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融入人口过剩的文化中


   

    一北欧老外,我们暂且叫他X。

    现在北京轻轨都讲究排队,X也排在队中。列车进站打开车门,X同人流一起扑进了车厢。
    在北京的轻轨上,人远远多于座位,因此当人群涌入车厢时,利益的分配时间只有短短的几秒钟。
    X扑到了一个位子,丝毫不顾忌一位妆容过重的小姐已经把手已经放到了这个座位上,妄图为她的男友预留。
    妆容过重的小姐用嘴角和眉梢埋怨着她慢吞吞的男友,悻悻地将手抽回,X终于坐稳。

    前几天看到一个人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文化,本质就是一种人口过剩的文化,它充满了盲目,紧张与无奈。

    也许在北欧,公共交通的座位的闲置程度让人们不会为优雅和风度有任何后顾之忧,但在人口稠密的亚洲,绝对行不通。

    紧接着,令人愉快的事情发生了,X从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拨开后露出了市场经济下衍生的不合法的流动摊贩的创业成果:鸡蛋灌饼。
    他津津有味地吃,投入的真挚感情并不必品尝星巴克高贵的三明治差。更重要的是,X用吸管刺破一个杯状的小摊贩自行灌装的豆浆,竟然能够熟练地保持全部饮光而不流淌在身上。

    当X吃饱喝足,然后眼睛开始扫视左侧我中华同胞手中的报纸,伸着脑袋看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怀疑他能不能看懂中文。
    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来中国几大城市参加比赛的奥运选手们,会很快熟悉适应这里本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