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能出一个DIY的上市公司吗(转)


  在美国,有一间上市公司,是大型数字照片产品和服务公司Shutterfly公司,这间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为数码相机用户提供影像上传、存储、分享、订购和递送的全套服务,目前公司在美国Nasdaq上市,代码为SFLY,公司07年收入1.8亿美元,利润10009万美元。

  Shutterfly网站上的注册方式很单纯,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免费账号,不需要额外付费就能享有最完整的相簿功能,每个人都能使用无容量限制的相片储存空间,拥有完整的在线相片编修功能(修红眼、加框、影像特效、打印尺寸更改),也就是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DIY的空间。这个网站主要依靠提供线下的影像打印与个性化用品制作服务以及广告收入,在互联网相当深入生活的美国社会,这样的服务无疑是又个性又令人省事,所以一经推出即博得满堂彩,在只有500万利润的情况下就登陆Nasdaq,可以看出,其线上经营虚拟打印服务的模式是受到资本市场追棒的。

  与视频网站一样,这种模式也追求时尚一般的早早“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方创资本统计了一下,提供DIY相册打印、用品、礼品、T恤、茶杯等服务的网站已达到100余家,本来行业热闹才是能做起来的前提,但大部分的网站都没有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导致的结果是大家都千篇一律一样,相比一看,没有创新,有的甚至连网页都做的一般无二,没有竞争力,最后连整个行业都变得没有门槛了,最开始做的成了先烈,后来的看到前者死掉,只得纷纷转型,结果越转越乱。

  最近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行业的几个通病。一来,大家都是因为网而网,孰不知,市场不全在网上,网下才有最大的市场。二来,很多网站以为前台漂亮了,就可以了,却不知道,这类网站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水面下的冰山,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与及时处理的订单流程及与之相匹配的CRM才是核心所在,但懂的人有几个?三来,产品的规划与中国的市场用户需求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用户只能实现有限的DIY,大家需要的是有引导的高品质服务,完全的全产品DIY,就像一用一把钝刀砍伐,出力不出功是必然的结果。如此等等,表面是红海,但行业的深度却还是一条小溪,百舸竞流,渠道为王,有几个家能爬上屋顶看风景?(吴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