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和英雄


 

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不幸是什么?是爱上了一个英雄。

英雄,是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英雄,他重然诺,轻死生,慷慨侠义,顶天立地,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英雄为女人所爱,是因为他们具有无比的人格魅力。女人天生就会爱英雄,就像男人天生就会爱美女一样。

不幸的是,大多数英雄先天的个性是有缺憾的,那就是缺乏爱的能力。他的爱,是给全全天下人的,在私人领域的爱,不是吝于付出,就是没有能力付出。

看古代章回小说,常常讶异于小说中的侠客、勇士的爱情模式十分单一。他从来不会主动爱哪个女子,一定是哪个女子先爱上了他,他见人生得美貌,就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其实,落难书生和富家小姐的爱情模式也是如此。在这里,那个女子并不是做为个体存在的,无论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只要在合适的机会遇到了这个英雄,再抛出个绣球,他就与之喜结良缘了,其实到底是谁并不重要。

由此可见,中国男人爱的能力是很低下的,连写小说的男人都不知道爱情为何物,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男欢女爱。

女人爱上了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英雄,实在是大不幸。无论英雄在公共领域的人格是多么伟大,都不能弥补他在私人领域中的无能。因为他慷慨侠义,因为他人品高洁,女人不由自主地爱上他。而英雄因为不懂爱,他的所作所为全凭本能做主。面对女人的爱,他不懂如何拒绝或者接受,也不懂如何回应如何付出,只靠直觉享受。

一个女人问一位和她发生了多年感情纠葛的英雄:你为什么自私?这么久以来只会享受爱而不懂得回报?

英雄答:我自私吗?我帮助过那么多人,别人都认为我无私,可是为什么身边的人都说我自私?

女人说:一直以来都是我在关心你,爱着你,而你呢?你为什么要这么伤害我?

英雄答:我从没有想到伤害任何人,也没想伤害你,为什么身边的人都被我伤害了?

女人说:你一生中,难道没有深深地爱过一个人,爱到心痛么?否则你怎么忍心如此对我?

英雄答:我好象真的没有爱过那个人。

女人终于明白,她深爱的英雄对爱的理解和感受方面基本上是个白痴,是一个永远需要别人呵护的孩子。

人有爱和被爱需要。英雄比常人更容易感到孤独,他被爱的需要更强烈。然而,他爱的需要却没有倾注到个体对象上,而是投入到对理想、事业,对正义的追求上去了,投入到全天下人身上了。他帮助所有请求他帮助的人,同情所有值得同情的人,就是忘了去爱身边的人。

这样的英雄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儿女情长和英雄气短一直都是对立的,男权社会天然地把变革社会、创造世界的重任交给男人,而且把这种变革和创造,同美爱对立起来。英雄,因为把力比多更多地投入了社会,所以比一般人更不懂得爱。因为不懂爱,也没有能力给予爱,爱他的人往往会感到他的无情,而且这种无情远比常人更甚。

男权社会造就了很多这样的英雄。是女人的爱滋润了英雄的心灵,女人的伟大造就了男人的英雄伟业。她们心甘情愿地忍受所爱的人无情,无私地包容他们。可叹的是,英雄们仍不醒悟。他们没有能力给予爱,却仍要向爱她的女人索取爱。

爱的能力低下的典型要数弗洛伊德。他的研究对象是爱和性,然而他的性和爱却被他放在了他的标本室里,而不是使之成为活生生的存在(E.弗洛姆语)。他一生中没有爱过任何人,包括他的妻子。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在给友人的心中写到,原来年轻美丽的女性是很迷人的。

当然,不是每个英雄在爱的方面都是白痴。杨过便不是。杨过爱天下人,但这种爱并不妨碍他爱小龙女。苦了的是那些优秀的女人,如程瑛和郭襄,结识杨过之后,就再无爱上其他男人的可能。不过,也许程瑛和郭襄并不苦。爱他便是给他自由,杨过和小龙女成为神仙美眷,也未尝不是程瑛和郭襄所愿。只不过,这样的幸福需要超越人狭隘、自私的本性,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