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价值中国的"后评选时代"


漫长的价值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专家评选终于结束了,怀着兴趣而来,带着些许不耐烦而去,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

在我看来,评选的结果对于价值中国并不特别重要,对于很多参与者也并不特别重要,道理很简单,这个称号本身的份量还不够,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素呢?答案是:评选的过程。操作得好,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眼球和注意力,无论对于网站还是作者都是双赢的,也是双方最大的收获。否则就不会取得很理想的效果。然而评选过程基本上是拖沓而无声息,只有少数作者付出了关注,而社会影响力更乏善可陈,在几个关键时点上出现失误,缺乏引导。

对于价值中国,这次评选是否提高了月或日的平均点击量,可能有提高。但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是没有提高。如果价值中国期望通过评选来建立自己的专家团队,其实,评选也并非最合适的方法。何况专家咨询团队并不只依赖于专家的水平,更多的是要看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在本次活跃的作者中,到底有多少人体现出了这种素质呢?以我看来,是非常之少。很难指望把一群各说各话,互相抵触,彼此不和的专家能够通过网络合作的方式去做好咨询项目。

价值中国该如何实现价值?这一直是网站发展的核心问题。价值中国最大的资产是一批粘性度高的作者,他们各有价值,但如何使这些价值会聚成共同价值并实现为财富?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还是应大体遵循价值中国为专家打造舞台,协助专家实现价值为主要目的,处于品牌打造阶段,让专家的个人品牌与价值中国的机构品牌产生互动联动,实现双品牌共赢局面。两种品牌现在都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兑现收益的阶段。如果硬性拼凑团队运作,是不会有太好的结果的。不排除小范围地合作会有成果,但不会是普遍现象。还需要继续培育这棵幼苗,专家之间,以及专家与价值中国之间的磨合会是一段漫长过程。

价值中国与专家在此阶段如何共赢?基本原则是,专家身份的宣传要赋予价值中国的形象要素,价值中国要努力地“推销”自己的专家,专家越成功,也就是价值中国越成功,反过来,专家借助价值中国推广自己的业务,自身获得收益同时也为价值中国添光增色了。推销”价值中国专家”就是建立“价值中国”和专家两种品牌,而结合后会产生1+1》2的效果。

价值中国在这件事上似乎一直没想明白,没理清平台与作者的关系,只是依靠价值中国网自身特有的一些属性维持了基本的作者队伍,这是竞争力缺陷,应该注意弥补。评选已经结束,但推销评选出的专家,才刚刚开始。如果再次忽略这一环节,价值中国的这次活动的实际收益就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