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胜地避暑天堂崇庆浒自然风景区


 休闲胜地    避暑天堂 

      绿色石林   地质奇观

            ------简介崇庆浒自然风景区

九牧林的话:誉为重庆市后花园的旅游新区---万盛,是位于重庆直辖市的最南郊。其距离重庆主城有89公里,幅员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7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1994年重庆市确定为全市唯一的“旅游新区和旅游经济试验区”。2003年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

    万盛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崇庆浒、黑山谷、石林、九锅箐、铜鼓滩、樱花温泉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区景点,尤以万盛的崇庆浒、黑山谷、石林而享誉巴渝大地。

    如今的万盛区,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重庆后花园,而且是周边旅游最热点的地区之一,成为重庆渝南生态旅游线、渝西文化旅游线,以及山城都市旅游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万盛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万盛区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区内可供开发利用的有石林景观、峡谷景观、温泉景观、森林景观、山地景观、洞穴景观、气象景观等。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崇庆浒自然风景区,是在这些自然景观当中,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良好的生态保护、优质的人居环境而倍受人们所青睐,不失为一颗蕴藏在渝黔交界大娄山余脉璀璨夺目的“天然明珠”。

    在崇庆浒自然风景区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孕育出了“石林中有森林,森林中有石林”的独特自然景观,茂密的森林中,掩藏着千奇百怪的石林石峰,石林石峰上长满岩藤植物和各种形态奇特的树木,碗口粗的千年古藤从数十米高的石峰顶端悬垂至地,形成“林中有石,石上有树,树石共生”的天下奇观,恰似一座座巨大的天然盆景,这就是被誉为“绿色石林”的崇庆浒自然风景区典型特色。

    如果您是居住在城区,在看惯了人造的景观之后,再来这里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看大自然留下五亿年的地质地貌,您就一定会为崇庆浒自然风景所折服、所感动,就一定会领略到真正的休闲胜地!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位于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白花村、庙坝村境内;距离重庆主城区89公里,全程高速到万盛市区,再从万盛城区到景区有21公里;景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与万盛石林隔山相望,距黑山谷景区南大门有6公里。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绝大部分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南峰山顶海拔1622.8米,最低处龙洞湾附近海拔880米。景区年平均气温仅12.5摄氏度,是人类极为适宜的居住高度和理想的避暑胜地,住在山上,即使是阳光灿烂的夏天,山间依然十分凉爽。景区茂密的树木,源源不断散发出新鲜氧气和负氧离子,使人如入仙山洞府,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您是在盛夏光临崇庆浒景区,假若是来自城区,特别是居住重庆市区,那么气温高达到39-40摄氏度以上,到了崇庆浒自然风景区度假,这时的您,就会领略到景区的与众不同,这里才是真正的避暑天堂! 

 

 

     如果,您是在初春季节光临崇庆浒自然风景区,这里常常出现独特的雨淞现象。那是寒潮袭来,凛冽的雨水滴落在树枝、地面上,很快冻结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粒、冰层,霎那间整片山岭变成神奇的“琉璃世界”。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年降水量在1900毫米至2200毫米之间,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充足的日照和降水,使这里成为多种植物生长的沃土,勘称一块保存比较完好的绿色宝库。整个景区植被覆盖率几乎达到100%,其中原始森林、次森林、人工林的覆盖率在70%以上。景区主要的植物种类有山茶科、壳斗科、蔷薇科、豆科以及多种蕨类植物,野生动物亦很多,动植物种类现已查明共计2800余种,其中不乏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如红豆衫、西南山茶、武陵玉兰、杜鹃、火棘(俗称红籽)、绒线菊、木姜子等植物和红腹锦鸡、中华凤蝶等动物。在景区楠木凼落水洞里生长着一棵岩石藤,粗约10厘米,裸根长达10米,沿岩壁攀到顶部,甚为壮观。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最为迷人、最为壮观的景观要数石林了。崇庆浒景区的石林形成于奥陶纪时期,距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成岩最古老的石林之一,景区内随处可见多种奥陶纪古生物化石。这里石林由石峰、石笋、石芽、石幔、石洞、天生桥等组成,步入景区,随处可见造型各异、多姿多态的石林,主要的类型有“竹笋”式竖井石林、“古城堡”式石林、“编钟式”石林、“动物”式石林。有的象石海中遨游的巨龙,有的似古老的城堡,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如玉兔飞天,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如莲花开放,其名字都是当地老百姓根据形状叫出来的。特别是那恰似剖开的竹笋的竖井石林就有5处之多,高度都在10米以上,其壮美的景象全国罕见。还有通过敲击可发出声响和回音的石林,称为“石锣”。

    崇庆浒景区的石林,大多与岩藤、树木共生,形成“石包树”、“藤缠树”、“藤缠石”的奇特美景。特别是碗口粗的古老岩藤,围绕着嶙峋怪石攀沿而上,古藤上布满绿茸茸的苔藓,顶端绿叶茂盛,使整个石林显得郁郁葱葱,神秘幽深。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有大小各种天然景点数百处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

