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不用上税的N个事件


  最近,有一个没有吹牛(自称为中国最廉价的CEO)反而上税的人物——宗庆后,在此我感觉他有点冤。看当今有很多吹牛者频频出现在各个新闻媒体,据我私下猜测,应该有税务状况出现,但至此没有出现,我现在就帮他们列举出N个理由,若被用在向税务机关解释,请免费使用。我将深感荣幸。

  某人被高薪聘请,被称为打工皇帝。其自称在签字那一刻已拿到钱,但我没听说此人是中国打工族纳税第一人的新闻出现。我想理由可能如下:

  ◆还没拿到钱(评:外面说的是谣言吗?);

  ◆没有在境内支付,经税收筹划后当然就看不到相应的税款了(评:合情合理);

  ◆这是秘密不能说(评:最佳应对方案)。

  一辆被改装的车花费了两百多万,可能被用做探险,费用在公司报销吗?可选方法和理由可能如下:

  ◆当然在公司报销,因为与经营有关(评:这是外行的看法);

  ◆花自己的钱,用现金结账,不用发票(评:还算有点觉悟,但愿那笔钱是税后的);

  ◆我有钱,我消费,与他人无关(评:无语……)。

  某大老板举办了一场豪华婚宴,耗资达数百万,费用在哪报销?可选方法和理由可能如下:

  ◆当然是开具房费或会议费的发票了,公司是我的,我结婚花钱正常嘛(评:有点太过份了);

  ◆现金结账,自掏腰包。(评:做事不留痕迹)

  ◆合作伙伴结账,抵顶欠款。(评:但愿在双方的账面上不要有所反映)。

  收藏。据传说,全国有七千万人在收藏,好在没有我。以下现象请注意:

  ◆个人博物馆。不要与您的企业发生经济上的连带关系,更不要说这个博物馆就是你的。(评:法人与自然人在税务上的处理是不同的,避税工具的使用应掌握好“度”)

  ◆办公室摆了很多号称是真品的赝品,甚至个别房地产老板将此计入房屋成本。(评:作为成本,被分摊到房屋的面积、物品可能会被认定为全体业主共同所有,要小心哪!避税不能这样操作,一不小心就变成“盗窃犯”了)。

  影视作品很多耗资巨大的道具,怎么会摆到制片人自己的家里呢?(评:这个事情做得有点大,但只是学了点皮毛,小打小用可以)。

  对照镜子骂自己,“职业病+神经病!全国一百多万税务人员也在天天看新闻,中国那么多资深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人家就不往那些地方想,就你把人把阴暗面想,以后不要扯蛋了”。

  也对,以后如此自律:只要您的税闻不在头版出现,俺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