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股市企图复制中国股市?
——8年PK18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有人说,过去30年,中国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近10年来,越南人却正在模仿中国人的样子过河。2007年3月12日,越南指数收于历史最高点1170.67点;2008年6月9日,越南指数收于全日最低点379.12点,这是自2007年3月12日以来的新低。迄今为止,将近一年半时间,越南主板已经累计大跌67.6%!为此,人们惊呼:越南股灾!股灾严重吗?我们不妨来PK一下中越股市。
一、中越股市结构PK
十年前,1998年7月10日,越南总理签署了1998年48号行政令,决定在胡志明市与河内市建立两家证券交易中心。
2000年7月20日,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正式营业,这是越南股市的唯一主板市场。首笔交易发生在2000年7月28日,当时只有两只股票挂牌。
2003年8月5日,越南总理授权制定2010年越南证券市场发展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在2010年前,在河内建成一个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市场,即OTC市场(或称柜台市场或场外市场)。
2004年6月,财政部发布136号通告,决定组建“河内证券交易中心”,提前推出OTC市场。OTC市场建设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2005——2007年,为国有企业的股权化及政府债券出价组织股份竞价交易,并指导非上市证券按照交易注册机制交易;第二个阶段:2007年以后,将河内证券交易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标准的OTC市场,使其符合越南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安排,2005年3月8日,河内证券交易中心(HASTC)正式开幕,它是越南证券市场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越南OTC市场的正式成形。2005年7月14日,河内证券交易中心又创立了二板市场。
2007年5月11日,越南总理签署了599号行政令,决定将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更名为胡志明股票交易所(HOSE)。2007年8月8日,胡志明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
相比之下,中国股市的年龄比越南整整大10岁,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正式开业,这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诞生。18年来,中国股市一直只有两个主板,即上海证交所与深圳证交所。2004年,深圳证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块”,但它只是寄生于主板内的一个非独立板块。因此,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业板或OTC市场,它们目前仍停留在概念或设想阶段。
二、中越股市牛熊PK
越南指数(VN Index)是专门反映胡志明股票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指数。越南指数从2000年7月胡志明证券交易中心开业时的100点出发,直到6.5年后首次站上千点整数关口。2007年3月12日,股指收于1170.67点的历史最高记录。随后开始小幅回调振荡,7——9月最低探至900点一线,9月底再次展开反弹,最终冲高至10月3日,股指收于1106.6点。
从2007年10月3日开始,越南指数调头向下,绵绵不断地下跌,不再停歇,直至2008年6月9日,越南指数收于379.12点。至今,半年多时间,越南主板已经累计大跌65.7%!
相比之下,中国股市涨跌更频繁、更疯狂、更可怕!1990年底,上证综指从100点出发,一年后便站上1400点,累计涨幅高达1300%!中国股市在诞生不到4年的短短时间里,就经历了三轮“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牛熊的交替,平均每轮涨跌周期约为1.3年,这是典型的“短平快”暴涨暴跌!
而越南股市却花了8年左右的时间仍未走完第一轮大牛市交替!越南指数从2000年7月20日的100点出发,并于2007年3月12日首次站上历史最高点1170点,其间花了足足6年半的时间,而且涨幅远不及中国股市!这是越南股市成立后经历的第一轮大牛市,这应该算是一个慢牛的范畴!
三、中越股市市盈率及开放度PK
截止2008年6月9日,胡志明股票交易所共有上市股票151只,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44.14万亿越南盾(2008年5月30日间接兑换比价为:1万越南盾兑4.25元人民币);除股票外,上市品种还包括债券65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4只。目前,胡志明股票交易所有会员证券公司81家。
截止2008年6月9日,河内证券交易中心挂牌品种:股票139只,债券204只。其中,股票市值为15.08万亿越南盾。
中越股市一组数字的简单比较:
(1)中越两国股市年龄相差整整10岁!
(2)中越主板上市股票只数相差10倍!
(3)越南OTC市场——河内证券交易中心有139只股票挂牌,而中国创业板或OTC至今仍未能推出,但深圳证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块”有上市股票246只!
(4)2007年,沪深A股最高平均市盈率超过70倍,而越南主板最高平均市盈率则仅为32倍。也就是说,中国股市泡沫远大于越南股市!
(5)据在越南炒股多年的中国股民介绍,越南上市公司偏好现金分红,而且分红比较慷慨大方;相比之下,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相对小气、吝啬!
(6)自2001年以来,越南对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先后经过了三次修订,它们分别为:20%、30%、49%,呈逐步放松管制状况。
2004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非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非上市金融机构按照外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对上市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合计达到或超过25%的,对该上市金融机构仍按照中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2007年8月7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送审稿)》,其中规定:外商投资占国内保险公司股权比例上限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