石林迷宫

    这里石林密集,岩体高大,整个布局如八挂迷阵,主巷道有东西向的巷道4条,宽约1至2米;南北向的巷道也有4条,宽约1米,最窄处仅50公分。加之石林上的藤本树木遮天蔽日,进入其中,穿梭前行,很难辨认方向。

竖井、溶洞、天生桥

    在楠木凼片区,沿木梯而下,有一个极为惊险壮观的竖井天坑,垂高约60余米,上有一巨石横跨洞口,形成一个天生桥,其下与一溶洞相连,蜿蜒曲折600余米,可通到石林迷宫。溶洞内石钟乳发育,还生长着一种小鱼,全身透明,当地人称为 “玻璃鱼”。

 

 峰山、南峰庙

    南峰山是崇庆浒景区最高峰,视野极为开阔,登上南峰山,一览众山小,崇庆浒景区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山上有一山王庙,取名南峰庙,为当地虔诚的山民自发修建,虽很简陋,不时亦有一些香火供奉。据说庙内菩萨的木身可治百病,所以被求医的山民抠得千疮百孔、肢体不全。山民们也许不明白,不是菩萨本身能够治病,而是常年累月的登山和山间的纯净空气,使得他们延年益寿啊!

 

 

双镜湖(眼镜塘)

    南峰山下,有一清澈的水塘,正中一天然堤埂,把水塘分成两半,形如眼镜,又名“眼镜塘”。湖水适合鱼类生长,相传湖中的鱼多的用木棒都可以打得到。湖滨周围水草茂密,到了秋冬季节,一片片的红籽挂满枝头,朱艳似火。

 

石海长城

    从岩口到鹰宝石2公里的地带,高差达50至60米的石灰岩悬崖由东南向东北方向伸展,状如“长城”。

金牛瀑布

    这是一处由上下两个瀑布组成的叠式瀑布。位于下面的小瀑布,从悬崖上一溶洞口飞流而下,高约30米,终年流水不断,洞口边的石灰岩沉积形成一牛头似的石钟乳悬于洞口,欲飞过洞去,故取名“金牛瀑布”。在“金牛瀑布”上方,还有一处更大更高的瀑布,高约60米,是一个季节性的瀑布,雨季时特别是暴雨过后,极为壮观。

 

迎客石翁

    在“金牛瀑布”右侧100米左右,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笋,胜似一山村的老翁,背着一大背山货特产在此迎侯游人。

石林屏风

    进入楠木凼片区入口处,石灰岩悬崖高高耸立的一石墙,高约30多米,犹如立于该景点的一处屏风。

 

河马迎宾

    位于楠木凼片区出口左侧,有一处石林极象面向游人致敬的河马。

雄鹰展翅

    在楠木凼山口方向的右侧坎上,有一处卧式石林,远看象一展翅欲飞的雄鹰,近看却又象两口并排的古墓,让人联想到金镛笔下梅超风住的古墓。

石龙昂首

    在崇庆浒落水凼边上,在崇庆浒的山脉边上,有许多条石龙活灵活现,其中最明显的有四条半掩于土中山中的“石龙”,其身上的“龙甲”十分明显,长约20多米,头部昂首向上,左前爪伸出,活灵活现。

石人对石鼓

    在崇庆浒一水田边有一处站立的“石人”,遥对不远处“万盛石林”景区内的“石鼓”,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思。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一个传说,曰:“石人对石鼓,黄金五万五,谁能猜的着,买下崇庆府”,这也许就是“崇庆浒”地名的初始来源了。

 

     你可以在鲜花漫烂的春天,你可以在炎炎热气的夏季,你可以在满山金黄的秋天,你可以在雪花纷纷的冬日,来到这里观赏地质地貌的新奇观,与大自然山水相亲相近;你在这里休闲娱乐,为你的生命飞飏!春天,满眼叶绿花红;夏日,沐浴万顷山风;金秋,林间野果压枝;银白的冬季,此地“一雨成冬”,山雨过后,凝成冰雪、雨淞,银装素裹,俨然琼瑶世界!

 

    天地精华,日月灵气,造就了崇庆浒梦幻般的仙境,浓妆淡抺,如诗如画。以前,这里不通公路,崇庆浒犹如深锁闺中的美女,静静地沉睡在山水之间,如今,西部大开发,国家投资修通了公路,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之里,徜徉在这片神仙宝地,领略这奇山、秀水、怪石、老树、古藤的神韵,倾听着来自奥陶纪亿万年沧桑不老的传说。闲庭漫步之余,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吃一桌地道的农家小菜,尽情享受身心的愉悦。

 

    崇庆浒以其优良的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吸引着无数前来崇庆浒景区旅游的人,这是一个充满浓郁自然人文风情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价值必将为世人所认识,也将一定会成为万盛区乃至整个重庆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崇庆浒自然风景区---奥陶纪地质公园,恭候您的光临,海枯石不烂 等你五亿年!

链接:央视《崇庆浒自然风景区--奥陶纪地质公园风光片》

来源:《九牧林玩家博客》

网址:http://ok91919.blog.sohu.com/94023951.html

来源:《九牧林玩家博客》

网址:http://ok91919.blog.sohu.com/

来源:《九牧林医家博客》

网址:http://ls1919.blog.sohu.com/9440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