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金融危机的笼头,建议叫停人民币升值预期


一.惊闻社科院张明同志的最近研究成果:进入我国的热钱已达175万亿美元之巨,是我国外汇储备的104%。这完全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自我实现的恶果。请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情况:     

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0663442007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528249亿美元;20081—5月国家外汇储备分别是:1589811647134168217717566417970亿美元。 2002年日本首先发难,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要求,美﹑欧紧随其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增加。自2005721,我国屈服于跨国金融资本的压力,被迫实行浮动汇率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热钱蜂拥而来。根据张明同志研究的结果:2003年至2008年第1季度的热钱流入规模分别为9561398191513895410964亿美元。这21个季度累计流入热钱12032亿美元,占20083月底外汇储备存量的72%。再加上热钱收益055万亿美元,合计为175万亿美元,是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的104%

今年4月,每一个银行工作日进来3亿美元,每小时合1000多万美元。所以对张明同志的研究成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热钱的危害:

转嫁来的热钱危机中华热血

美国滥用世界货币基础地位,通过美元贬值制造世界性通货膨胀,转嫁金融危机的行为使中国的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危机是否就在眼前?

1990年代,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将大量国际热钱推入新兴国家,当逼迫这些新兴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后,美元再次升值引发8000亿美元热钱外逃,从而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
当下,美国次贷危机正在酝酿下一波更大的危机,美国为救市不惜滥用美元世界基础货币地位,制造世界性通货膨胀,通过美元贬值饮鸩止渴,转嫁美国已经爆发的全面的金融危机,借机搜刮世界财富。
并再次动用制造亚洲金融危机的手法,引领国际热钱,以各种金融潜流的非法方式,绕开外汇监管大规模进入中国资产市场,制造泡沫,控制高增长企业股权,以期在人民币完成升值后全方位收割。
如果找不到切实有效的办法,在西方虚假信息的干扰下丧失金融主导权,中国很可能倒在下一次金融危机之中。

面临热钱抽逃风险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是最近拉动警报的其中一个。
5
月初,他在一篇金融研究报告中称,目前中国承受的热钱流入规模,已超出亚洲金融危机前整个东亚所承受的规模,但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至多只有亚洲金融危机时日韩加上东盟GDP规模的四分之一。
众所周知,亚洲金融危机正是热钱抽逃造成的。危机爆发后,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亚洲四小龙风光不再,并使得1998年世界GDP增长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全球失业人数增加1000万。危机导致印度尼西亚出现30多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动乱,通货膨胀一度高达80%以上,70多家银行倒闭。分析家计算出当时从该国抽逃的热钱400亿美元。钟伟的喝问是:在资本流动逆转时,中国能有效地阻挡热钱的撤出吗?

中国不能怀有侥幸心理,认为这种由热钱抽逃引发的金融动荡不会出现,而是一旦热钱抽逃时该怎么办,是否有切实有效的金融安全防护体系?

长期关注中国金融安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王俊峰副所长认为,有效的预防和给投资者坚定的信心是消除金融不安全因素的最好办法。当前,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环境中,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特别关注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变化。

尤其是在美国滥用世界货币基础地位,通过美元贬值制造世界性通货膨胀,转嫁金融危机,西方金融势力不断在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制造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如何顺势而为,配合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把握好调控的时机与力度,做好各项政策调整改革的组合配套,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双崛起,是摆在经济决策部门和研究者面前的艰巨的时代命题。
由于形势严峻,近来该所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热钱的调研,以为决策机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除去国际金融市场的原因外,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也在逐渐增加热钱抽逃的动因。数据显示,热钱大规模进入中国始于2002年,伴随着热钱的涌入,股市、楼市等虚拟资产价格被大幅推高,但时至今日,股市早已走熊,楼市在看到天花板后价格也开始下跌。
五一期间,具有指标意义的广州楼市再次出现一波降价潮,曾经咬定决不降价的广州市区商品房最大供应商合生创展集团全面下调商品房价格,最大降幅接近3成,与万科、富力、保利等著名地产巨头共同推下一个台阶。如果这一风潮继续蔓延,很可能出现学者们担忧的那种灾难。
2007
9月,央行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研究》曾刊文指出:如果出现20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集体撤离中国,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上突然出现了1.5万亿的资本品供给。这会大幅度压低资本品价格,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会出现灾难。
如此复杂的局面让央行行长周小川变得满脸凝重。在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举行的会议上,他一再表态:中国央行正在密切监测资本流动。但是否找到了防止热钱抽逃的办法周小川却没有说明。

是应该采取紧急措施的时候啦!

