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开发管理心理学领域一门全新的课程,我已经封笔半年多了,期间爆发出很多鲜亮的题材:藏独,火炬,奥运会,股市等等,都让我产生过写点东西的冲动,最后却都能压下去。
但魏东死了,死的那么戏剧性,那么冲突锋尖;他的悲剧又是典型中的典型,是中国改革开发几十年来,心理学领域最有代表意义的一个经典个案,让人实在忍不住,一定要罗嗦几句:
我从没见过魏东,在他死之前甚至没听说过他(因为我从不炒股票),但他的死讯和背景资料一公布,就引起我强烈的关注,作为一个在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多年研究的我,已养成了对行为和性格细节特别关注的习惯。
在查阅了大量体现魏东行为的资料:本人遗嘱,成长背景,亲朋好友点评悼念,及一些所谓知晓内幕网友的揭密资料后。。。。
我不禁感叹道:太可惜了,一个本可避免的悲剧,一个绝顶聪明的旷世人杰,就这么命绝于自我人格冲突失调的崩溃中!
解析一:魏东为什么要自杀?
引用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帮助魏东成功的除了天分和时运外,他的父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东的父亲魏振雄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会计系名誉主任,并担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理事、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顾问、中惠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主任会计师,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魏父的人脉遍布天下,为魏东的创业提供了广泛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从上述资料中我更关注于魏振雄的背景和价值观:
弗洛伊德在上世纪初就认为:大多数人潜意识里的“本我”是父母在其童年时形成的。
什么叫“本我”?
“本我”是“精神分析”流派提倡的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流派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就是指人的原始本能,追求的是生存,繁殖,舒适,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属潜意识,遵循“快乐原则”,童年时父母对“本我”形成的影响最大。
同属潜意识的“超我”则代表社会引发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伦理思想,遵循“道德原则”,它可反制并监督“本我”。
而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机能是寻求“本我”的冲动得以满足,为“本我”服务,但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社会法律道德的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力求平衡“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而“人本主义”的马斯洛,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提出人的行为动机,由五种递进生理需求组成,最高需求为“自我实现”,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短暂高峰愉悦体验.循环而乐此不彼。
结合两种流派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魏东的“本我”和“自我实现”在魏振雄影响下,通过27岁创立“涌金系”并致力于发展,得以充分满足。魏东出色聪明并非常成功,期间,每次“自我实现”后的短暂高峰愉悦体验,让魏东非常快乐并乐此不彼,详见如下引用:
引用一:网易股吧晴天带雨伞网友:
在分析魏东死因之前请大家注意以下几个事实:
1、涌金系仅以1000万元现金出资,并向成都国资委剥离亏损资产代价取得了600109的控制权.
2、涌金系通过增发以6.44元的价格获得了7500万股600109的股份,10送10之后实为1.5亿股,每股成本下降到3.22元,注意付钱的是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和舒卡股份,而不是魏东。
3、舒卡股份的增发限售期为12个月,于2008年4月1日上市流通,恰好600109股权分置改革解除限售的2000万股也于2008年4月1日上市流通。
4、从2005年9月600109开始出售其资产至2007年9月二年间,股价从2元多上涨到80多元,上涨近40倍。
5、600109的股东户数从2005年9月开始减少,一直从9800户左右减少到2006年底的6000户左右,此应为二级市场炒家的建仓期,建仓成本为3.9元左右。看公告后可发现:在建仓期间,伴随而出的所有消息都是利空消息。
6、600109从2006年12月22日至2007年3月29日停牌,不但避开了期间股市的波动,连拉升成本也省了,伴随着一些利好消息,复牌后股价高开100%,当日收盘于20.62元,上涨169%。
7、随着一系列的利好,600109股价大幅上涨,股东户数缓步下降,至2007年9月,600109讲完了最后一个故事,二级市场的炒家也出完了最后一股股票,该季600109股东户上升到了36000多户。
8、随后600109开始了漫长的下跌,至2008年4月2日,跌去了75%至20元。
9、600109从4月2日又开始了反弹,为什么从4月2日开始反弹呢?因为4月1日是限售股上市日,那又为什么不从4月1日开始反弹呢?因为4月1日还要等外人舒卡股份的238万股卖了只后才能涨,4月2日开始涌金系有了近30%成本在3.22元的600109的流通股,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其平均成本在50元以上.
