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楼市还是救寒士是个问题
最近,房地产市场“救市论”甚嚣尘上。据《华夏时报》7月12日报道,中央决策层近期正组织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一次全面调研,调研的结果将作为“是否救市”的最终依据。
房价连续上涨了近十年,最近两三年出现几近失控的疯涨,使得楼市的泡沫越吹越大,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楼市投机炒作盛行,楼价虚高且节节攀升,大大超出一般居民收入增长和承受能力,制造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特殊群体——“房奴”。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官大员到普通百姓,都希望房地产市场尽快回归理性、健康发展轨道上来。
然而,就在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发生效应,深圳、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住房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调,商品房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谁谁“先死”的怪论,房产大佬们不断放话呼吁政府出台“救市”政策。
房价连续上涨,涨到100%的利润,现在才刚刚跌一下,就开始喊“救市”了。难道房市不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只能涨不能跌?
要求“救市”可以,但是,请拿出“救市”的理由来!在当前中国的宏观大背景下,众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资金链几乎接近断裂,需不需要救?广东、温州众多服装企业因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等升高纷纷破产乃至内迁、外国迁移需不需要救?内地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要不要救?中国农业早已是无利经营以至于农民需要外出打工补贴到农业生产上去需不需要救?那些为国家创造外汇、为居民创造就业的正经八百的创富型企业尚且不救,凭什么要挽救这些并非创造了社会财富而仅仅社会财富转移功能的房地产企业?说穿了---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创造什么社会财富,房地产老板的发财全部都是因为城市开发带动土地升值而发财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中发家的,他们凭什么要国家挽救他们?
那么,是房价跌到成本以下了吗?据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在前不久,武汉一家房地产业公司不仅公开宣称,房地产存在暴利,而且主动把自家楼盘的销售价下调了30%,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能得到10%到15%的利润;是月供中断银行出现大量呆坏账了吗?据日前《深圳商报》报道,近期不少外地媒体纷纷热炒“深圳千亿房贷断供”的消息。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商业银行,面对“断供千亿元”说法,不少银行业内人士直斥“荒唐!”
既然以上两点都不成立,那么为什么要说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救市”的地步了呢?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并没有过头,还处在“健康、稳定”可控的范围内,为什么要急着“救市”?全国中小城市的调整还未开始,有些地方房价不仅没跌反而逆势上涨,这些地方尚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什么要急着“救市”?
我们看到,鼓噪“救市”最凶的是那些房地产商及其利益代言人,是那些手中被套牢十几套、几十套住房的炒房客。他们要么绑架银行,扇阴风点鬼火,发出“要死一起死”(甚至威胁说银行先死)的怪调;要么以“断供”造成银行呆坏账要挟政府部门就范。显而易见,这些利益集团所救的不是中国经济,更不是那些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他们所谓的救市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重新回到原来的暴利水平,是让最需要住房的广大人民群众重新回到买不起房的绝望中去。
既然“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和居住条件”,那么,在目前房价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或者根本没有调整到位,很多工薪收入阶层依然望房兴叹之时,我倒要问问狂喊“救市”的人,你们究竟要救谁?是“救”那些富得流油的房产商、炒房客?还是“救”那些上无片瓦的天下寒士?这不仅关系到经济观点问题,而且关系到立场、良知和感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