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云五
最近发现徐滇庆教授变成网络红人,真是突然啊!
认识徐滇庆教授有六年了,他在经济学家的圈子里,尤其是留美那批人中,有比较高的学术声望,早年一直致力于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建立,在他的简历中,有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头衔,该所就是搞民营银行研究的,可惜后来国家没有下决心开放民营银行,早年的几个试点也就无疾而终了。
大约是2005年的某日,我听说徐教授回国了,照例,我到他的居住地拜访,北大校园东面的小区里,竹林环绕着几栋颇有历史的别墅,据他说这里曾经是校长和名教授的住宅,现在改作招待所了。他拿出一大叠,大概有一尺多厚的英文资料。跟我说,这些都是全世界研究房地产以及相关金融制度和政策的成果,他已经研究了很久,他对国内经济学界在房地产上面的各种言论一一作了点评。我由于了解甚少,所以记忆也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知道,徐教授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了。惟一印象深的是,他说经济适用房是不对的,他以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为例,说凡是买这个2600元/平方米房子的人等于从政府手里白白拿到了10万元,这个制度不能解决穷人住房的问题,解决穷人住房的惟一途径是政府建设廉租房。由于我曾经买过北京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当时(2002年)小区里面的汽车相当多,根本不是穷人住在那里,所以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大约过了几个月,他说跟经济学家赵晓一起探索房市的问题,并且要出版一本书,就是后来的《房价与泡沫经济》。徐教授渐渐在媒体中出现的频率就多起来了。
经济学家的职责就是解释世界,无论银行还是房地产,其实从金融的角度看,内在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对于徐教授涉足房地产的研究,我一点也不吃惊。后来,我再次拜访他,记得是在北大朗润园他的办公室里,他又给我介绍了一个房贷的金融知识,让我知道为什么全世界的银行一般都把首付款的比例确立在最少20%这个安全界限。跟他聊天都有收获,我尤其喜欢听他讲游历各地的事情,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我后来帮他联系出版了他的游记《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比看以前帮他出版的两本金融书籍要过瘾多了。我手中做过的第一本徐著是《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这本书很有价值,记得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徐滇庆受世界银行的委托,考察了所有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业,这本书是靠大量一手材料编撰的,对我国金融银行业以及央行决策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以来,徐教授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爱旅游,说话写文章都很生动,对我这个金融门外汉解释一些问题都很耐心。印象中,只有一次例外,我忘记谈什么了,我提到跟重农主义有关,他说不是,没有再继续解释。我当时心里想,自己还是好好读书去吧。
这样一个学者,由于涉猎房地产这个热门领域,一下子变成娱乐明星,我觉得太戏剧性了。沿着这个娱乐的逻辑,现在徐教授的名气肯定一举超越了易宪容,易其实也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我读过他翻译的张五常英文论文集《经济解释》,惟一的一次见面是在张五常70大寿的庆典上,我张口就请教房地产的问题,易对此大不以为然,大概觉得我也很娱乐,只知道他贴着房地产的标签,自顾自地不断谈他对于张五常学问的深刻理解。
当学问和娱乐搞到一起,真是不知道何解,惟一的原因,大概就是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除了信息沟通功能外,娱乐是其最大的特色。全民娱乐于这个网络世界,就像周星驰在《功夫》中对严肃问题的娱乐解构一样。可怜徐教授,如今也得了“徐赖赖”这样可爱的名号,搞到和范跑跑、王贪贪一个格式了。这一系列名字又是对北大这个学府之学府的娱乐化解构。
我估计没有多少人会真的较真要徐教授道歉,预测房价涨跌也说不上是学者不负责任不严肃。要不然,地产界率性的大嘴任公还不得开个道歉专栏了。深圳房价的涨跌,就算考虑蝴蝶拍翅膀的混沌效应,也跟徐滇庆教授扯不上关系。他道歉了,假如房价又继续跌了,也别把功劳记在他身上。如果能透过娱乐的表象看看徐关注的问题本身,对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是有帮助的。
简单地说,房价暴涨不是消费者的福音,房价真的暴跌了,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福音吗?如果因此造成银行崩溃,那可不是买不买房子的问题了。
其实,我们老百姓只有娱乐的份儿,连最近双规的贪官“王贪贪”都可以拿来娱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群起而对这类人嫉恶如仇,娱乐学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尽情娱乐吧!
