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西医共建弱肉强食废墟上
1、达尔文、孙子兵法市场医疗
谁说医疗市场不是商场?谁说商场不是战场?谁说战场不是医疗市场?这个无硝烟的战场上因现代医疗法则错误死亡人数却可与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赛跑。
机械的西方给人与人定义了达尔文弱肉强食的狼与羊的定性关系;“聪明”过度的东方人在这狼与羊的定性关系上附加了孙子兵法的阴险狡诈,较为经典狡诈的有:借刀杀人、笑里藏刀、浑水摸鱼 、偷梁换柱 、美人计、反间计,商场如战场“于战”“于商”,人入肉墩是借刀?是藏刀?都是刀!何以36计?鱼肉就是!这是现代版的东西方交响乐合奏的价值取向——商场孙子兵法“智慧篇”!引申下来就是医疗市场孙子兵法“智慧篇”!
医政管理部门视医疗许可权力为部门私有;药监稽查部门以罚款为目的;媒体为赚取广告费而为医疗腐败分子说好话、打掩护。医疗机构从医师、护理员、检验员、配药室、财会划价,直至行政管理,加上医政、药监、媒体,联合起来对付患者,使他们受骗上当。
这个时代“很奇怪”,追求真理的人少了,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人却多起来了。韩国的“民族首席英雄”——黄禹锡不正是“科技造假”的典型?“举国美誉集于一身,国资巨财投其所用”。一方面相当的财力、物力、人力流向那“僞科技”、“低科技”;一方面真正伟大的发明却被冷落。这难道是古今中外、千古百年“科学发明史”固有弊端的延续吗?我想应该是“拨乱反正”的时候了,一切真东西,好东西,必会造福于人类,一切真理必会得到社会的公认。
来自靳光祥的数据:1996年的报道,中国过去十年内用药至死共约2,500万人,即每年约250万人,中国一年药物致死的人数已超过美国25年加起来的人数。
美国每年由于医生误诊、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手术失误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25400人。美国有3亿人口约为7.5‰ 。
2、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从医
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工作强度过快。现在这个世界消费至上的价值取向太需要钱了,需要房子、车子这是实话莫非还能说从商的人极端的自私,从医的都是雷锋?各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活菩萨?可惜他们现在及没有天天读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又不是佛家弟子,票子、妻子、孩子需要的未必比别人少。
40年前中国农村的农夫全家齐努力,几十年建一处房子,无须积蓄更多的资本。城市住公房每月的房租几元钱,年吃年用满好的。现在农村结婚连房带办喜事没有10——20万你就别办;城市房子、车子、票子没有100万你就不入流。就算你25岁工作35岁结婚,工作10年,现在的白领平均工资5000元,就算你每年积蓄4万元,10年仅仅是40万够买一处30万的二手房而已。5万装修5万办喜事还不够,车子、票子没有你是不入流的一个,实属囊肿羞涩之辈。拼上老命赚钱就是。即使是这样也得有个前提条件,名牌高校的高才生,否则哪个三流大学生每月薪水也别想高于2000元。15年的学习生涯10年的拼上老命赚钱生涯,这25年的工作强度过大,不累出病来这也有点不平衡了吧。
据南方日报报道,政协委员任玉岭在大会发言中,认为老百姓“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一是医务人员“欲望无穷”,二是“财帛有限”。
现在社会社会上大讲医疗市场,就是医师商人化。医师商人化了,他做医务工作的目的就不是治病,而是如何赚取更多地的钱。不应该吃药的,他要你吃药;不应该动手术的,他要你动手术。面对只顾赚钱的医师,你吃他开的药,很危险,逢药三分毒么!
我认为,为什么医生认为每天都需要给药?因为现代讲经济效益,连医生、药商都追求起经济效益了。这就是大量药害的社会背景:医疗关系商品化。医疗关系商品化之后,医学成为为谋利而存在的东西了。医生为了谋利,被害的只是病人。
年青医生收入还不及修理工,除非医生没了良心乱开单、乱开药,拿回扣。医院宰人都是这些缺德医生,病人要骂也很正常,但深层次想一想,上面不管,当官的捞房子、轿车,高知走穴看专家门诊,赚大钱,出诊一次少则300元,多则1000一—2000元,小医生只好拿病人出气了!谁之过?
