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百强评选后八十强分析


  价值中国百强评选即将尘埃落定。这场评选,虽称不上轰轰烈烈,倒也算得上热热闹闹。专栏作者们、网友们先是针对什么是专家、什么是影响力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然后又针对第四轮评比结果与前三轮结果的较大反差,对第四轮评比规则进行了猛烈抨击,迫使管理方中途将评选论坛由自由式发言改为实名制发言,并对第四轮既定规则作了重大修改,使评选重回顺利进行的轨道。在此期间,专栏作者们、网友们粉墨登场,为自己、为他人、为网站、为其他,或鼓噪呐喊,激昂慷慨,或顺水推舟,旁敲侧击;或光天化日舞枪弄棒,公开向敌对者叫板,或隐形匿踪暗施冷箭,悄悄向出头者发难。一时间,样样手段,种种伎俩,都在这小小的平台上尽情地展示;那阵势,无非是想再次向世人证明文人相轻自古亦然的道理。最可笑的是,有的人已然习惯戴上假面具说说挑起是非的话然后躲在阴山背后偷笑,却不料某一日自己忘戴假面光着身子上场继续胡言乱语而被一干人等抓了个现形,露出了狐狸尾巴,从此威风扫地,颜面尽失。看官们听说过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可曾听说专栏作者为了一个百强奖项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那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实在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有辱斯文!

  话休絮烦。围绕这次评选,笔者已经写了不少文章,包括《一论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二论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三论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四论价值中国网最具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用长尾理论给价值中国网号脉》、《对价值中国百强评比规则修改后前二十名变动情况的分析》以及《价值中国网评选前二十强分析(续)》。本想就此封笔,怎奈有好事网友非得让俺对价值中国百强再多说几句。为了不让他失望,俺只好再驱赤兔,闯入百强,对其中的后八十强再来一次仔细的观照。

  先说一下我的评价标准吧。第一,第四轮投票评价的五个方面;第二,原创文章的平均点击数。两者兼得的,标准适当降低,即:五个方面有三个方面的平均分达到3.5;原创文章平均点击数达到800。两者不能兼得的,标准适当提高,即:要么,五个方面的平均分均达到3.5;要么,原创文章平均点击数达到1000。达到上述标准的,就是前二十强的潜在竞争者和有力争夺者;反之,则只能徒唤奈何望二十强兴叹了。

  按照上述标准,有哪些专栏作者可以成为前二十强的潜在竞争者和有力争夺者呢?让我们先从能够体现综合实力的两个方面都达到标准的作者说起。他们是:冯涛、陈海军、郎咸平、曾玉泉、段军山、雷苏海。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专栏文章数量均没有过百,超过50篇的也只有2位,全部文章有效点击量均已过万,但最高没有超过6万,第四轮投票除冯涛外,均没有过百,注册时间均在一年以上,但雷苏海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发表新作品了。详见下图。

  让我们再看五个方面的平均分均达到3.5的。他们是:程洪智、王玉珍、胡星斗、于世勇、金小明、杨年东、冯树军、姚永其、何军邑、张德伟、李晓林、周明华、张晓峰、李道煜、周理民、牛根生、易宪容。这一组作者中,明显存在专栏文章数量多、点击量大、第四轮投票数量多的特点,其中有7位作者的专栏文章数量过百,4位作者的全部文章有效点击量过10万,8位作者的投票量过百,体现出了个人不凡的实力和影响力。除了杨年东、李道煜外,其他作者注册时间都在一年以上。详见下图。

  接下来再看原创文章平均点击数达到1000的。他们是:王印国(5,890.68)、韩铭珊(1,283.24)、郎鸣镝(1,027.42)、谢茂拾(1,319.87)、蓝春风(1,301.89)、赵庆明(1,666.85)、胡朋(1,124.46)、刘建江(3,194.05)、叶行昆(1,997.48)、王微(1,475.57)、孙津(1,226.49)、孙志浩(1,216.64)、杜乐勋(1,280.82)、高韬(1,217.47)、郑晓峰(1,293.69)。这15个人组成的小组有几个特点:一是加盟时间早。2006年以后发表文章的只有6位;二是实力派干将比较多,专栏文章数量过百的有9位,全部文章有效点击量只有3位没有过10万,而蓝春锋、刘建江的点击量都超过了70万;三是第四轮投票数量少,只有王印国一人过百,而且,看得出,数量虽少但并没有让他们得到什么实惠,因为没有一个人五项目指标都超过3.5分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个群体中,王微是个怪现象,他的专栏文章只有14篇,总点击量很小,投票也不多,但却能排到第77位,大概是少有的几个沾了平均点击率和平均投票分的光的人之一。问题是,以他如此少的文章,在前三轮评比中怎么会得比较高的分数呢?这是一个谜。


  尽管还有一些小疑问,但我还是要向上述38位有着不俗表现的专栏作者们致敬!在我的印象中,他们都是不把自己的位次看得太重的人!他们是价值中国网的中流砥柱,是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的值得尊重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