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毒EV71肆虐思索系列(1):威胁人类的细菌/病毒性疫病
卧虎斋主人/文
纳米银大战细菌/病毒
题记: 最近,肠病毒EV71肆虐,全国各地不断传来感染人数增加的报告!老虎一直在研发纳米银抗菌剂,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为大家提供预防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人身的侵犯的良药和有效手段!借此,老虎想谈谈如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增强对这些病毒的预防,包括卫生理念的形成、卫生习惯、日常用品的抗菌处理等,也借此来阐述一下抗菌材料在日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老虎将以写成一个简单的系列。
第一篇,引用一篇报道,先来讲讲威胁人类的细菌/病毒性疫病的种类和致病细菌/病毒。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该菌分为13个群。最多见的是A、B、C三群,以A群为主。C群流脑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且起主要的传染源作用,导致传染源控制难,传播途径不易切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世界上共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传播环节多、流行因素复杂,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
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消灭。>>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天仍有平均1600人感染麻风,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麻风杆菌让人失去痛觉而容易受伤,并造成肢体畸形、残废或者失明,严重者内脏也会受损害,而且迄今没有疫苗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病毒暴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1976年首度暴发时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二十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1988年1月,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肝病毒严重污染,上海市民缺乏甲肝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
尼巴病毒
1998年,在有些国家尼巴病毒暴发。结果查明,这种人兽共患病的病毒的寄主是狐蝠。根据记载,尼巴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健康家畜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而病人均为畜场或屠宰场工人,表现为起病急、发烧、头痛等,一些人出现类似非典型肺炎症状。
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
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霍乱因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人类历史中,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类似的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且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感流行及大流行。>>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军团病并非是一种军队的职业病,而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军团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峰,它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但目前还未证实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播。老年人、吸烟酗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
大肠杆菌因其抗原抗体反应不同,截至目前被分为173种。“O-
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疫病,伊蚊和库蠓等吸血昆虫能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反刍动物。迄今尚未发现蓝舌病病毒对人类有传染性。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长期携带病毒。>>
马尔堡
出血热
马尔堡出血热是一种恶*毒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为马尔堡病毒,患者感染后会在3到7天内死亡。该病毒最早于1967年在德国被发现,当时德国中部马尔堡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来自非洲乌干达带病毒的青猴,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故马尔堡出血热也称为青猴病。>> 专家详解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热带病毒性疾病。登革病毒会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不同临床型的疾病。登革热以浑身骨及关节剧烈疼痛、高热不退为特征,也被称为“碎骨热”,死亡率低。登革出血热则伴有明显的内出血及休克等危重症状,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诺瓦克病毒一般栖息于贝类中,主要经口传播,包括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食品加工者感染的病毒经食品传播给食用者等。诺瓦克病毒潜伏期为24小时至48小时,主要发病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并可能伴有轻度发热。也有人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或者只出现一些类似轻微感冒的症状,所以诺瓦克病毒引发的传染性肠胃炎也被称为“胃肠型感冒”。>>
肠道病毒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71感染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相关内容转引自: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1/15/content_1277713.htm
老虎温馨小贴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对细菌/病毒性疾病的最佳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