二.认清汇率的本质。什么是汇率?汇率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比价,即该国货币的国际价格。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购买力平价。通俗的理解:比如买一斤馒头,中国用人民币买是一元,美国用美元买是两毛钱,那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就是51。这在金本位时代是正确的;即使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决议的国际金融体系里,也还有一定的解释力,因为最终各国发行货币还是以黄金为锚。但是,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以尼克松宣布美圆与黄金脱钩为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进入跨国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成因是世界信息化,因特网的发展,使资本全球调度,可以瞬间完成,成本为零。好处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坏处是由于滥发美圆,一九七一年至今,全球基础货币供应量(储备货币)呈数十倍增长,造成全球物价飞涨,平均通货膨胀水平远超人类以往一切历史之通涨总和;造成全球性严重两极分化,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包括美国在内两极分化也很严重。所谓次贷危机,不过是两极分化的结果。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有二百二十万户穷人的住房,因还不起贷款将被拍卖。另一个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人类真实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换缓;虚拟经济总量几十倍于实体经济,形成虚拟经济大泡沫。世界变成了大赌场。每日成交量为34万亿美圆,其中只有不到5%,是实体经济交易量。最大的特点是:金融货币危机频频爆发,如滔天洪水般泛滥的国际热钱,随时威胁着各国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货币战争,金融偷袭,与真枪实弹的局部战争相辅相成,成为维护美国特权,美圆霸权的锐利武器。君不见1。综合网文,美国动用16万亿美圆,搞垮了前苏联,却捞回了275万亿美圆。2。美国用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次用金融战,使日本臣服。《日本金融战败》的作者惊叹,这次损失与二战失败的损失相当。造成日本经济十年低迷,至今不能抬头。3。欧洲多国都曾遭受过金融攻击,索罗斯大战英镑,迫使英国臣服。几天净赚十亿美圆,一举世界成名。欧元的诞生就是反抗美圆霸权的产物,科索沃之战直接打击欧元。4。亚洲四小龙,在金融袭劫面前,顷刻瓦解。5。南美各国更是在反复金融战中,不断被剪羊毛,丧失了货币主权,竟成了美圆区。6。还有最近的越南金融动荡。都是例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辛格先生说的直白: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今天的跨国金融垄断资本——美国的华尔街,忘图利用手中的货币发行权﹑定价权,肆意提高物价,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让世界可控制地解体,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此时的货币理论完全失效,一切经济理论都必须重新改写。浮动汇率﹑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就成了美国维护美元霸权,称霸世界的杀手锏。对于中国来说,汇率就是政策选择;就是国家主权。而主权是不能谈判的。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完全可以自由决定人民币汇率,不用理会美国的所谓操纵汇率的指责和挥舞动辄制裁的大棒。其实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汇率操纵国,我们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我国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的开放,必须坚持对等开放的原则。

 

 

三.评述几种汇率政策选项。其一是浮动汇率,小步快跑升值:1971815,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告终止美元与黄金兑换,摧毁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固定汇率体系;1976年,美国掌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通过《IMF章程第八条款第二修正案》,正式确立浮动汇率为国际货币制度基本原则;20054月美国参议院通过《舒默修正案》:要求中国政府在六个月内允许人民币升值,否则,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如果中国在6个月内不采取行动调高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美国将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征收27.5%的关税。 与此同时,美众议院又附和参议院,提出了《中国货币法案》。该法案指出,外国政府低估本国货币,构成违禁出口补贴,属操纵汇率 2005721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并实行浮动汇率。原来实行的是1美元兑827人民币固定汇率。升值2%,当时的外汇储备732733亿美元,75%买美国债券。损失207986亿人民币;到2005年末升至1美元兑807元人民币,升0005%,当时外汇储备808872亿美元,75%买美国债券,损失5708亿人民币;到2006年末升至1美元兑781人民币,升333%,外汇储备是1066344亿美元,75%买美国的国债,损失485323亿人民币;到2007年末升至1美元兑换73元人民币,升7%,当时的外汇储备是1528249亿美元,70%买美国的国债,损失132759亿人民币;到2008-7-10,升至1美元兑换685元人民币,升657%,现在的外汇储备约18373亿美元,70%买美国的国债,损失1405675亿人民币。累计升值2073%,损失3483651亿人民币。我们的计算公式:当期外汇储备乘以升值率,加上买美国的国债额也乘升值率,(因为买美国的国债也同时缩水),之和乘以当期汇率。为了应对滚滚而来的热钱,央行只能采取加息和提高储备金率,以控制流动性。而加息正中热钱逐利的下怀,招致热钱加速流入。从紧的货币政策,高达175%的储备金率,又伤及实体经济。据最近浙江调研报告:浙江企业现状堪忧,“具体表现包括: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他们希望有稳定的金融环境,人民币升值,适可而止。几部委联合行动,围堵热钱,收效甚微,一百多条渠道,外资银行就是一条暗道,如何去堵?还是从源头上斩断人民币升值预期,方是治本之策!