3、制药、药品批号、新药猫腻
《新民周刊》披露了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在位时与其亲信们大搞“批文经济”的内幕,从而将药监职能部门某些官员和“新药”之间的私密关系来了个“大起底”,其利用职权敛财的疯狂,简直令人翘舌难下。
制药企业送“新药”资料来审批,无论其是旧药换“马甲”还是从国外“剽窃”来的产品,只要送钱,一律绿灯;有价值的新药报送资料,被有关官员转手倒卖给其他企业,从中渔利;审批程序复杂,那就简单化:直接卖注册证书,对“普通新药”、“好一点的新药”、“换马甲新药”等等明码标价……
无怪乎记者感叹:“注册绿色通道变成了黑色交易大厅!”曾几何时,严肃神圣的国家最高药品监督机关办事大厅,竟成了提着成箱现金的药商与手持注册证书的官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场;伪劣药品的“防火墙”,竟变成了其堂而皇之行世的“保护伞”。
近年来,我国每年几乎都审批一万多种新药。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飞虎说:“一种新药的申报资料至少要一米多高,如果一万种都是新药,资料厚度就有10公里高,审批人员不可能在一年内看完这么多的资料。”
安徽、浙江和黑龙江等地的一些基层药监干部说,我国每年审批的新药,绝大多数是改变包装颜色或将10片装一盒变为5片装一盒等情况,所谓的新药并不是“新研发的药”,而是老药换了身衣服。
4、创收无德拆零广告的综合症
这个世界观总法则框架就是启蒙文化以崇尚动物相残、自私自利、惟利是图、森林法则下,洛克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建立社会的唯一基础。亚当•斯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医疗行业也是企业,医疗企业也是人开办的,“我是人人所固有我无所不有”我也得吃饭、也得有100万的房不对吗?医疗企业也要创收、所有商业道德全都建筑在全球世界观总法则框架之上,医疗企业概莫能外,医疗行业无德的当然、坦然、毅然、屹然。拆零广告:世界观总法则是指世界观总法则是以分析哲学为基础不顾大局独我大打药品广告以达到混淆视听销售产品是也。在上述综合症的配合下病人是什么结果且看下面分解:
4年多前,我就是看到报纸上的包皮环切术广告,才做了手术的。婚后常常遭到爱人的责怨。广告上说手术无痛苦、不出血。实际上环切口处渗血好几天,包皮肿胀,疼痛难耐。医生又说,这是每个受术者都会有的现象(可能是因“切环”的口径太小吧),包皮都拘束到阴茎冠状沟腹下了,形成了赘肉瘢痕疙瘩。一条原本中正的阴茎腹线,偏歪到了一侧,感觉和看着都不舒服。而且,阴茎炎症愈合后,有色素沉着,形成一块黑瘢。
4年后喜结良缘与妻过性生活时,又生出另一种烦恼。阴茎膨胀勃起时,有牵拉拽痛感,性交时间稍长,皮肤折纹被扯裂渗血,像被刀片割破一样难受。为此,性生活不能尽兴尽欢。妻子抱怨我说:“恨死你了,为什么要做这个讨厌的手术。”
记者:如果不是包茎,只是包皮长,每天把里面清洗干净不行吗?
医生:包皮长就会有慢性炎症,洗干净它又会分泌出来,虽然看起来少了,但你想想,这日积月累,时间一长,男的出问题,女方也免不了。而且,它还会引起阴茎癌,到那时候,整个阴茎都得切掉。(依然是不能每天洗,女人不洗也有坏味,莫非也应该开刀翻开?)
消费者和商家“联手”“造”疾病
失眠、心悸、神经性过敏、时差反应、过分依赖药物……这些被医药广告和宣传材料称之为“非治不可”的所谓疾病,医学专家却说是被消费者自己和某些商家“共同”“捏造”出来的。近日英国一份医学刊物的调查显示,有200多种并非疾病的症状被人们悄悄地定义为疾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袁钟对记者说,首先喜欢“捏造”疾病的是医药公司和保健品公司。袁钟博士希望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市场上的商业宣传。
5、今人寿命短精子少慢性病多
近年人类寿命增加、旧有的流行病一一受到控制,并不是药物或医疗技术的功劳。真正的功劳是谁?生活质素改善,居屋环境、食物营养、个人与公众卫生、清洁的食水、工作方式与环境。
周兆祥:其实谁都应该看得出,这一代的人身体特别孱弱,随时患大病小病。
袁大明:现代人不但寿命没有比前加长,慢性疾病反而越来越多,年轻男女一个个变成了长期病人。所以这五六十年的西方对抗式医疗,事实证明并未为人类带来健康情况的改善,证明是行不通的。西医已经到了它的晚期,它的错误与弱点已经人人开始看到。袁大明:
许多人有普遍的误解,以为这一代的人寿命增加了,是因为西医的功劳,因为他们有特效药、预防针,现在的人长命了,还是数字游戏造成的错觉。
大家以为前代的人四五十岁就死,现在可以活到七老八十,但其实我们听到的数字,都是「估计寿命」(life expectancy)。究竟估计寿命是怎样算出来的?它不过是总人口活到多少岁的平均数。举一个例,若有一地方,居民有二百人,其中一百人在1岁时病死,男一百人活到100岁,那么在统计学上计算,这地方的人的估计寿命是50.5岁。表面看来,50.5岁的寿命很短,但这个估计寿命没有反映出原来有一半人是活到100岁。近年来儿童夭折的数目减少(主要原因是传染病受到控制──这个也不是西医的功劳,我稍后解释),因此少了早死的人把数字拉低,结果平 均数大大提高了。
袁大明:
究竟现代人是不是真的长命?请看统计数字。以美国为例:45岁的白人,近日的估计寿命比1900年之时只增加了约三年,60岁的白人,只增加一年半。但 最新数字显示,45岁白人的估计寿命由1960至1970年间曾经一度下降。由此可见寿命增加只是数字游戏造成的假象。
周兆祥:
你指控过西医令大众健康每下愈况,这个说法很难得到香港人接受,因为大家都认为西医令我们比以前健康。
袁大明:可是根据英国的调查数字,急性心脏病发的人,在家里休息与送去医院,生存率完全一样,医院对他毫无帮助。
200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环境对生殖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再次郑重地发出警告:全球性质量正在不断下降——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密度由1950年的1.31亿个下降到0.5亿个(下降了62%);每次射精平均精液量由3.5毫升下降到2.6亳升。如不采取措施,人类将面对难以预测的危险。
2002年3月,英国医学研究会的一份科研报告称,英国男子的精子数量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一半多,其他发达国家亦出现同样现象。报告称,1970年以后出生的苏格兰男子,生育能力较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男子降低25%,精子数量正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而日本科学家发现,30~50岁的日本男子平均每毫升的精液中有8400万个精子,而20岁上下的男子只有4600万个,几乎少了一半,这使得男性不育症大大增加。
近年来全球男性不育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经他研究发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电子雾”可导致睾丸的生精细胞发生障碍,致使精液中精子数量骤减甚至无精。他告诫人们,电子计算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形成了一种电子雾是一种无形的杀手,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育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