出,“我们每一个大人,都应该向孩子忏悔!我们错了,没有建成震不垮的学校,让你们受难、受苦、受惊了!”

  千真万确,我们每一个大人,都应该向孩子们忏悔!不要认为我们不是建筑商,我们不是甲方,我们不是监管人员,我们不是当地有权威的政府官员。但是,正是因为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我们只为自己的生计奔忙,才形成了一种唯利是图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而这些正是那些贪官污吏和豆腐渣工程得以盛行的土壤!我们每一个大人都有责任!

  千万不要小看儿童的心智,他们有鉴别和思维能力。去给灾区儿童作辅导,最关键的是不要躲避真问题。要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要敢于像张祥青那样对孩子做出承诺:“建震不垮的学校!”

  一个人的思维总是受着许多局限。想了一下,还是在网上挂出来,征求网友的意见为好。网友帮帮忙,那些心理专家还如何面对孩子?

  昨天博客《唐山孤儿捐款1亿元要“建震不垮的学校”》,像一块砖头,引出不少美玉良言,现择其要刊载这里,以见证博客的力量:建亿万震不垮、不腐败的灵魂。

  新浪网友:

  张祥青呀,你称得上是有良知的炎黄子孙“建震不垮的学校”掷地有声。

  但你要知道,举一人之力十人之力百人之力,建一所十所百所万所震不垮的学校,或者震不垮的民居,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建亿万震不垮、不腐败的灵魂。

  我敬佩那些出钱捐物出力的大爱者,四川有,中国大陆有,中国台湾有,连日本、越南也有。

  我鄙视那些拿着集体的钱、国家的钱去捐了而麻将照打、地主照斗的正腐棺员

  四川有成都有。他们看见许多外地自愿者脸不红筋不胀。

  新浪网友:

  这次灾难最令人不解的是4岁的女孩一直问他爸爸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地震要埋小孩?大人怎么不管小孩?”这包含许多内容,其一是我们的有关领导没有想到学校的建筑之重要!其二是他们压跟不想把钱化在建筑的质量上,特别是山区!这一点我们要向日本学,他们很注重学校的建筑之质量,城市农衬一个样.当然也不可否认有少数建筑质量好的学校,这无代表性.

  新浪网友:

  建议国家出台强制性的“教学楼”建筑规范,如教学楼必须框架建筑,桩:铆到什么强度的岩石要多深、桩子要多大,要多大的钢筋、多大的柱子、多少根钢筋,梁和柱也要如此强制性规定;不准使用任何预制件,否则,无论你怎么设计,你给多少钱来建,都会是一句空话。

  江海苍茫救援时间已经完全过去了,也不需要再用生命的奇迹来赚取眼泪了,应该是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我们的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似乎是在5月12日下午3点就出发到现场的,老人家赶上了所有的余震,嘶哑的嗓音,验证了他对大家立过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后来他还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国家行动快,军队更不用说了。

  东方卫视的主持人也是英雄,他在地震的第二天就说,在日本学校往往是地震的避难所,振聋发聩。

  在救援的第一时间,不能给国家和救援添乱,但是现在一周已经过去了,救援已经变成了救灾,目前的搜救更多的是寻找尸体,万分之一的奇迹意义有限,长期的压迫和并发症对于幸存者来说往往是残疾和死亡,都江堰那位逝世于运送途中的幸存者就是一例,挤压综合症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救治的。

  我们看到新闻中歌功颂德和英雄人物开始越来越多,不是不需要,但是为什么不把镜头更多的对准死去的孩子和残疾的灾民,为什么不从深层次探讨损失原因。这次的地震不应该再像以往那样靠宣传英雄结束。回头想想汶川的通讯和联系,映秀镇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死亡率达到四分之三(新快报),北川中学之所以还有幸存是因为两个班级上体育课和有去县政府看演出的学生(重庆电视台)。我们应该思考天灾背后为什么总有人祸。

  我们在地震后应该好好统计一下,多少学校和幼儿园倒塌,多少孩子去世,每个城镇,有没有没有倒塌的而只是受损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建筑标准是什么,那些倒塌的学校的建筑标准是什么。不管地震震级是不是更高,不管地震烈度是不是超过了抗震标准,我们只需要知道为什么每个受灾地区总有没有坍塌的建筑,而这些建筑为什么不是学校。

  即使做不到像日本那样学校是最后的避难所,也应该不会变成吞噬孩子生命的杀手。如果我们的学校可以建造成让地震后的灾民在地震后躲避余震和休息的场所,我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除了四川地震灾区,其他地方的学校都是坚固的么?做这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死难的孩子报仇,而是让我们其它城镇的孩子,让远离灾区正在无忧无虑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未来能够安全。

  我们预防孩子苦难的方法不应该仅仅是祈祷他们的学校不会发生

  (2008-05-201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