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如我在《股市必死,千万人陪葬》中预测的那样,跌破了3000点,并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额亏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与此同时,中国的楼市也不景气,中介纷纷关门,成交大幅下滑,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市场,房价大跌,炒房人全线套牢。以前争夺土地标王的房产商不知是被外星人绑架了,还是误入冷冻室被冻毙了,还是被撕票了。当然这些都不大可能,主要原因是心理预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卖地纷纷以底价成交,或根本无人竞拍。
这时候,有人就说什么股市跌了,股市中的一些资金就会退出股市,转向楼市,并挽救岌岌可危的房价。胡扯谁都会,我以前写过一篇《中国房价必然下跌的40个理由》,计15000字,有理有据,但我同样可以胡扯一篇《中国房价必然大涨的40个理由》,反正能看得懂的人不会太多的,甚至看完全文的人都不会到三分之一。要不然为什么罗素说:很多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意思考。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股市中的资金纷纷套牢,而没有十年八年经验的投资者,一般是不会割肉出局的。又哪来资金进入楼市?恐怕更有人准备抛售房子,入股市补仓或抄底。
2、进入楼市有较高的门槛。进入股市的门槛是非常低的,买5元的股票,只要100元的成本。而买一套面积较小,位置较差,甚至造近火葬场或是公共厕所(还是男厕所),有30年房龄的房子,也是普遍人数年的收入。所以楼市不是说进就能进的。即使股市投资者资金账户上有余钱,恐怕相对于买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有明显的差距,可以说95%以上的炒民的闲钱,是跨不进买房首付这个门槛的。
并且,不可能十个陌生的股民可以合资买一套房,或单个投资者可以买一套房的一个厅,或是单个厨房。
这和在中国银行套牢的股民,不大可能有钱买贵州茅台,并为后者的投资者抬轿子是同一个道理。
3、进入楼市需要第三者的支持。这个第三者不是引诱红杏出墙的烂人,而是各商业银行。中国的买房人(哪怕是炒房人),超过90%都需要银行的房贷支持,才能购房。而目前的政策对银行的放贷做出了种种限制。
一方面,严格控制各银行的放贷冲动,不再按年限制新增贷款规模,而是按季度限制,各银行的行长,或其他高管,为了自己的政绩,当然层层压缩下级分行的放贷规模,否则就打屁股。
另一方面,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银行的贷款总量与存款总量之比不能超过75%。因为买了银行业的股票,因为以前在银行工作过,所以关注了几家银行的这个比例,发现居然在70%左右。就是说,银行已经没有多少可贷的钱了。
第三,央行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好象是16%,就是有1万亿的存款,必须有1600亿的钱是不能动的。
第四,因为市场资金紧张,加上国家的货币紧缩政策,银行有提高贷款利率的空间。目前央行只公布基准利率,具体的利率由银行和客户协商。既然资金紧张,那银行完全可以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提高利差。而房贷利率要在其准利率的基础上打85折,那同样一笔贷款,银行为什么不贷给高于基准利率的客户呢?这一点,也是我看一些报道才突然明白过来的。所以有些人担心银行因为贷款受到限制,业绩会受到影响,是比较片面的想法。并且从长远来看,放贷规模受到限制,则发给烂企业的贷款最先受到限制,这对减少未来的坏账岂不是大好事?
4、房贷利率经过几次加息,贷款利率已增加不少。同时,房价大幅上涨后,首付额也大幅提高。这时候,社会上任何资金,进入楼市的欲望都大大降低,股市中的资金难道发生了变异,和其他资金不一样?
其他的原因就不必讲了。
关于中国的楼市,我的基本判断是全部下跌一半,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但时间一定在五年以上,甚至要有十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短期内暴跌是不可能的。相关的依据可参考我博客中的专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