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现在非常重视对农业的投入,随着上百亿对农业领域的投入,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的农民最富有。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会乐于种地,他们在每公顷土地上的投入会有很丰厚的回报。”
笔者对此言实在不敢苟同,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还是农业弱国而不是农业强国,那究竟大在哪里?弱在哪里?
请先看这两组数据:
2006年底,中国农村共有5.31亿劳动年龄人口(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其中农民工总量接近1.32亿人,5.31亿农村劳动力中,90.1%为农村从业人员,约为4.7852亿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大在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数量,弱在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值、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
中国政府逐步加强对农业领域的投入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取消农业税到良种、农机等等补贴,但我们不能看宏观上的数字,平均5.4765元/亩、18.83元/人的补贴额相对于中国如此大的农业人口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补贴了一家人一顿饭的钱,即使是千亿也看不出巨大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补贴起作用吗?我感觉象征意义更多一点!!!这一点点补贴早就淹没在农资成本里去了!
有人要说农产品价格疯长,农民日子还不好过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好过!!!
首先农产品价格疯长是建立在石油、钢铁、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提高的基础上的。诸如农机的购置成本(钢铁)和使用成本(柴油)、农药、种子(特别是良种的价格)等等,最重要的是人力成本(850元/月,昆山)。
其次是流通环节吞噬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新闻天天播:海南香蕉大丰收,1毛多一斤没人要。我想问问你吃过1毛多一斤的香蕉吗?据我买香蕉的经历还没有低过1.8元斤的。最近大米疯涨了,各国都在控制出口加强进口。可老百姓有赚头吗?没有!苏北老家这两年的米价一直在1.2元左右徘徊,我在苏南从来没吃到过1.2一斤的大米,苏北大米从来没低过1.5元的,现在还在涨可老家的大米还没动静!
第三农民的购买力正在严重缩水,农民手中的土地已经不能养活自己了。我家大概有7亩地这是3.3口人的地(其中0.3口人是我奶奶,我父亲兄弟三人共同供养),我家实际是4.3口人(我姐弟俩个我没有地)平均1.63亩/人。水稻小麦两季轮作,亩产600--700公斤水稻、400--500公斤小麦,不计算成本亩总收入:600*1.8+400*1.6=1720至700*2+500*1.8=2300(按最低产量最低价和最高产量和最高价计算),人均毛收入:2803.6元至3749元,(数字来源:江苏灌南,我家及周围邻居的实际状况)我不知道2007年农民纯收入4140元从何而来?毛收入都没那么多!(数字来源:《陈锡文: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1/31/content_7532159.htm)即使加上1.32亿农民工也不尽可能!
呜呼哀哉!!!试问农民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