其二是长痛不如短痛,快速升值,一步到位。正中奸计。哪里是位?谁说得清?假如按美国原来的说法须升值275%,现在已经升值207%。再一次升值7%。将损失1497675亿人民币。更大的危险是热钱逐利预期到顶,迅速撤出,将酿成金融危机。

其三是锄恶务尽,关门打狗, 宣布热钱非法,全部没收!痛快但做不到。今年1----4月人民币储蓄增加4万亿元,谁能说得准哪一笔是热钱?

 

 

 

四.中央号召:共克时艰。我们建议:紧急叫停人民币升值预期,采取停﹑降﹑升﹑降降,机动灵活的战术,最终稳定在1美元兑换75元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一年。采纳了欧元之父蒙代尔的建议。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有利于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打掉了人民币升值预期;扼住热钱笼头,挽回经济损失2032559亿人民币。有利于预防金融危机。另外斯格利茨和刘遵义建议改征出口税的办法,有参考价值,附后。

斯蒂格利茨建议中国开征出口税代替人民币升值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wrence Lau)的联合署名文章,认为开征出口税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替代方式,帮助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文章认为,西方国家逼迫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与日俱增,从美国国会到七国集团都发出了要求人民币更加灵活的声音,但现在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人民币确实被明显低估。在现阶段,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既无正当理由,也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更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

  两位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多边贸易顺差大和通货膨胀率高,是币值被低估的两大征兆。中国目前的贸易状况属于略有顺差,而且顺差额毫无疑问地因为进出口计算方面的原因被放大了。在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和世界经济表现平平的背景下,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被颠倒过来。此外,尽管中国的贸易顺差逐渐增加,但距离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仍有很大距离。

  斯蒂格利茨和刘遵义提出,假如中国需要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应该把开征出口税作为一种替代手段,因为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之下,出口税一般来说都是被认可的。而且,与人民币升值相比,出口税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与人民币升值不同,出口税不会造成中国方面持有的以美元计算的资产贬值,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家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企业。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握有大约6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假设其中75%为美元资产,一旦人民币升值10%,人民银行的美元资产将损失480亿美元。

  其次,人民币升值的一大代价就是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中国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并对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构成向下的压力,但开征出口税不会产生这种后果。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出口税将带来积极影响,为中国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考虑到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数字,5%的出口税税率将相当于人民币升值15%25%

  再次,出口税不会令货币投资者收益,而且还会抑止已经导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复杂化的投机行为。如果潜在的国际投机者确信,中国更愿意接受出口税而非人民币升值,流入中国的热钱将会逐渐减少。

  另外,出口税作为一项行政措施,可以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有所保证后随时取消。比如,如果中国经常项目出现严重赤字,那么出口税就可以调低,甚至取消。

  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还对中美贸易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国指责中国应对双边贸易赤字负责,但美国的贸易赤字却是其巨额财政赤字和美国人很少储蓄这一现实因素的共同产物。美国的辩词是自己的过度消费其实是在为世界经济做好事,但是这种做法其实很自私,而且听起来也不甚诚恳。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过低的储蓄率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因素。

  文章还说,现在有些人想让人民币升值,不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是为了摆脱美国政府的纠缠,这么做对减少美国贸易赤字并无太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