10、600109从4月2日开始一路上涨,从20元一路上涨到了50元,伴随其间的是限售股东的持股一路下降,至4月底,限售股东持股比例已从30%下降到近20%,估计用不了多久又会一股不剩。
此股票的操作手法与此前恶名远扬的中经开如出一辙,恰恰魏东就是出自中经开。
引用二:网易股吧毒蘑菇网友:
涌金系在成立的14年中,利用转配股和法人股收购等方式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集风险投资、参股证券、银行、信托公司于一体的庞大金融集团。
经初步测算,仅仅是“涌金系”控股、参股的三家上市公司,按当前市值计算归属魏东的财富就达到70多亿元。这还没有计算魏东通过涌金集团旗下公司持有的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香港粤海证券股份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青岛软控、北青传媒等风险投资获得的收益。
看来魏东少年得志,一帆风顺,应该充分享受“本我”的快乐,并远离痛苦,人世间已没有几人在实现“本我”冲动欲望干得比他漂亮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魏东的现状是:追求本我的快乐实现非常顺利,但超我的监督和制约也越来越强烈:
引用一:近期的外部压力是直接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外部原因呢?国金证券的上市有问题还是别的甬金系公司出现重大问题呢?有消息表明,国家派出的调查人员分兵多路正在调查股改以及股改之后形成的利益集团,其中券商借壳上市成为重点,尤其是太平洋证券的非法上市让新一届的财经官员们大为震惊。相信我们新一届的政府不会因为资本权贵的庇护而放任。
引用二:网友评:任何站在公平和正义的立场上的人,如果类似于600109这样的操纵行为都得不到应有惩罚,都不需有人来承担责任,那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前途和希望吗?那些踏踏实实以自已的血汗钱投资于股市,以期凭自已的知识和付出来获取资本投资回报的人如果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市场,还有何信心和勇气呢?又有何理想可言?一个市场如果让那些最踏实和本份的人都生存不下去,那么关门就是这个市场唯一的结局。
为此,魏东可怜的“自我”估计已用尽 “101心理防御机制”的技巧,凭魏东中国人的智慧,甚至可能已用尽了自创的102种,103种防御机制。。。。。。
但有什么用呢?谁让魏东你太出色了,随便举个“外投射心理防御机制”来说明一下:这是一种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事实的心理防卫术。例如:一般的贪官(不是隐射魏东)都会应用它,自己贪污,就设想天下所有的官,和他一样都是贪官,于是乎心安理得,吃得着,睡得香,不再焦虑或痛苦了。但魏东的悲剧是在使用类似心理防卫术时受到很多局限:
引用:庄家吕梁神秘失踪之后。唐万新,曾经中国股市最大的庄家,在2004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也南下进入铁窗。市场上明天系的庄家肖建华多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留下最后一个大佬甬金系魏东。
如果他也想用外投射心理防御,但又能投射谁来安慰自己:他已是江湖最后一个大佬!!!
