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传闻”


  “传闻”----这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杂志、电视甚至报纸上,让我无所适从。所谓“传闻”的含义人尽皆知,就是说该消息或者说该信息的来源并不能肯定是真实的,也就是告诉你:“你可以不相信我的报道,我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我所说的。”

  既然连新闻的提供者都不知道是真是假,告诉公众还有何意义?新闻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胡言乱语、更不是猜想臆断。

  前一阵(在国家下调印花税之前的几天)就有这么一片报道,遍布于各大网络媒体和新闻报纸。标题大致如此----《六家基金公司在管理层授意下守护中石油发行价》。内容想必大家也都熟悉,也就是说六大基金公司在管理层或中石油的授意下竭力守护中石油发行价,使其不破发,理由就是在大盘调整过程中每次中石油接近发行价就有大量资金涌入拉升股价,文章似乎证据充分,言之凿凿。更有甚者,报道中称基金公司对中石油的拉升源于交易:基金公司帮助中石油护住发行价,而中石油将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业务。

  我相信该报道可能是真实的,在中国的市场中,这并不稀奇。今天,我姑且不去探讨该事件的真实性,因为如果该事件真实,不由会伤我的心,我相信大多数投资者也会伤心,无论你是否是中石油的持有者还是这六家基金公司基金的投资者。因为,该事件本身就侵犯了我们的权益,特别是基金持有者的权益。

  回想数天前,众多的媒体都称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基金出现巨额净赎回,涉及金额超过1000亿元,我注意到在这个道中并没有出现“传闻”的字样,似乎数据来源有据可查。但,从我看到标题的那刻起,我就对报道的真实性持严重怀疑态度。我一向不愿用不信任的态度去猜测我们的媒体,或者说新闻人,但我工作中看到的给我的信息是并没有出现大量投资者赎回基金的场景。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看到很多类似的报道,投资者关注的消息中更是大量充斥着“传闻”、“据传”的字眼。我不是不关心政府是否“救市”,我也不是不关心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只是希望在未来能越来越难看到所谓“传闻”的文章,越来越容易看到真实可靠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