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007周报:东风收购哈飞事件及产业走向评析


  李进记者,您好!

  就你的这几个问题,我简单回复如下:

  1、您认为东风收购哈飞,谁会是其中的赢家?

  就目前看,应该是双方意向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符合国家整体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未来汽车推进构想。同时可以提升东风汽车的规模和自主品牌梦想的实现,将自身进一步做实做大,而对于哈飞而言,也可以摆脱自身在汽车业尴尬地位。当然,这是基于良好愿望的一种分析,后期而这整合起来,究竟能不能成功还看二者的投入和磨合程度,如果没能够成功,则没有赢家。

  2、东风收购哈飞是看重哪些方面的原因?

  存在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哈飞产能40万台,年产销30万台的规模能够助推东风自身做大做强,并在汽车业越位升级,从行业第三晋升行业第二并有机会觊觎行业龙头的可能;二是可以拥有现成自主品牌的平台,无需再另行打造,拥有哈飞既实现了公司的构想,也能够对国家主管部门的自主品牌主张有了圆满的交待。

  3、若东风收购哈飞公布后,哈飞品牌能否保留?合并对于东风的品牌会产生哪些影响?

  哈飞品牌会继续保留,这也是东风能够从中航二集团获得哈飞的必须保证的提交之一。但后期能否经营好哈飞品牌倒需要在实战中去验证了。合并后,对东风集团提出了一些调整,即如何对企业品牌进行界定和定位?二者的关系如何平衡,是否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及其实施方法。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往往失败在两点,一是文化没有整合好,二是缺乏清晰的战略推进规划。

  4、对于哈飞来讲,与东风合并是不是其最佳选择?与同为军工系的长安合并,打造中国微车航母,这一可能性是否存在?

  在商战中,很难说有一个完美的最佳解决方案,只要是符合并购双方的战略意图,两厢情愿价码合适即可,比如东风与哈飞的合作即如此。从理论上而言,哈飞与长安合作也存在一些合理性,比如军工背景、微型车的共同背景等等,可以将二者合起来做到微车产能的极致。但我们也同时看到,正因为二者有太多的趋同性,如产品类似、品牌类似,反而缺乏了互补性,这样的并购未必能够得到很好的整合,因为重复性的东西太多,反而可能会产生1+1小于2的结果。再者,在将来的汽车业竞争中,胜出的必定是综合性的汽车产业集团,专业性的企业很难发展,除非它是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更高的附加价值,但是微车行业没有可能。

  以上为回复!祝新工作顺利!庞亚辉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