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期基督教的一点理解


  在罗马帝国提比略统治时期,犹太王国以外的一个地区,那里的行政长官对拿撒勒人耶稣宣判死刑。在此之前,耶稣(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在耶稣死后,基督教伴随着他的复活才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耶稣的复活证实了世界已经走到末日,以色列的救世主弥赛亚的到来,将拯救人类重建秩序,基督教本是犹太人的宗教,保罗将其解放出来才适合当时罗马帝国更多的地区。

  一个新的宗教的产生,起初因为影响力小被定格为异教。在基督教前,罗马帝国的宗教主要有三个类型:罗马官方的城邦宗教,罗马人对炉灶和乡村的传统崇拜,新近从东方传来的神秘宗教。罗马官方的城邦宗教崇拜朱庇特,朱诺等神,官方宗教作为城邦的信仰基石,场面十分的壮观,但不能给普通大众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慰藉,只作为社会上层精英城邦信仰的纽带和和维持罗马繁荣的宗教契约而存在;罗马人对炉灶和乡村的传统崇拜是民间古老的传统宗教,就情感和精神满足而言,这个传统崇拜使罗马人接触到大自然和对罗马生活有根本意义的东西,虽然令人熟悉但较为浅显,并不能满足很多人的需要;新近从东方传来的神秘宗教使罗马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能够满足他们情感需要和精神安全的信仰,这些信仰通常使人们把自己与某种发泄情感的渠道联系起来,神秘宗教不但能给他们的信仰者以传统和哲学所不能给予的安全感,还能提供精神上的放松,可是这种宗教是排外的,没有一种普世的,对每个人都开放的。

  基督教与上面所说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基督教包含着一系列的信仰,在入教前要接受洗礼仪式,入教后必须加入基督社团,并且社团通过圣餐来加强教会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基督教给他的追随者一赎罪的保证,相信十字架上的耶稣已经战胜邪恶,能给追随者带来来世的永生,对普通大众和穷人特别有吸引力。基督教给罗马世界带来一种理想,与罗马被动的思想不同,基督教宣扬的是一种积极追求目标的理想。基督教给他的信仰者一种集体的感觉,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总之基督教包括了当时的宗教的成分。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成长特别坎坷,最后在君士坦丁的支持下在罗马帝国占主流地位,因此君士坦丁被称为伟大的信徒,基督教发展的原因吉本曾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做过概括:基督教徒的一成不变的狂热情绪,这种情绪虽然出自犹太教,在保罗的变化下,已经清除掉了那种非但不设法诱导,反而阻碍了非犹太教教徒接受摩西戒律的狭隘的不友好精神;关于来世生活的教义,这一教义更由于一些能使得这一真理增加分量和影响的新情况的出现而得到加强;一般传说原始基督教徒具有神奇的力量;基督教纯真严谨的品德;基督教内部团结和纪律一度在罗马帝国中心成为一个独立的日益强大的国家。在君士坦丁政权的推动下,基督精神与世俗生活慢慢的合并,最终确立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从对原罪的宽恕到提供给每个人的高尚目标,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它对个人重要性的坚信给人以鼓舞和安慰,特别是对贫穷的人来说。基督教使每个人对社会的普遍参与成为可能。基督教预言的最终回报是来世永恒的幸福,罗马帝国的一些精英虽然开始嘲笑它的存在,但后来还是臣服于它的统治之下,它与普通大众接触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

  耶稣的受难在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现在却成为世界历史上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后来,基督教的走向直接影响着世界历史的方向,也许历史就是带有这种闹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