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人性大晒台


 

    价值中国百强评选,终于快要结束了。如果前期还充满了趣味的话,这最后一轮简直就是一次漫长的精神折磨。我在第一轮开始前,就预计到这场评选会是一场大戏,各种趣事和有意思的人都会出场表演,是近距离观察人性的好机会。

 

   现在,曲近终场,我们终于可以回顾一下走过来的路了。

 

名号、名次:没人会不在乎

 

   这绝对是一句废话,不过还是要从这开始说起。不否认确实有比较看淡或者不太在意的人,但多数人确实很在意,很在乎。这是举办评选活动的前提,没人看,没人参与,那还搞什么?组织者所没有料到的是,专家都是很有办法的人,不会按照理论上的比赛规则来做,反而显得初始的规则设计挺傻冒。

    可以看到每一次争执,实际上引发点都在于排在某人后面的突飞猛进地跑到了前面,这首先就引起了某人极大的反感,文人相轻由此爆发,相互揭短,口水横飞。而一些神通广大的营销专家发明的很多杀伤力强大的拉票武器,比如互投满分,交换选票,广发拉票传单的做法也引起了许多评选局外人的不满,我就看到一些人把收到的这类专家拉票信公开在日志、专栏文章和评选互动论坛里,说实在的,谁看了都大抵会起鸡皮疙瘩。这种揭丑其实已经不只是对被揭的人的讽刺,也是对所有参加者的伤害,让所有人在网络世界里彻底地丢了脸,也就难怪不少作者萌生去意,不愿意被牵扯进是非圈子里了。

 

维权其实就是维护自己

 

    谁的权益都不能被侵犯,否则必遭反击。没有被侵犯到自身权益的人,自然是超脱得紧,发表言论也是温文尔雅,不偏不倚,一旦自己受到侵犯,必然全力反对,而且理由一定要显得冠冕堂皇,一派义正辞严的凛然正气。倒是也有几个可爱的人,跳出来,一脸茫然地问“喂,今天咋没人给我投票啊?”大概是付出总应该有回报吧,他给别人投了,别人干吗不回报也给他投一票呢?

 

手段无所谓,结果才重要

 

    评选到了百强阶段,没有几个人会冷静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也不再理会这次评选的目的和标准,大家想得是怎样对付这个排名标准。而实际上,对付这个排名标准简直无须多想,只要拉得票多,后者最好是满分票,那就是取胜的诀窍。如果能够轻易取胜,谁还在意自己是否够格,手段是否高明呢?这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数字竞赛,胜者王侯败者寇,这年代谁老实谁就吃亏,专家哪会不懂这个道理。结果出乖丢丑的趣事还真看到不少,不仅有被人晒出来的,还有自己一不小心露出马脚的,穿着马甲自己吹捧自己,顺便贬低对手,用词之肉麻,也是罕见得很,真是热闹得很。不过,令我惊奇的是,前五百候选人里,确实有些人看上去对此次评选并没太多兴趣,他们始终沉没在200名以外。

 

组织者的主要缺陷

 

   评选规则不完善,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问题在于组织者的进退失据,不善于用引导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简单化地处理矛盾和冲突。不同意见的出现本来就是正常的事,谁的切身利益被触及,都会跳起来,只是表达方式和强度不同,组织者或者有自己的判断,或者听取多数人的合理建议,及时纠正,求大同存小异,相信多数人是会站在正确的一边的。实际上,在互动论坛里以实名提出的多数意见是有可取成分的,甚至很多意见都是在说同样的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也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组织者没有及时处理,引导评选向好的方向转化,错过了最佳的纠正时机,在临近结束而大家不再关注的时候,突然提出延期,而且理由牵强,尽管有不少反对意见仍然执意去做,又一次失去了就坡下轿的机会。至于因为作者言辞激烈而隐蔽或者转移一些不涉及造谣、诋毁、诬陷的对网站提出意见的文章,不仅显得没有气量,而且违反了网站内容发表的游戏规则,采用封堵而不是疏导沟通的方式,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某些缺少阅历和经验的员工居然对作者说出“愿意留就留,愿意走就走”的话,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家运营了三四年的网站的态度。更隍论这些人平时为网站尽心尽力贡献的股东?价值中国,难道是进入更年期了么?

 

   今天是端午节,本来大家应该开开心心,却爆发了一场包子、馒头、花卷和粽子的混战。这次评选给了大家互相了解和认识的机会,至少现在,我已经认识了不少ZHUANJIA

再说几句题外话.

提外话之一:

某些网站拉人的手法太老套,太幼稚,与我们有些ZHUANJIA可有一拼。那个所谓的P网,我也看过了,不错啊,娱乐得很,如果我工作忙了想休息一下,一定会去逛逛,那里有不少养眼的MM照片,对了,据说昨天是世界养眼日,正好深圳有个车展,广告动员大家去看漂亮车模养眼,天下雨,我没去,我看现实中的模特反不如那网上的MM更养眼。至于所谓的股权设计,则完全是模仿价值中国的模式,某人还披着马甲出来跳上跳下的,惟恐天下不乱。其实,从投行观点来看,如果采用同样激励结构而经营了三四年的价值中国都还没成长起来,那个P网就更加希望渺茫了。把所有貌似吸引人的东西拼凑起来,并不会形成核心竞争力。P网最大的缺陷是和其他网站一样,采用非实名制,这就使得那些被来过去而仍希望以实名出现的作者感到落差太大,相信这样的手段是行之不远的。但价值中国难道不应该警醒自己吗?这次幸好没碰到真正强悍的对手,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题外话之二:

上月商界中国商业评论的编辑在和我商量一篇约稿的署名时,我坚持不加单位名,对方不同意,一定要我写个头衔,我想了想,建议用XXX专家,谁知对方说“现在专家都臭了街了,还是别用专家吧,要不就用XXX从业人员”,呵,我默然,原来专家还不如一般从业人员的名声好。大家何苦争得这么辛苦呢?地震之后,专家又有了新的注脚,“专家不如蛤蟆灵”,蛤蟆都知道要地震了,专家居然说,大群蛤蟆的出现说明我们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很大改善。看来,这样的ZHUANJIA真该挨板砖了。

 

   是不是专家,我觉得不是自己封的,也不是相好的几个铁杆哥们赠送的,应该是去获得社会上的认可,何必自欺欺人呢?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大家现在只所以还记得他,大抵与他写出了千古之离骚有关。“骚”是一种诗歌文体,不是发骚的骚,不是牢骚的骚,所以,我今天斗胆写了这么一篇观后感,没指望着迎接各位的板砖,大家都歇一歇,主席曾经有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大家努力加餐多吃粽子吧。

 

话可说在前头,本文纯粹是个人感受,欢迎交流,不接受板砖,凡匿名来漫骂的主儿,或者那位PW代言人来捣乱,本ZHUANJIA决计是绝不手软地格杀勿论。

 

祝各位ZHUANJIA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