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暑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及各地社会保障部门先后要求:要及时、足额的向在高温状态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包括试用期内的员工)发放防暑降温费,任何单位、企业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或截留。
几句话,一阵风,凉爽了高温下劳动的人们。
可是,当我们走出城市、走进农村、走向田间地头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劳动量最大、劳动环境最差的农民兄弟未能像其他劳动者一样享受防暑降温津贴。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这样的场面:某领导一行多人冒着酷暑深入农村,来到田头,同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亲切交谈,向农民了解今年早稻的收成情况,打听晚稻的品种和栽插------从画面上看,领导关心农民,干群关系融洽。但是,在众多的同类报道中,我们看不到哪一位领导对农民的最起码的人性关怀“天气炎热,注意休息”,也听不到哪一位领导说“农民兄弟比我们更应该享受防暑降温津贴”等等。
“小暑割不得,大署割不彻(彻:方言,即“来不及”的意思)”。在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时节——“双抢”,在每年的七月中旬(大署前)至八月上旬(立秋前)的二十余天的时间里,要完成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两项工作,收割和栽种过程中的多个生产环节在这一时段高度集中,由于时间紧、事务多,故称之为“双抢”。
这个一年中最忙的时节,恰巧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为了不误农时,农民兄弟只得头顶烈日,挥汗劳作。可以说,他们的劳动是盛夏中国大地上真正的“最火热”的劳动场面。然而,这些“最火热”的劳动的人们,却享受不到防暑降温费的凉爽。农民,难道真的要成为被一些人忽略甚至忘却的人群吗?
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农业政策惠农,免除农业税、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及千万农民家庭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期待并相信各级党委、政府会有更细微、更具人性亮点的政策出台,让广大农民兄弟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关怀。
也许,明年的夏天,我们就会从电视里看到《领导把防暑降温费送到正在田间“双抢”的农民手中》的新闻。
让我们共同期待!让农民领取防暑降温费不再是一种假想!
(聂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