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恶疾学生将自己捐款转赠灾区
商报记者梁小红报道
汶川地震,在震动中国大地的同时,也撼动了中国大小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前线抗震救灾的场面固然让人震撼,我们身边的典型事例也令人感动不已。”上周末,记者在容桂幸福小学采访时,曾校长说自己被一位身患恶疾仍牵挂着灾区同胞的学生感动了。
“那天雷老师哭着将一个信封拿进来时,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那个学生出了什么事。”曾校长说,6(4)班有个脑袋里长了恶性肿瘤的学生,几个月前已经做了手术。尽管他正病休接受化疗,上周由父亲陪同回来照毕业相时,他找到班主任要求:“捐款给灾区时一定要通知我!”几天后,他就托同学将一个装着900多元现金的信封带回来。班主任接到后,激动得无法自制。
原来,这位学生做手术时,班上的同学曾为他筹款600多元。这次在电视上目睹灾区的惨状后,他认为灾区的人更需要帮助,就将别人捐给他的钱再加上300元托人带回来。“这可是学生捐款中数额最大的一笔啊。”曾校长说,由于该校外来工子女超过半数,以往的慈善募捐都在万元以下,而这次是该校有史以来捐款最多的一次,仅学生部分就达到3.7万多元。据称,该校的捐款活动最初只是在教职员工内进行。后来,由于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带了钱回来,问什么时候可以向灾区捐款,校领导唯有让各班主任将其收集上来。
“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教育后代、凝聚民族之魂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关注灾区人民抗灾的决心与坚定,引导孩子学会坚强、学会关心,把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入孩子心中,从而推动我们的和谐教育。”曾校长认为,身边的典型事例同样感人。目前,学校已倡议向这位身患绝症仍牵挂着灾区同胞的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