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一百五十八)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email protected]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一百五十八)

作者:

一凡《刘咏梅

 

期:2008411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8:13:00

孙中山

开放分类: 历史物、中国国民党革命家、中华民临时总统、民主革命先行者

 

 目录  名字

  1、早生涯

  2革命期间

  3、临时总统

  4、二次、三次革命

  5、联俄联共

  6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

  孙中山的税收思想

  天下为公

  家系

  评价

  轶事

  纪念场所

 3、临时总统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缉的影响,自1907孙中山便长期居留欧美各。武昌起义时,孙中山人美国丹佛而不在中国。初闻革命成功时,孙中山还有些讶异,但随即在海外华美国的同情者间筹集资1220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28被推选为中华民临时总统,于191211(辛亥十一十三)在南京宣誓就任,并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总统之职”。底组成临时参议院。民212,清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孙中山即于13向参议院请辞并举荐袁世凯以自代。兹后苦心孤诣协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选任、就职、组职内阁,尤特重民宣誓一事,引导袁氏步入民主程阶。

  当时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实力有限;虽然部分的省份已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事凭借却是各地的团练与新,或是混入部分华侨以及洪与旗下哥老会的成员,无论在装备与士兵素质上,皆无法与清朝主力北洋抗衡。此外由于孙并未实际投入革命战事,故各省的革命势力纷纷推出自己的领导,使革命势力呈现多头马车的情形。革命军被北洋接连击败后,孙中山决定与北洋的统帅袁世凯和谈,希望通过给予袁临时总统的职位,让袁成为清朝垮台的最后关键。最后孙与袁达成协议:孙中山的临时总统由袁接任,袁则以实际行动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212,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条件,下旨逊位,中华民终完全取代过去的帝体制。隔213孙辞去临时总统,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8:13:19

4、二次、三次革命

  19128,经宋教仁从中斡旋,同盟会与统一共和民共进会、民公合并,改组为国民党

    25孙中山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会中被选为理事长,但孙中山以“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民。”,即委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

    19133,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嫌疑为原凶。孙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称为二次革命。由于实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被通缉,不得不再次赴本寻求援助。

        1914孙中山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中华革命党要求员向孙中山绝对效忠,要按手模宣誓;并且将民按入时间分成等级,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时流亡本的国民党员对此反对,原同盟会中重要物如黄兴、烈钧、柏蔚、谭凤等俱未有加入。

    19151025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本结婚。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

    1917,段祺瑞在张勋复辟后“再造共和”,废止了1913选出的会。身在上海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元帅,誓师北伐。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元帅府)”的情况。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

   1918桂、滇各系控制会改组护法政府,以七总裁取代元帅,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

   191910,改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

   1920,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次广州非常会取消政府,选孙中山总统(习惯上称为非常总统),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就职后力主事北伐,最终与主张暂缓事,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于19226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离粤退居上海

        1921后,孙中山在宣讲解释三民主义时,几度提及有用世界主义反对提倡民族主义。关于此事,后来的研究者从反对帝主义的角度解释演讲的内容,指出反对世界主义是孙中山在他后期活动中为了宣传民族主义而进行的思想批判之一。

   (注:张磊: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孙中山:愈挫愈奋的伟先行者》,广东民出版社1996版,第102页。原载《北京大学学报》19574期。)

    不过,孙中山当时回应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帝主义,也不是泛指一般的世界主义。近王尔敏先生的《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照孙中山演讲说是警戒国人不可醉心于新文化运动

   (注:王尔敏:《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正解》,台北,中山学术文化1999版,第186页。关于孙中山回应世界主义的所指,海内外学较少直接论及。

    200011在中山翠亨的“孙中山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上,有学者就此提问,无能够具体回答。一般相关著述主要是正面阐述民族主义。),亦未明确对内对外的具体所指。追究孙中山的回应对象,可以了解世界主义在近代中国发生发展的渊源脉络,尤是对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思想界各派受此影响的实际状况,有所把握。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知识在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缠绕之间所做的两难选择,更对今日平衡民族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矛盾有所借鉴。

 

 

5、联俄联共

  第二次护法后,孙中山开始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19231孙中山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正式讨论与共产党合作。孙、越会面曾后发表《孙 越飞联合宣言》。

  1923年年初,陈炯明部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得以在3回粤。

    1229孙中山落实接受列宁和共产际的协助重建元帅府,共产际派出鲍廷到广州孙中山顾问,以苏共为模式重组中国国民党

    192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代表会上宣布实行联俄联共政策。在苏联援助下,于3组建黄埔军校,并以蒋介石为校长。

    11,冯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倒锟,邀孙中山北上共商是,惟健康已急转直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代表会在广州召开时,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的成功,标着第一次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革命新局面。

    同10,具有进步思想的将领冯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吴佩孚控制的北京政府,联合奉系阀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同时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是。此时的孙中山已是重病缠身,为了家的前途他毅然北上,并提出“召开民会议和废除不等条约”两号召,同帝主义和北洋阀作斗争。

    孙中山先生192411离开广州,绕道本,开始北上之行。

    124到达天津,受到两群众欢迎。由于一路颠簸和北地严寒,先生旧病复发,边接受治疗,边接见京津要,准备22入京。

    18,先生得悉“临时执政府行使署,有尊重历来条约之意”,失所望,遂病情加剧。段祺瑞又来电相催,说:“时局未定,庶政待商,务祈速驾,以慰众望”;先生复电:“准于十二三十一入京。”

    孙中山先生1231抵京,受到两多群众欢迎,随后入住北京饭店。

 

 

6革命尚未成功

  孙中山19251抵京后即开始病发,1925126,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

    218,先生移至行馆接受中医治疗;

    311,先生自知不起,由夫扶腕,在《孙中山国事遗嘱》、《孙中山苏联遗书》上签字。

    最终于1925312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58岁,孙中山临终时同意汪兆铭所代笔的《总理遗训》及《致苏联政府书》。香港《华字报》翌报道了 孙中山的死讯:

    “孙吐呕作。不能进食。脉搏骤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极危险。克礼医生在左右看护。终夜不离。戴天仇为孙草遗嘱。唯孙尚未签字……孙病至十变。腹胀加增。克礼为之打针放。今上午九点三十五分钟逝世。当弥留时。戴天仇代草遗嘱。孙科急电粤民来京。”

  同,胡汉民饬令各地停止宴会:

    “十二午一时胡汉民接汪精卫来电、谓孙中山于十二上午九时四十分病终京寓,胡汉民即分饬各小机关、由十二起、下半旗七天、并令公安局分饬市内楼、即起停止宴会、市民停止七天、在职员则停止一个、各机关用蓝印一、兵士及各机关职停员缠黑纱一。”192542孙中山安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成功后,于192961永久迁葬于南京紫山中山陵。

  弥留之际,孙中山提到事的遗言是:

    “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北京签名吊唁者74,参加送殡者30万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之一李大钊是治丧处成员并敬献长挽联: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殚心瘁力,誓以青天、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政治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问继起何,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业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