高处不胜寒!为此魏东焦虑万分和痛苦,虽然他曾经让“本我”获得过那么多的快乐
引用:往事纷至沓来,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和很多美好的地点。我们坐在一起,有时候有很多朋友,有时候只有我们两个,这样的时候你十分健谈。听你说话是我的享受,你智慧并且感性,你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前瞻性的,所以你对大的趋势总能提前判断;你有着惊人的分析能力,既谨慎又大胆,所以你对细节问题总能洞察入微。。。你一直尊重别人,也希望别人尊重你 。。。 —— 余华《悼魏东》
我们可以想象到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下,事业有成,年少多金,而且不是一般多的人——魏东,他出门后的人际交往,遇到的人们,会多么的尊敬他,让他快乐。
从“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分析:刺激产生反应(行为),而为了获得所希望的刺激,你会主动的去采取相应的行为。为此,魏东的“本我”经常驱动他出门,为了得到更多快乐:
引用:一位魏东的同学说,每次打电话找魏东,他总是爽快地答应,但其工作太忙,又总是匆忙跑来,又匆忙离开。“但他就是那样一个人,虽然很忙但却不会拒绝人。”
魏东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乐于分享。魏东的一个朋友说,作为一个企业家,魏东最大的人格魅力就是愿意将自己的成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魏东,他非常聪慧但不自负,他极具战略眼光却异常谦虚。”卢荣证券时报
但魏东绝顶聪明并远见卓识的“自我” ,清醒的意识到将来:
“本我”因自我实现而产生的快乐,就算没有“超我”约束,也一定会越来越难实现,因为他太成功了,童年潜意识中父母培育的自我早已都实现了,除非能在40多岁以后再奇迹般的出现一段象童年时一样绝对无干扰的时间空间,一位象父母一样能再次引导他产生新的自我实现的关键人物,但这太不现实了:
引用: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近年来我的强迫症愈发的严重,本想今年能放下工作,安心的休养,医治这种精神上的病症,但近期外部环境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强迫性的动作,强迫性的思维,如影随行,几乎时时刻刻的困扰着我,伴随着严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无法面对生活,对于未来能否摆脱它毫无信心。。。。。 —— 魏东遗嘱
我对魏东遗嘱中的“自我”分析后,发现他的意识是: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平衡“本我”和“超我”两者的冲突问题,因为他目前“本我”的太成功,严重违反了“超我”的某些道德准则,使他在将来几乎已不可能来平衡两者,焦虑和痛苦将伴随他的一生,弄得不好,甚至连“本我”最基本的生存和繁殖目标都不能实现,因此,他的“本我”想要终止“自我”的痛苦,保住最底线的繁殖目标:
引用:而且长此以往会拖累得我的爱人,我的家庭不堪重负,(时至今日,小陈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对此,我深深感到内疚)因此我决心把大家都解脱出来,把我也解脱出来,这的确是弱者的表现,但我希望爱我的人们能理解我,谅解我的软弱,也希望大家重视精神上的疾病,防患于未然,不要走到我今日这一步。我对不起小陈,我的家庭,我的父母,但我确实无法忍受病症了,原谅我,我深深的报歉。小陈,你重担在肩,希望你照顾好我们的父母,孩子,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来世我依然爱你,最深情的吻你! —— 魏东遗嘱
一代人杰就此而去。。。。。
解析二:魏东能不能避免自杀?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去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在焦虑和痛苦中成长灭亡,没有绝对的“本我”实现,也没有绝对的“超我”扼杀,童年父母给你带来的何种自我实现,决定于你未来人生的快乐与痛苦程度。
你童年时,父母的见识与期望如果比较低,相应你潜意识自我实现就容易些,人生就会多些快乐;反之,会多些焦虑痛苦。
魏东是个特例中的特例:
本身童年父母给他潜意识的自我实现就不低,而后天凭他的智商,情商和人脉机遇,早早的就实现了自我实现。所以当最近随着“超我”力度的加强,魏东“自我”看到的将来是:快乐逐渐减少,痛苦越来越多,严重约束“本我”的天性,而且趋势是越来越糟。
魏东甚至聪明到想到了对策:在一个绝对静止无干扰的环境,来修复和重新设置自我实现潜力,再次走向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康庄大道(类似于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或是费洛伊得的“精神分析”)。结果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失败了,从九楼跳下了。。。
假如时光倒转,我之前如能遇到魏东,我会建议他去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去修复或寻找新的自我实现,或者通过费洛伊得的“精神分析法”去找出以前哪些创伤性事件所引致的心理问题,只要他能够知觉地再将那事重演一次,并将“本我”、“自我”和“超我”作回平衡处理,那问题就会解决。
快乐准则和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现实准则一定是尽量实现快乐准则,但协调后满足道德准则的快乐未必就一定是协调前的快乐了,但只要是快乐就是符合“本我”。
至于这种快乐还能不能达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快乐,那就看你的自我实现的设置,设的越高就越难自我实现,而这与你在什么阶段设置自我实现无关,不管是在童年,还是在成长中静舍自悟,或是在与罗杰斯或费洛伊得的交谈中。。。
你快乐了,即使还有焦虑痛苦,抵抗力也强多了,应该不会再走极端了。
很多人吃草根,啃皮带时,也很快乐
很多人在监狱时,得绝症时也很快乐,
他们能做到,你也未必一定做不到吧?
但愿魏东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