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中国何人领呐喊


 

从那一刻开始,中国变了。

汶川大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悲痛,也带来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和全世界的尊重。

汶川地震后的中国,谁在领导“呐喊”?  

笔者认为,让这次地震引起全球关注的,除了地震带来的灾难本身外,就是党中央和温总理领导的这次全民族的“呐喊”。我们来看,地震发生后,中央和温总理都做了些什么:

512,接到地震报告后,中央迅速成立以温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12 日下午乘专机赶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12日下午就赶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并设立有关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救援组、预测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八个抗震救灾工作组,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我们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的画面了,面对一个个被天灾夺去的生命,总理潸然泪下,沙哑的声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全世界为之感动,在救灾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抛弃、不放弃,绝地救援,绝境逢生的一幕幕让每个人终生难忘。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媒体和网民再次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全天候的在请报道和铺天盖地的网络留言、评论,掀起了一场全民抗争救灾的大潮。“让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一时间,捐赠和救如潮水一般涌向灾区,一个个救援记录破打破,一个个生化奇迹诞生,这是核弹规模的国家救援!

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灾难。抛开闲杂的声音,我们只谈进步,5.195.21日,中国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国家哀悼日。而这一举动充分昭示了人道主义的光辉,“以人为本”,“民为贵”在这一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天灾面前,中华民族把过去堆积起来的自信和自豪感转化成空前的凝聚力,每个人都在为救灾呐喊,每个人都在为救灾出力,灾区前所未有未有的秩序井然,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国家救援,这是一个民族的呐喊,一个民族意志和向心力所在。

“多难兴邦”,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民族精神做了一次全面而彻底的检阅,又再一次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有了全民族同呼吸共患难的呐喊,我们当然有充分的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