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张修林的“文人”定义的系列文章(四)


引用张修林的“文人”定义的系列文章(四)

 

 自尊乃无价之宝(系列随笔97)

                      作者:记者小川(黑龙江)    

   我每天必须读几页书,就像每天必吃三顿饭一样。饱腹的物质食粮少不得,富脑的精神食粮也不能缺。
   当我翻开《回味一生的名家美文》时,扉页上的几行诗文让我爱不释手。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爱情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步履是一个载着命运的轻舟,由南驶向北,又由近驶向远……”
    回味着美文的深刻涵义,心中不由敬佩那些美文的创作者。
    他们用非凡的智慧,丰富的知识,美妙的文笔,把亲历和感悟的人和事写成文章。他们作为文人把美文传播开来,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对文化繁荣的奉献,是对文学创作的锦上添花。
    从古至今,靠文学创作吃饭的人不少,可吃文学饭又能在文坛上颇有建树又流芳百年的人却不多。
    文人自古有之,就文人的成就而言,今人远不及古人。流传数百年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成为不朽巨著,而今人的著作能产生如此震撼力的实在是太少了。
    今人摆弄文字的人很多,留下的作品却远远没有古人的作品影响大,给人的教育也相距甚远。
    文人,何为文人?我连这个问题都没真正弄明白!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我当了20多年的记者,写了20多年的文章,也经常听人称之为文人。但读了张修林对文人的定义,对自己是否称得上是个文人产生了质疑。
    对照“人文方面的、有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我自愧不如,虽然写了很多文章,可是有几篇“有创造性”,有几篇“富含思想”?因此,我称不上是个真正的文人。
    对照“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我更觉得愧对文人这个崇高的称谓。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人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挺起身子,堂堂正正做人的支柱和后盾。没有了自尊,这个人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快乐,都会心底缺失些东西,都会成为人们背后指指点点的对象。自尊无价。
    做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自立,这些都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应有品质。然而,自尊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连自己的人格尊严都不在乎,都视为粪土,都不珍惜,那和动物还有什么两样。
    时下,有些人拿到了文凭,写过几篇文章,甚至拥有了象征身份的技术职称,就以为自己是文人了,了不起了,就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了。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名言应该记得吧,身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有多少人已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种下一棵树苗,一定要不停地呵护它,树身歪斜时,要把它扶正。培养孩子也是一样,仅有呵护还不够,还需要严格的要求。”对待那些还称不上真正文人的人,同样需要“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其成为真正的无愧于文人称谓的文人。
    一个人的历史要由自己书写,一个人的路要由自己行走,一个人的自尊要由自己树立,一个人的生命要由自己呵护,一个人的命运要由自己把握。
    自尊,这个无价之宝就在你的手上。
(来自:作者博客http://tengzs.blog.sohu.com/82864342.html)

               有感“文人”

