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硕呜
广角镜
迎候迟到的客人,于光远没有一丝责怪,笑嘻嘻地注视着,并伸出手来相握。老人的手很软,很暖和,他今年7月整九十三岁,虽然生过几次大病,近来主要在休息,但于光远看着你时,眼镜背后目光灼灼,显得很精神。听
中共「十七大」再次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这一届党中央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成为媒体近期经常出现的又一关键词。于光远早前列席了「十七大」,他非常赞同「十七大」突出继续解放思想,他很认真地表示:「中国应该思想大解放,要一年比一年更解放。」他特别要夫人拿出与邓伟志合着的新作《生长老病死》一书送给我,和邓伟志一齐认真的写上「纪硕呜先生留念」还签上名。
吹起改革开放进行曲
年初,于光远在内地发表《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一文,回忆了当年中国是如何吹奏起改革开放进行曲的。文章一出,海内外媒体、网络广为转载,于光远又一次名声大振。那年1978,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
邓小平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于光远回忆,1978年的
当时,胡耀邦是中央组织部长,于光远是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
之一。邓小平对提纲逐一详细解读,胡耀邦和于光远安排人员执笔
起草,草稿三日后完成,邓小平又一次召见胡耀邦、于光远和起草的人员指点修改,第四次召见才定稿。于光远表示:「邓小平这篇讲话稿,是我们国务院政研室的同志帮助执笔起草的,不过,这个讲话稿的内容全是邓小平自己的想法,不但思路是他的,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语言也大都是他的。」
不能固守「成就」
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是著名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之初,他支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令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但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关注中国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撰文表示「今天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迟早要转变为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十七大后,邓伟志撰写的《邓小平是怎样批判两极分化的?》和《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的要求》两篇长文引起关注。接受本刊专访,邓伟志表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经济复苏后,就出现了经济这条腿特长,社会这条腿特短,医疗教育都出现不公平状况。现在不仅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是一部分人超富起来了,出现超级富豪,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在历史要从经济向社会的转型时期。邓伟志常举小煤窑的例子,一些村镇甚至县干部,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小煤窑的老板一个月平均收入十五万人民币,这在富人中还不算多,矿工的收入是一千五百,相差一百倍,邓伟志认为:「这无论如何都难说公平,创造价值的是劳动,资源本是全社会共有,分配中长期存在按资本分配所占比例太高,按劳分配的比例太低的现象,有些行业甚至远高于共产党执政前的地主资本家。」
未富者实际上都是弱势群体,他要的是公平。邓伟志表示,现在富者甚么都可以买到,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括报纸版面,连封面都可以用钱买,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批平均主义?前段时期提出政协要增加企业家的比例,邓伟志说:「提出增加企业家在政协的比例我是最早的,有个提案得到赞同的,那时要发展市场经济,是时代的需要,但我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不能再增比例了。过去政协会议从没有免去某一委员资格的,现在两次会议中就会有一次,免去资格的都是甚么人?大多是企业家或者是被拖下水的有权人。」
在欧洲,个人收入每年以极高速度增长是罕有的,因为有公共政策在调节,富人要纳税。邓伟志指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矛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而是因为我们政策的长期向富起来的人倾向,这种「必然性」是政策倾斜造成的,你搞得不好就有必然性了,所以中央要作出调整。
在调整期就会有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替先富起来的人说话,甚么先进文化是富人,先进生产力是富人等,邓伟志认为,这种思想有负面作用,包括前段时期在解放思想中起到过好作用的专家、领导,仍然固守他们的「成就」而难以解放出来。邓伟志去年底在上海社会学学会中讲了一次解放思想,他强调,思想解放的重点是把社会还给社会,是经济向社会转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全面发展,具体突破点是四句话:从洋框框中解放出来;从土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导师的教条和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已有的成就中解放出来。邓伟志说:「还要破除当前对思想解放扣下的帽子,如指解放思想是「小农思想」、「平均主义」、「走回头路」的保守思想。」
解放思想,虽然还要看到成绩,但主要是要找不足,如果都正确,就不用解放思想了。邓伟志表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定义,温家宝总理去年两会时答记者问时就讲的很好,温家宝说首要价值是公平,「首要就是核心,我们要向公平方面转化,最近有几个大经济学家在网上受人骂,都是因为没有继续解放思想,固守自己的陈旧思想。」
中国改革的历史转折,大多是在理论大讨论中学者推动官员的转变,「真理标准」的讨论,于光远的「生产目的」的讨论等,改变了社会的思想观念。邓伟志认为,虽然中国改革开放起决定作用的是官方,但要学者起促进作用,「学者少束缚,具有客观性,可以领先解放思想,进而促使官方解放思想。」
讨论效率与公平问题,无论是起草「十七大」报告者还是「十七大」宣讲员,都表示过去「兼顾公平」是正确的,现在讲「更加注重公平」也正确,邓伟志指出,这样的解读当然大家高兴,不伤和气,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这几年来,我们的时代特征和条件没甚么巨变,怎么可能前后两种说法都对呢?邓伟志认为:「过去强调兼顾公平,无论如何都不是准确的表述,在任何时候,公平都是第一要素,只兼顾、兼顾不行。」
上年年末,邓伟志参加上海组织专家万里行,沿着邓小平走的路走一走,到了珠海、深圳、广州等地考察,正值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大谈思想解放。而新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也要求发动一批专家,各自发表意见,长短、内容不限。邓伟志提出,十七大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八个大字,但在以后的宣传中,几乎所有的宣讲员都没有讲到,他希望重点讲,「没有这八个字,不要说思想文化大繁荣,连小繁荣也实现不了。要解放思想,必须尊重差异,即使你个人认为不一定正确,但这样的差异也必须尊重,而且很可能是下一轮发展的重要观点。」让差异存在,在实践中检骏,才会百花齐放,这是邓伟志的主要观点。因此,他在纪念《文汇报》七十周年时写道:「尊重差异能生文,包容多样才是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