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几天,国人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盛会就要举行了。从昨天起,各项奥运前的准备措施纷纷开始实行,例如为确保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北京首钢等污染大户已经实行了进一步的限产或停产,北京的机动车开始实行为期两个月的单双号隔日上路的措施;为了确保北京奥运会的绝对安全,北京及其余各协办城市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安保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确保北京奥运会的环境质量及绝对安全,当然是行之有效的,但也的确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当然就是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的不便了。面对这些矛盾,尤其需要我们彰显平衡各种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毋庸讳言,在我们许多行政人员的行为意识中,平衡的意识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如何处理好奥运安全与民众快乐的关系?如何将奥运期间的环境质量与奥运之后的环境保护一致起来?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何使北京奥运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起真实、强大、自信的中国形象,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形式上的面子工程?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我认为在处理这些相互矛盾的关系中,的确是对我们国人、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平衡能力的严峻考验啊。北京奥运会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算上残奥会,前后也不过近两个月的时间。为了这么一个体育盛会,我们举全国之力足足准备了七年,仅仅是北京用于改善环境的投入就达到了惊人的1400亿元。遍及整个世界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活动,尽管没有公布具体的预算花销数额,想必耗费更是大的惊人,如果就是为了让那一万多名运动员在全世界人民眼前表现出自己的竞技能力和高超水平,如此巨大的操办规模显然过于昂贵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中国人费尽千辛万苦争得此次奥运会的举办权,又励精图治准备了如此盛大的“体育盛宴”,当然绝非仅仅为了体育本身。尽管奥林匹克运动一再重申要将体育与政治分离,然而事实上体育从来就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通过此次的北京奥运会,我们要让整个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巨变、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强大、中国对人类和整个世界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新中国成立近60年我们心中一个始终埋藏的梦想,我们要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来自中国人民的热情、关爱、友谊和诚信,这是全面展现中国形象的最好机会。当然,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亿万同胞也会得到很多,除了我们心中的那份渴望被理解、认可、尊重的情感之外,我们还要充分享受这样一个盛大节日带给我们全民族无尽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准、环境质量、城市管理能力等,都会得到显著的改观。显然,这样的目标实现仅仅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的平衡能力和高超的智慧。
在奥运圣火的传递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事情,为了确保安全,在一些地方的传递过程中,官员们选择了相对保守、稳妥的方式,比如远离市区、不动员市民参与、缩短传递距离、让市民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圣火传递、使传递活动更多地具有了象征性的意义,远离了“通过圣火传递使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奥运之中,实现全民奥运的壮举”的宗旨。也许“为了安全”这一条理由难以弥补无数热情的普通民众近距离亲近奥运的遗憾吧,这种实为偷工减料的安保措施,显示我们的平衡能力的确难以恭维啊。还有那些正在实行的种种环境保证措施,也值得我们很好地多想一些。尽管为了兑现我们的申奥承诺,有些环保措施是一些权益之计,但如果在奥运之后,外国客人们在呼吸了新鲜的空气、分享了奥运的快乐、满口溢美之词地走了,随着机动车的全面解除限制,各项环保监控措施也告一段落,我们的大气质量又变成了以前的老样子。那些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的工厂也又重新开工,继续在那里喷云吐雾,我们的生活一夜间又回到了奥运前?
情况真的会这样吗?相信不会的。我们举办奥运会的宗旨是为国人谋利益的,不可能仅仅是在各国朋友们面前做做样子和表面文章的。相信我们的政府能够平衡好眼前的奥运事宜及我们民族的长远利益的关系,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有了长远的解决方案,今后的城市机动车数量会严格限制,污染的工厂会迁出城区并严格治理。从而使我们的城市上空永远是和奥运期间一样的蓝天、白云,我们的国人也能惬意地享受到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这才是亿万国人所真心期待的呀。毕竟,奥运终将过去,而我们国人的生活却要持续,因此尽管大家很关心奥运的成功,但更加关心的却一定是自身的长久利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