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学二年级我的反思


眨眼两年过去了,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两年了,没了刚入社会时的激情和懵懂木讷,有的确是迷茫,压力和烦恼。

迷茫,压力在于两年了感觉依然一无所有,在目标上,物质上,情感上。感觉时不我待,感觉遑遑终日,碌碌无为。感慨社会真是大染缸,也是大磨轮,有的人被越磨越钝直至磨灭,有的人越磨越滑可以无孔不入,有的人越磨越锋利劈荆直前不断自我超越。难怪在大学时不听的听到上班了的人后悔和无奈之词,说工作了再想做自己的事想静下心来学习很难,那时还不很理解很不屑,现在总算有了亲身体会。

进入社会以来,甚至大学以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创业,为什么要创业也经历了从富强国家到实现自我的转变,但到现在我有些迷茫了因为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该从哪里起步,从事哪个行业,什么时候开始------实在好笑。记得刚出学校时的设想是先从事销售工作积累经验,再转向营销策划,5年后开始创业。于是还没毕业便只身南下深圳都没怎么选择就进了一家企管培训公司从事电话销售工作还是无底薪的那种公司。一做就是一年想着积累销售经验和结识人脉,炼狱般度过一年并小有成就和心得后期待转行到营销策划岗位上历练,但工作经验的门槛给了自己一瓢冷水迫使自己开始重新思考想着现在是积累经验阶段就应该进入大企业待上个三五年再说,于是乎又进入了一家较具规模的网络招聘公司继续从事电话销售眼看又要一年过去了却厌倦迷茫了感觉时间飞逝但自己的理念和能力却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创业的目标越发模糊遥远,是工作性质原因还是行业原因????。再次痛苦思考抉择认识到之前的设想就是设想,多是建立在未知未践上的空想,自己是个过于理想化和思维化的人,喜欢聚焦于自己的思维而非具体的人和事上,好比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且思维上缺乏缜密性,特别在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上。如做销售,做什么行业的销售?做营销策划工作需要什么条件?积累经验,积累什么经验,积累到什么时候?可能我对什么是创业都还没弄清楚或许是我把创业架的太高了,自己都看不清了,陷入了为了创业而创业的死循环。也许创业就是做项目,做生意,赚钱,之后才是做企业。如果从这个角度创业的关键应该在于发现项目并坚定的实践实施。再次回顾一些企业家的创业史,他们的创业无不是从一个项目,一个生意起步的,有些是先工作后机缘巧合或者自己的特长出发开始一个项目或者生意,有些是一开始便纵身商海摸爬滚打而来。他们成功的共同因素一个是机会的发现,一个是机会的把握(运作能力),现在唯一不同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对创业者的上述两种能力要求更高了,即需要更高的眼光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先积累经验再开始创业不无道理,问题在于积累经验到什么时候既创业时机的问题和积累那些经验怎么积累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个辩证问题我一直苦苦寻找答案,从成功案例中,从传记中,也许永远是找不到答案的,创业时机也许就在发现并坚定于一个项目的时候。后一个问题应该是伴随前一个问题而迎刃而解的,在对项目的思考和实践中,在具体事物和项目的操作中积累经验应该是最理想的方式。因此创业的关键其实应该在发现,完善,实践创业项目上。而这需要工作生活的实践,思考,观察并且这三者不须是一脉相承不可分离的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创业的步伐提高创业成功率。

从这个角度讲之前两年的经历是存在遗憾的,就是对项目思考的缺失,只是为了积累经验而积累经验过于被动等待时机。为什么当时只想到积累经验没想到思考项目呢?可能受到名人名家言论——“到企业里沉下去积累经验“影响而未加深入思考的缘故吧。这让我想起了德鲁克的一句话——”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变革不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是人类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人们需要更好的管理自己。“这就是信息爆炸所带来的信息冗余和噪音问题这极大的加大了我们决策的难度,看来我们真的要加强对信息的过滤和分辨了,这样才能作出自己最好的选择避免走弯路。

积累经验永远是重要的,但是对项目的思考和发现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这是创业启动的第一步,那么晚想不如早想。有时在想,人与人的差别在哪?其实就在俗话“开窍”二字上。“开窍”就是开始想明白事情和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人的差别就在于有的人“开窍”早有的人“开窍”晚,有的人甚至永远开不了窍。为什么“开窍”有早晚甚至开与不开之分呢?说白了是环境和基因造成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呀。穷人家孩子早开商窍,钱窍;富人家孩子早开情窍,人窍;温州,福建人善商不一而足。

具往矣,定睛当下我将带着对项目的思考和实践开始自己近可能短的积累经验阶段,加快步伐迈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