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温总理的震区72小时,依然让人感动


  截至本刊记者发稿时,温家宝总理在救灾一线已经度过了72小时。通过不断滚动的电视新闻画面,人们看到,在交通艰困、余震不断的灾区,哪里的道路打通了,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灾情严重,就会看到他眉头紧锁的面容;好几次,脚穿运动鞋的温家宝甚至直接攀上坍塌楼房的废墟,蹲在瓦砾中,探查营救的进程,向幸存者表达着他的关切。(2008年6月3日人民网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虽然已经发生有20多天了,但是灾情的惨烈、救灾的壮烈、爱心的浓烈,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万千、感动涕零。在这场灾难中,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一道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痛与爱的洗礼。目前地震灾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部队官兵和干部群众的通力合作下,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灾后重建、生命治疗和心理救助。

  应该说,抗震救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与中央的迅速行动、紧急应对和中央领导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分不开的。胡锦涛、温家宝这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贴心、情牵情,并肩战斗在一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总书记、总理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能看到总书记、总理的行踪。今天再次抚读记述温总理在地震发生以后72小时的新闻追忆,笔者在地震发生以来曾经被泪水浸透过无数次的眼睛再一次被泪水模糊了,笔者的心再一次被总理心系灾区、情系群众的大爱所感动着、震动着。

  这72小时,是总理“生死时速”忙碌奔波的72小时。72小时,是抗震救灾的“黄金救援期”。为了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在第一时间将受灾群众救出,地震发生后,仅仅过了4个多小时后,总理便乘坐专机抵达四川成都,辗转于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察看灾情,看望受伤群众,稳定群众情绪,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到达震中的那一夜,总理彻夜难眠。接下来的两天,总理更是冒着余震,不顾随时可能遭受的生命危险,踩着瓦砾,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和全体救援人员一道与死神“赛跑”。这72小时,充分体现了总理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崇高精神。

  这72小时,是总理与人民大众靠得最近,也是对人民的大爱表达得最彻底的72小时。这期间,总理的每一个举动都那么地自然,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地感人,每一句话语都那么地鼓舞人心。温总理戴着安全帽爬上断墙,手里拿着扩音器向被困群众喊话:“大家再坚持一下,部队正在抢救你们!”看到广场上摆放的遇难群众遗体,温家宝心情十分沉重,他说:“我给遗体三鞠躬。”握着孤儿的手,总理安慰说:“你别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见到几名战士抬着一个小女孩从县城方向跑过来,大家赶紧让路。温家宝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全力救人”。在指挥部会议上,温家宝强调,“千方百计进去,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我们必须把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好,尽最大力量救人。要调动更多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看见救援人员正在教学楼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的小学生。温家宝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面对参加救援的全体人员,温家宝高声喊话,并频频挥手以加重语气,他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透过上述举动、细节、话语,让人们感受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的焦虑之情和关切之意,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政府的责任,给灾区内外的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这72小时,是各部门迅速行动、协同努力,赢得抗震救灾主动权的72小时。在温家宝总理的背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地震发生后一个多小时,新华社播发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反复强调着这句话。随即,中央财政向四川紧急下拨地震救灾资金7亿元,向甘肃、陕西、云南、重庆等地紧急下拨生活补助应急资金1.6亿元。地震发生不到两小时,民政部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国家地震局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由216人组成的现场应急工作队和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卫生部紧急调派的十余支卫生应急队伍也陆续启程。其他各部委也紧急行动---发改委组成基础设施工作组,专门负责震后基础设施抢修和恢复建设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快速全力开展抗震救灾通信保障工作;国土资源部组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到灾区指导地质灾害防治;交通运输部安排抢修受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为人员救援和物资运输等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交通保障;水利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调查了解水利工程受灾情况;商务部于12日落实了第一批蜡烛、手电筒、电池、方便食品、矿泉水等应急救灾物资。行动,行动,全员发动、紧急行动;救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中国政府迅速应对,赢得了国人支持和世界赞誉。

  从电视画面上,人们看到,温总理踏着一双普通的旅游鞋,无数次推开别人的搀扶,艰难地行进在废墟上。他手持喇叭喊话,鼓励人们振作起来的形象,已经定格在人们心中;他抿紧双唇,陷入深思的形象,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他的忧虑,让人想起那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从记者报道的字里行间,从总理的每一处足迹、每一个细节举动、每一句亲切感人的话语,一个日理万机、不辞辛劳的大国总理,一个爱人民又备受人民爱戴的亲民总理,跃然眼前。40多年前,敬爱的周总理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今天,亲爱的温总理让我们觉得可亲可近可爱。

  新闻链接:

  温总理的震区72小时: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