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常应自省--诗记感时伤事


其一    访林昭墓

黑云压地气萧森,

行客仓皇鸟兽奔。

欲访仙姝君远去,

穷寻野径我独临。

青山有幸藏芳冢,

白铁无缘铸英魂。

民主花开自由日,

泪飞化作雨倾盆。

 作者按:(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苏州人,基督教徒。在毛泽东执政期间,林昭发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言论,被长期关押,最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枪决


 

其二   乘机偶得

飞翼穿云上九重,

惊疑造化有神功。

冰河极地接寰宇,

碧海银滩簇雪峰。

人事忘机天静谧,

夕阳无语云从容。

华灯夜幕霓虹闪,

一梦迷离下蜀中。

 作者按:五月九日我从南昌飞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其时正下午5-6点钟,在飞机上观看云海,感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三    地震感怀

地裂山崩或可知?

苍生何苦痛别离?

千村瓦砾埋冤骨,

万户残垣动客悲。

天道无情孰可靠?

人间有爱众相依。

一方劫难八方助,

泪雨还同天雨飞。

 作者按:5月12日四川发生建国以来最大地震,举国同悲。政府与民众在本次灾难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团结与慈悲心。特别是民众的热情与善心。让人们对这个逐渐冷漠的商业社会萌生了更多的责任与温情。一种久违的温暖扑面而来。

 

其四  地震感怀

朗朗书声童稚身,

倏忽校舍变烟尘。

可怜瓦砾埋冤骨,

俱是双亲梦里人。

 作者按:骨肉相连,失去儿女的父母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其五    地震感怀

政府高楼少见摧,

缘何校舍变坟堆?

同为地震不同状,

个里机关谁可知?

 作者按:倒塌的多是学校,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迷雾与机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六    地震感怀

旋律缘何定主张?

放宽些子又何妨?

庶民之口如川涌,

可导可疏不可防。

作者按: 据闻本次地震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道德楷模”,要突出主旋律。于是不同的声音被有意无意的屏蔽掉了。对灾难的报导,我们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这是我们巨大的进步。但是,民众的监督何时提上议事日程。民众的言论自由,何时可以自由的表达?

 

其七    端午感怀

节庆倏忽眼底溜,

无缘端午见龙舟。

一番奥运几番震,

本是欢欣却是愁。

天道无常应自省,

人生有数莫贪求。

清风明月来心底,

任性逍遥自在游。

作者按:2008年灾情不断,是否,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