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为什么无法在中国掌权?——《闲读圣经和论语》
作者:义峰
(这是义峰先生在我的《闲读圣经和论语》连载中的精彩回复,征得允许后转载到这里与各位分享,题目为我在所加)
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比较有趣。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基督教是犹太教的私生子,是保罗真正把基督信仰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它起初如佛、道等一样,立足于民间,但所有宗教要发展,就必须走上层路线。如佛教有“不依王者,法事难立”的说法,道教兴于汉也同朝廷好黄老有关,后来大兴天师道的寇谦之还在北魏做了“帝王师”。基督教也一样。虽然基督教总喜欢把罗马初期的300年教难拿出来证明自己多么有风骨,然而只要略翻翻那个时候的教父的护教书,就可以看到他们是多么想向罗马皇帝证明自己的忠诚,多么想获得皇帝的恩宠。这个上层路线走到君士坦丁大帝时,便有了在尼西亚会议上,决定三位一体的教义的人,不是各位与会主教,而是皇帝陛下,而这位皇帝,在当时,还不是基督徒而是罗马异教的大祭司。说起来,许多基督徒还真是不晓得他们信仰的教义居然是由一个异教皇帝拍板的,呵呵。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西罗马地区,面对蛮族进攻,原世俗政权一再更迭,教会在这个过程是担负起了政权的责任。在西欧分裂成N多小国后,只有教廷维持着统一的治理模式,所以教会从走上层路线进而凌驾于政权。但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取得这样的地位。究其根本,不外二端:一是因为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机会担负起政权的责任。如果一定要找出这样的例子,大概也只有汉末天师道第三代系师张鲁在汉中建立的地方政权了,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政权,也很快被曹操消灭。二是在蛮族灭罗马后,占领了广大的地区,原来的部落思想无法适应统治需要,只好采用基督教思想。这就好比蒙古灭宋、满州灭明后,原来的统治理念(如元初有大臣建议杀尽汉人,荒其地以为牧场)也不能适应统治需要。但中国有儒、法之学,足够统治需要,无须向宗教借力。
由此看来,基督教在中国之不能取得在其它地方那样的地位,也是必然的。
作者:义峰
(这是义峰先生在我的《闲读圣经和论语》连载中的精彩回复,征得允许后转载到这里与各位分享,题目为我在所加)
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比较有趣。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基督教是犹太教的私生子,是保罗真正把基督信仰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它起初如佛、道等一样,立足于民间,但所有宗教要发展,就必须走上层路线。如佛教有“不依王者,法事难立”的说法,道教兴于汉也同朝廷好黄老有关,后来大兴天师道的寇谦之还在北魏做了“帝王师”。基督教也一样。虽然基督教总喜欢把罗马初期的300年教难拿出来证明自己多么有风骨,然而只要略翻翻那个时候的教父的护教书,就可以看到他们是多么想向罗马皇帝证明自己的忠诚,多么想获得皇帝的恩宠。这个上层路线走到君士坦丁大帝时,便有了在尼西亚会议上,决定三位一体的教义的人,不是各位与会主教,而是皇帝陛下,而这位皇帝,在当时,还不是基督徒而是罗马异教的大祭司。说起来,许多基督徒还真是不晓得他们信仰的教义居然是由一个异教皇帝拍板的,呵呵。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西罗马地区,面对蛮族进攻,原世俗政权一再更迭,教会在这个过程是担负起了政权的责任。在西欧分裂成N多小国后,只有教廷维持着统一的治理模式,所以教会从走上层路线进而凌驾于政权。但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取得这样的地位。究其根本,不外二端:一是因为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机会担负起政权的责任。如果一定要找出这样的例子,大概也只有汉末天师道第三代系师张鲁在汉中建立的地方政权了,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政权,也很快被曹操消灭。二是在蛮族灭罗马后,占领了广大的地区,原来的部落思想无法适应统治需要,只好采用基督教思想。这就好比蒙古灭宋、满州灭明后,原来的统治理念(如元初有大臣建议杀尽汉人,荒其地以为牧场)也不能适应统治需要。但中国有儒、法之学,足够统治需要,无须向宗教借力。
由此看来,基督教在中国之不能取得在其它地方那样的地位,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