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要尊重差异


纪硕呜

广角镜2008316-2008年4月15

 

    2008年1月22,随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的邓伟志老师一起去探望于光远老先生。北京寒冬的晚间特别冷,凛冽的西北风把气温刮至零下八度,因为堵车,到达于光远的家中比预期要整整晚了一个多小时。原来以为,从医院出来在家养病的于光远应该躺在病榻上,想不到的是,习惯早睡的于光远,知道有客要来,却一直安坐在轮椅上,静候在客厅中。

    迎候迟到的客人,于光远没有一丝责怪,笑嘻嘻地注视着,并伸出手来相握。老人的手很软,很暖和,他今年7月整九十三岁,虽然生过几次大病,近来主要在休息,但于光远看着你时,眼镜背后目光灼灼,显得很精神。听夫人介绍,于光远很乐观,恢复也快,虽难以像过去那样发表见解,但脑子很清晰,精神尚可。也因为那场大病刚出院不久,于光远的听力下降,讲话也有些吃力,但他很认真的听朋友和客人讲话,知道我来自香港,于光远显得很高兴并说:「香港,香港,解放思想。」表达的意思是,香港是自由港,香港思想解放。

    中共「十七大」再次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这一届党中央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成为媒体近期经常出现的又一关键词。于光远早前列席了「十七大」,他非常赞同「十七大」突出继续解放思想,他很认真地表示:「中国应该思想大解放,要一年比一年更解放。」他特别要夫人拿出与邓伟志合着的新作《生长老病死》一书送给我,和邓伟志一齐认真的写上「纪硕呜先生留念」还签上名。

    吹起改革开放进行曲

    年初,于光远在内地发表《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一文,回忆了当年中国是如何吹奏起改革开放进行曲的。文章一出,海内外媒体、网络广为转载,于光远又一次名声大振。那年1978,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1213闭幕会上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后来成为三中全会上的主题报告,这份讲话稿就在邓小平的旨意下由于光远起草。

    邓小平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于光远回忆,1978年的122,邓小平找胡耀邦和他到小平家,谈讲话稿的起草,当时邓小平已经拟定了讲稿的提纲。据悉,这份提纲至今还由于光远收藏着,小平用铅笔写在十六开的白纸上,一共三页,近五百字。有见过该纸的朋友表示,由于年深日久,纸面已微微发黄。邓小平的提纲列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指责任制中的定人定时定额等) ;七,新的问题。在提纲的最前面,还写了「对会议的评价」几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八个问题。

    当时,胡耀邦是中央组织部长,于光远是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

之一。邓小平对提纲逐一详细解读,胡耀邦和于光远安排人员执笔

起草,草稿三日后完成,邓小平又一次召见胡耀邦、于光远和起草的人员指点修改,第四次召见才定稿。于光远表示:「邓小平这篇讲话稿,是我们国务院政研室的同志帮助执笔起草的,不过,这个讲话稿的内容全是邓小平自己的想法,不但思路是他的,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语言也大都是他的。」

    不能固守「成就」

    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是著名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之初,他支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令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但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关注中国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撰文表示「今天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迟早要转变为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十七大后,邓伟志撰写的《邓小平是怎样批判两极分化的?》和《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的要求》两篇长文引起关注。接受本刊专访,邓伟志表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经济复苏后,就出现了经济这条腿特长,社会这条腿特短,医疗教育都出现不公平状况。现在不仅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是一部分人超富起来了,出现超级富豪,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在历史要从经济向社会的转型时期。邓伟志常举小煤窑的例子,一些村镇甚至县干部,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小煤窑的老板一个月平均收入十五万人民币,这在富人中还不算多,矿工的收入是一千五百,相差一百倍,邓伟志认为:「这无论如何都难说公平,创造价值的是劳动,资源本是全社会共有,分配中长期存在按资本分配所占比例太高,按劳分配的比例太低的现象,有些行业甚至远高于共产党执政前的地主资本家。」

    未富者实际上都是弱势群体,他要的是公平。邓伟志表示,现在富者甚么都可以买到,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括报纸版面,连封面都可以用钱买,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批平均主义?前段时期提出政协要增加企业家的比例,邓伟志说:「提出增加企业家在政协的比例我是最早的,有个提案得到赞同的,那时要发展市场经济,是时代的需要,但我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不能再增比例了。过去政协会议从没有免去某一委员资格的,现在两次会议中就会有一次,免去资格的都是甚么人?大多是企业家或者是被拖下水的有权人。」

    在欧洲,个人收入每年以极高速度增长是罕有的,因为有公共政策在调节,富人要纳税。邓伟志指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矛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而是因为我们政策的长期向富起来的人倾向,这种「必然性」是政策倾斜造成的,你搞得不好就有必然性了,所以中央要作出调整。

    在调整期就会有人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替先富起来的人说话,甚么先进文化是富人,先进生产力是富人等,邓伟志认为,这种思想有负面作用,包括前段时期在解放思想中起到过好作用的专家、领导,仍然固守他们的「成就」而难以解放出来。邓伟志去年底在上海社会学学会中讲了一次解放思想,他强调,思想解放的重点是把社会还给社会,是经济向社会转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全面发展,具体突破点是四句话:从洋框框中解放出来;从土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导师的教条和框框中解放出来;从自己已有的成就中解放出来。邓伟志说:「还要破除当前对思想解放扣下的帽子,如指解放思想是「小农思想」、「平均主义」、「走回头路」的保守思想。」

解放思想,虽然还要看到成绩,但主要是要找不足,如果都正确,就不用解放思想了。邓伟志表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定义,温家宝总理去年两会时答记者问时就讲的很好,温家宝说首要价值是公平,「首要就是核心,我们要向公平方面转化,最近有几个大经济学家在网上受人骂,都是因为没有继续解放思想,固守自己的陈旧思想。」

    中国改革的历史转折,大多是在理论大讨论中学者推动官员的转变,「真理标准」的讨论,于光远的「生产目的」的讨论等,改变了社会的思想观念。邓伟志认为,虽然中国改革开放起决定作用的是官方,但要学者起促进作用,「学者少束缚,具有客观性,可以领先解放思想,进而促使官方解放思想。」

讨论效率与公平问题,无论是起草「十七大」报告者还是「十七大」宣讲员,都表示过去「兼顾公平」是正确的,现在讲「更加注重公平」也正确,邓伟志指出,这样的解读当然大家高兴,不伤和气,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这几年来,我们的时代特征和条件没甚么巨变,怎么可能前后两种说法都对呢?邓伟志认为:「过去强调兼顾公平,无论如何都不是准确的表述,在任何时候,公平都是第一要素,只兼顾、兼顾不行。」

上年年末,邓伟志参加上海组织专家万里行,沿着邓小平走的路走一走,到了珠海、深圳、广州等地考察,正值新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大谈思想解放。而新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也要求发动一批专家,各自发表意见,长短、内容不限。邓伟志提出,十七大报告中专门提到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八个大字,但在以后的宣传中,几乎所有的宣讲员都没有讲到,他希望重点讲,「没有这八个字,不要说思想文化大繁荣,连小繁荣也实现不了。要解放思想,必须尊重差异,即使你个人认为不一定正确,但这样的差异也必须尊重,而且很可能是下一轮发展的重要观点。」让差异存在,在实践中检骏,才会百花齐放,这是邓伟志的主要观点。因此,他在纪念《文汇报》七十周年时写道:「尊重差异能生文,包容多样才是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