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因素决定政府不可能救房市
——《股市镜像和原价值货币定律》下卷(18)
文/崔长林
前一段,关于是否救、治股市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现在,又有一种新的提法产生,那就是,是否救房市。看不请事态的人,或许会认为,无论是救股市还是救房市都等于是在救中国经济。这其实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错误在哪里?错误就错误在:(1)立场问题。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政府出手救房市,说明我们的政府是站在了开发商的立场上而没有站在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立场上。(2)反价值规律。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政府如果出手救房市,是一种违反价值规律的行为。
是否救房市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大家知道,房子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须品,在唐朝时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期盼。为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目的不就是为解决人民的、包括住房问题在内的事情吗?而现在,房产的价格终于开始向其价值理性回归了,却有人提出来让政府来救市的主张(主要是房地产商的代表),其用心何也?
曾几何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教育、医疗、住房的改革,虽然“改”得结果是人民群众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但我可爱的人民群众还算能够理解,毕竟万事都有一个过程,也得允许人家犯错误是不?可是,如果次番政府要是出手救房市,那就等于是与民为敌了,或者说政府已经站在了非消费者、非人民的立场上。那是站在了谁的立场上?当然是站在房地产开发商或资本家的立场上。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把资本家或房地产开发商当成非人民,他们也是人民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中国经济曾经是做出了贡献的。诚然,笔者也知道这一点,但笔者要说的是,能否让盖房的人住上房子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用毛主席的话说,这是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好,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自诩为社会主义?还有什么理由谈“执政为民”的问题?
或许还有热会说,政府如果不出手救房市,在这场具有全球性的房地产危机中,我们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不就要受到伤害了吗?否。这是因为,此次房地产危机是一个价格向价值回归的过程,也就不要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已把每平米成本只有几千卖到了几万元的问题。也就是说,真正受到伤害的并不是开发商而是我可怜的购房者。难道,我们人民的政府,在前几年,不知道有这个问题?
救房市关系到是否按价值规律办事
什么叫科学发展观?一个不按规律办事的政党、政府,能奢谈已经具有了科学发展观?大家知道,价值规律就是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而作为一个讲科学发展观的政党、政府,为什么只讲价格在价值之上波动而不讲价格在价值之下运动?现在的情况下是,还谈不到价格在价值之下运动,仅仅是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如果政府连价格回归价值的问题都要管,岂不存在立场问题?
当然,更存在中国共产党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能够按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办事。现在,有人提出让政府出来救房市,岂不是想把中国共产党、想把我们人民的政府陷入不仁不义?陷入与民为敌的境地?岂不是想让我们的党放弃科学发展观?我相信,我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绝不会上他们这些人的当,否则中国共产党就不是中国共产党了。
也正是考虑到有以上两个原因的存在,笔者才认为,我们的党和政府绝不会出手救房市。换言之,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要是想出手救房市,应该在1年以前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时候,而不应该在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再换言之,如果在当时,国家就为房地产开发商规定下利润率,中国的房市就不可能出现目前这种状态。现在,价格开始向价值理性回归却让政府来救市,其用心何其毒也。
笔者甚至以为,即便政府出手救,也未必能救得了市。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是规律经济,是一个“物为”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不是一个政府和一个政府里的几个人就可以改变得了的。作为专门为穷人说话的“穷人经济学”学者,我觉得有把这个理儿拿出来说清的必要。至于说可能会因此而遭到什么报应,无所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