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大陆股市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熊市
我上一篇文章,关于中国大陆股市还没有出现过熊市的立论依据,简言之,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历史时期,要完成这个经济制度转轨的任务,其实质就是管理层要把原来由国家垄断的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转卖给社会公众。这样不但把原来只由国家单独承担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分散给全社会,大大降低了风险的危害性。同时,国家通过资本市场转让国有资产,既打破了国家对资本的垄断,又达到了对原有资产通过转让、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和先进产业的目的。既然通过资本市场出卖原有国有资产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卖方来说,当然要把东西买个好价钱。特别是我们正处在“新兴加转轨”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各利益集团的再分配仍在博弈之中,各种制度还不健全,强大的卖方它必将要尽一切力量,使这个初期的资本市场保持卖方市场的特征。这样卖方才能有话语权、卖方才有定价权。而一般的市场规律总是卖方要把价格卖得越高越好,而买方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如此分析,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管理层始终执行高溢价发行股票。当然也就明白了在我们经济制度转轨的历史时期,要把国有资产卖出去,只有保持股市的牛市状态、牛市特征才能高溢价发行股票,也只有在牛市中才能实现经济制度转轨。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作为中国大陆的股市形态,经常会表现出指数节节高升,可是个股却是高开—走低—再走低。这虽然是和市场的投机性有关,但是若再深深地思考一番,这难道不正是卖方市场所造就的、所需要的吗。对于市场投资人来说,现在根本没有必要来评判这个市场对还是不对,因为话语权不在我们这里,我们的评判是无法改变现状的。我们只有认识市场、解读市场,然后做出适应市场的投资策略。既然我们的股市是属于卖方市场的形态,那么我们必须做出适应卖方市场的投资策略。我们必须记住,投资人的所有错误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投资策略的错误。
在我国进行经济制度转轨的过程中,还将伴随着要实现我国工业化的梦想,彻底地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否则无法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由来。
诚然,在我们朝经济大国、乃至于将来经济强国的进程中,虽然找到了资本市场作为转化器、助推器的路径,但是是否能最终成功,关键也是看国家战略是否正确。最近全国上下都在谈论着“三过现象”,即:投资过热、信贷过快、外汇储备过大。于是我国采取了,实行了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同时实行了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由此人们得出结论,随着美国经济步入衰退,世界经济也将步入衰退,当然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时代无法独善其身也将进入衰退。所以美国股市走熊、世界经济走熊、中国经济也将步入熊市。显然这是传统的、固化的思维模式。美国是否就此进入衰退我没有研究。但是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中国的崛起、金砖四国的崛起、乃至非洲的崛起将会挽救世界经济。
我国十几年资本市场探索实践的经验已经表明,我们已经非常成功地把三分之一的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卖给了社会公众。现在我们正在执行把剩下的三分之二通过资本市场卖给社会公众,难道可以贱卖吗,当然不可以,卖方理所当然地要卖个好价钱,仍然要以高溢价的标准卖给社会公众。这个过程不结束,中国就不可能有熊市。我么只流通了三分之一的国有资产,我们的国力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三,我们的中石油超过了埃克森,工商银行超过了花旗,世界为之惊愕,国人自己感到不可思议。可以设想。一旦余下的三分之二国有资产全部进入资本市场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世界将不但惊愕还要震颤,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人自己是否具备了承载如此巨大国力的同等素养。这将是另一个话题。
200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