                   作者:去留无意
    今日偶然在脑海中蹦出“文人”俩字,文人,何谓文人?翻出工具书,注释为:1、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2、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第二条自不用说,可第一种注释仍然让人费解,读书人岂有不会写文章之理,这里并没有说文章写得怎么样呀?七步成诗,倚马千言,可为文人;寻章摘句,三言两语,称之为文人亦未尝不可。再者,何谓“读书人”,正在学习的学生?还是曾经的学生?那范围可是大了去了!照此为准,我们每一个识字的人,皆可曰文人。
    打开网页,搜索了一番,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现在真正的文人几乎绝迹了,因为文人即为读书人,上完学之后,便很少有人去读书了。有人说,文人除了要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还有的说,文人就是喜欢读书,活在精神世界的人——如此种种,不一而是。看了一圈,我越发不懂得什么是“文人”。
    不过,有一点,我却看得出来,就是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个文人,或曰:文人,帝之倡优,小丑。或曰:只会写些华丽文章,而不知天下事。或曰:文人本来就是个骂人的词儿。遍思生活中事,“文人”乍听是给人戴高帽,可细想还真不太像是个好词,“你们这些文人!”听听,不太悦耳。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所谓文人,正是无用之人。他说:文人,不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家、作家或者是文艺批评家,是咏风弄月的名士,读书的高等游民,是中国中世纪的残余和“遗产”。如此一来,谁还愿承认自己是个“文人”呢?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文人,可想起清时纪晓岚,应该可以称得上文人,《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虽宠和绅,却任用纪晓岚为“四库”总编纂,而没任用一心想当总编纂的和绅,原以为乾隆帝是量材而用,却没想到乾隆如是说:“文人不为官,口无遮拦,不知他会说些什么,写些什么。倘为一官半职,则畏首畏尾,恐怕丢了那顶戴。”这是爱材的英明之君眼中的文人,若是到了秦始皇那儿,焚书坑儒;汉武帝那儿,穷兵黩武,又何有文人立足之地!可见,“文人”也不好当呀!秦虽用韩非思想定六国,以天下为己任,但这类人被骂为御用文人。若真是退隐山林吟风弄月,又会被骂为无用文人,荀子认为该杀。幸好,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首《沁原春雪》让还有自诩为文人的人抬起了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我举双手赞同这一观点,我想,这应该是新时期的文人,而照此论断,又有几人真正称得上文人呢?
    我唯一知道的一点,文人,我不是。
(来自该文作者去留无意的新浪博客,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edaa49b010089fi.html)

              文人

               作者:狼行千年

    文人,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文人呢?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如下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又一说古者有文德之人。也就是非但有文而且还要有德,我想更为重要的还是要有德。为什么伟大诗人屈原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怀念;为什么大诗人苏东坡会对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百般崇拜称陶渊明吾师;为什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会流传千真万年而不衰。这其中不仅只是因为他们的文笔精妙,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人格也就是他们的德行深深地吸引着世人。
    然而古之文者终究是“落后”了,他们也并非是万能的,世间的学问也有他们学不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炒作。他们不会通过炒作自己来提高自己的名声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名与利。或许是他们傻或者是笨,不知道名与利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不像我现在的文人那么现实,他们很懂得炒作自己也很会炒作自己。一位很有名的也可以称得上文人的这么一个人,据他自己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他只佩服两人,言外之意也就是说除了这两个也就数着他了,当然那两位先生已经去世了,那么,他似乎就是当今中国第一文人了。他说鲁迅和郭沫若简直不值一提。呵呵,鲁迅先生是什么,他是文坛的闯将是革命的斗士,他的笔如刀似枪,你算个是个什么东西,也许你根本就不算个东西,我想用厚颜无耻来形容这个人一点也不为过吧。不晓得他这么说真正的用意是什么,莫非也要学做当年的楚狂人,不过他的这种勇气倒是令我很佩服的,别的嘛就不好说了。还有一位与这位“第一文人”相互攻击相互贬低,攻击也好贬低也罢他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过这位老先生也不怎么样,洋洋洒洒的一部大作让人家给挑出一百多处错误,我就纳闷儿这位老先生居然也不脸红。看来脸皮是厚到一定程度了。
    与其说这二位是让名和利谜住了双眼,倒不如说是谜住了心窍。我想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欲熏心。他们给自己的头项罩上了一层五光十色的光环,招摇过市,开经讲坛,似乎也煞有其事。我想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话来说他们似乎也不是很恰当的。败絮其中这一点不假,金玉其外我想他们还够不上,那只不过是他们自己那么认为罢了。我只是个普通的人、平常的人,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修养,不过这二人的所谓大作平时也是看过一些的,好与否,且不多说,只是对这二人的人品和德行实在是有些不屑,甚至要把他们鄙夷到垃圾堆里了,否则我想我会恶心的。
(来自: 狼行千年的博客http://hi.baidu.com/%C0%C7%D0%D0%C7%A7%C4%EA/blog/item/bdbb26223fb8aaa14723e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