多谢互联网!
最近发现徐滇庆教授变成网络红人,真是突然啊!
认识徐滇庆教授有六年了,他在经济学家的圈子里,尤其是留美那批人中,有比较高的学术声望,早年一直致力于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建立,在他的简历中,有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头衔,该所就是搞民营银行研究的,可惜后来国家没有下决心开放民营银行,早年的几个试点也就无疾而终了。
大约是2005年的某日,我听说徐教授回国了,照例,我到他的居住地拜访,北大校园东面的小区里,竹林环绕着几栋颇有历史的别墅,据他说这里曾经是校长和名教授的住宅,现在改作招待所了。他拿出一大叠,大概有一尺多厚的英文资料。跟我说,这些都是全世界研究房地产以及相关金融制度和政策的成果,他已经研究了很久,他对国内经济学界在房地产上面的各种言论一一作了点评。我由于了解甚少,所以记忆也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知道,徐教授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了。惟一印象深的是,他说经济适用房是不对的,他以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为例,说凡是买这个2600元/平方米房子的人等于从政府手里白白拿到了10万元,这个制度不能解决穷人住房的问题,解决穷人住房的惟一途径是政府建设廉租房。由于我曾经买过北京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当时(2002年)小区里面的汽车相当多,根本不是穷人住在那里,所以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大约过了几个月,他说跟经济学家赵晓一起探索房市的问题,并且要出版一本书,就是后来的《房价与泡沫经济》。徐教授渐渐在媒体中出现的频率就多起来了。
经济学家的职责就是解释世界,无论银行还是房地产,其实从金融的角度看,内在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对于徐教授涉足房地产的研究,我一点也不吃惊。后来,我再次拜访他,记得是在北大朗润园他的办公室里,他又给我介绍了一个房贷的金融知识,让我知道为什么全世界的银行一般都把首付款的比例确立在最少20%这个安全界限。跟他聊天都有收获,我尤其喜欢听他讲游历各地的事情,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我后来帮他联系出版了他的游记《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比看以前帮他出版的两本金融书籍要过瘾多了。我手中做过的第一本徐著是《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这本书很有价值,记得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徐滇庆受世界银行的委托,考察了所有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业,这本书是靠大量一手材料编撰的,对我国金融银行业以及央行决策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以来,徐教授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爱旅游,说话写文章都很生动,对我这个金融门外汉解释一些问题都很耐心。印象中,只有一次例外,我忘记谈什么了,我提到跟重农主义有关,他说不是,没有再继续解释。我当时心里想,自己还是好好读书去吧。
这样一个学者,由于涉猎房地产这个热门领域,一下子变成娱乐明星,我觉得太戏剧性了。沿着这个娱乐的逻辑,现在徐教授的名气肯定一举超越了易宪容,易其实也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我读过他翻译的张五常英文论文集《经济解释》,惟一的一次见面是在张五常70大寿的庆典上,我张口就请教房地产的问题,易对此大不以为然,大概觉得我也很娱乐,只知道他贴着房地产的标签,自顾自地不断谈他对于张五常学问的深刻理解。
当学问和娱乐搞到一起,真是不知道何解,惟一的原因,大概就是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除了信息沟通功能外,娱乐是其最大的特色。全民娱乐于这个网络世界,就像周星驰在《功夫》中对严肃问题的娱乐解构一样。可怜徐教授,如今也得了“徐赖赖”这样可爱的名号,搞到和范跑跑、王贪贪一个格式了。这一系列名字又是对北大这个学府之学府的娱乐化解构。
我估计没有多少人会真的较真要徐教授道歉,预测房价涨跌也说不上是学者不负责任不严肃。要不然,地产界率性的大嘴任公还不得开个道歉专栏了。深圳房价的涨跌,就算考虑蝴蝶拍翅膀的混沌效应,也跟徐滇庆教授扯不上关系。他道歉了,假如房价又继续跌了,也别把功劳记在他身上。如果能透过娱乐的表象看看徐关注的问题本身,对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是有帮助的。
简单地说,房价暴涨不是消费者的福音,房价真的暴跌了,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福音吗?如果因此造成银行崩溃,那可不是买不买房子的问题了。
其实,我们老百姓只有娱乐的份儿,连最近双规的贪官“王贪贪”都可以拿来娱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群起而对这类人嫉恶如仇,娱乐学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尽情娱乐吧!
多谢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