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托市”有助于股指构造市场底部


  上周五尾市突然抢盘,当日股指的上涨令市场指标略有修好。而对于大盘的上涨,多数市场人士用“突兀”形容自己的感受。

  但周末传出的一则消息彻底解答了他们的疑惑。据可靠消息,上周五证监会召集了四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负责人紧急开会,会议围绕“维持稳定”、“健康股市的制度性建设”展开。而敏锐的媒体记者多方探悉,今后每周五,几大专业类证券报刊和中央级媒体相关人员都会开个碰头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将围绕最近的股市行情、市场资金的动向、股民的情绪等各方面问题。据此可确信,监管部门对舆论导向要求并未放松。

  投资者注意到,离奥运会召开只有不到20天了。中国股市却始终不见有“迎接奥运”的势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后,并不让人失望的数据却引发了大盘的再一次高台跳水。当天,上证指数在高开了40点后逐步下探,毫无抵抗地跌破2700点。而此时,离《人民日报》破天荒地用一整版发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维稳檄文才不到48小时。

  根据上周五的定调,今天几大证券报将纷纷发表对目前A股市场“不看空”的评论性文章。

  而就在舆论进行“托市”的同时,有关平准基金入市的传闻再现市场,有消息称,正是这一性质基金的入市,导致了周五下午的飚升。传闻称,是中投公司代替平准基金购买A股。但截止目前,尚没有从权威部门获悉有关平准基金的任何消息。

  另有未经证实的消息传出称,近日在某中央级媒体上会刊发对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的专访,据猜测会有社保基金入市的若干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6月中旬,戴相龙就曾公开透露,“相信社保基金会在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中,做应该做的事。”

  对于市场对平准基金的呼唤与期盼,有市场人士称,资金入市也许不一定使用某个特定的名字,但未必不能去做。

  市场的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些传闻(至少是呼应了)。两市股指继上周五大幅上涨以后,周一在证监会发言人澄清并没有具体救市措施的情况下,股指略作低开后依旧走高,显示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从股指走势来看,当前市场正在构筑市场底部,而舆论营造向好气氛有利于这一底部的构造。毕竟,股市的根本支撑因素,是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