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四渡赤水红军长征酒 ,追忆长征精神彪炳千秋
赤水河王万兵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今天,当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时,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记取长征的历史经验,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长征中的作战,更是在敌强我弱,红军兵力、装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战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长江天险,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红军终于战胜了敌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长征途中,我们党举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我们党首先是中央领导集体开始自觉地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革命的发展从此打开了新局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反复和充分证明了一个历史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走自己的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础。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克服了王明的“左”倾宗派主义,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全党和军民之间实现了革命大团结。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各路红军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红军将士政治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刻,总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和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红军十分重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所到之处,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严格遵守群众纪律,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坚强的团结保证了长征的胜利。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伟大的团结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军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上的团结,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的大团结,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和民族振兴的巨大力量。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实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在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要为取得新长征胜利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和胡锦涛同志也多次谈到了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那种认为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艰苦奋斗想法,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党现在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与红军长征和革命战争时期不同。当时我们处在战争环境之中,主要任务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我们处在和平环境之中,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我们今日为之奋斗的建设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续。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
可是现在竟然有人认为长征精神早已过时,这是非常错误的思想,也是非常危险的兆头!我们可以推想,如果这样下去,再过50年,那时代的年轻人就会对长征精神更会是一脸的茫然和麻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现在的年轻人认为长征精神过时呢?也许是和平年代,也许没有战争的残酷与牺牲,年轻人无法体会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与今天不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密不可分,另外一方面,当今社会改革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竞争的激烈,让人们在生存上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社会上少数腐败分子如同只老鼠坏了一锅汤一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这些事实让现在的年轻人对现实心存不满削弱了对前途的信心,从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认为长征精神过时了。
所以在年轻人的中间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应当是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我们不能忘记长征,更不能说长征精神过时了,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在长征中为革命而牺牲的先烈们,否则我们国家和个人前途将会是一片渺茫。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首先教育的重要内容。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有了它的指导,中国人民就有战胜困难的法宝,有了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法宝。对中国人民来说,长征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
。
作为四渡赤水新长征人和众信集团总裁王万兵先生,70年代生于“赤水”精神的赤水河畔,受长征精神的熏陶,1992年,南下广东东莞,从一名业务员,经过岁月的摸爬滚打,创建了众信集团,也有他人生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日子,不管是他打工的日子,还是在众信集团任总裁的日子,他都相信群众的力量,团结群众,从众信集团的项目黄金石斛产业,到众信百年酒达到四渡赤水红军长征酒,众信百年醉翁酒,众信万年酒业;从塑料黑色母生产线到民族工艺礼品车间,都记录着四渡赤水新长征人的足迹和身影。
当初创办四渡赤水新长征酒的目的,是让中华民族儿女,在喝四渡赤水新长征酒时,想一想,忆一忆长征精神,做一做四渡赤水新长征人。
要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有更多的像众信集团总裁王万兵这样的四渡赤水新长征人,而这条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贫穷和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和复杂的任务,而众信集团总裁王万兵先生,从一名业务员到众信集团总裁,走得是非普通农民工之路,付出是非农民工的汗水。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上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
喝四渡赤水长征酒,做四渡赤水新长征人,而四渡赤水新长征人,希望他在他的人生长征路程上,一路顺风!
200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