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7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手机 门号 增值服务 ADSL 门户网站 3G 可视电话 移动上网 电信运营商 WAP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 |
事业群人资主管 RMA 处长 总经理 PE Manager LCD TV厂长 SW Manager DQE专案经理 网络游戏分析师 | ![]() |
◎可视电话资费订价方法
虽然3G移动增值服务在电信运营商争夺用户的情况下,最终变成话费价格战的配角,但长期来看移动电话用户却也逐渐接受这些服务,使用的频率要高于2G时代。事实上,用户是先被低价话费吸引而转换到3G ,然后被较快的上网速度吸引而导致使用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一般来说,3G最常被提到的亮点服务是可视电话以及串流影音(或称「流媒体」,Streaming Media )。打电话可以看到对方,当然也可以打到某个号码去看直播节目;而流媒体则是透过互联网观赏影音节目,一般而言是使用手机连上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门户网站选节目。
语音电话,可视电话,流媒体。这三者的通讯资费该怎么订才合理?首先,可视电话所消耗的带宽是语音电话的四倍以上,通话资费是否该是语音电话的四倍才合理?实际上大部分电信运营商没有这么做,因为四倍的价格有点吓人,大部分业者订价在1.2 倍到1.5 倍。
由于对隐私及礼貌的顾虑,可视电话使用机率极低。有人说,电信业者应该把可视电话资费订得更低以提高使用意愿,但实际上低价无法克服对隐私的顾虑。电信运营商甚至认为你会使用可视电话一定多少有点不得已(例如:被老婆要求),这时候不抢你钱要等什么时候抢?
◎流媒体资费订价方法
至于被用来看手机电视以及电影的流媒体服务,一开始就陷入了到底要以流量计费(例如月费 X元可以观看 Y MB 的流量),还是以观赏时间计费(例如月费 X元可以看 Y小时节目)的问题。最后,无一例外的电信运营商都选择了以时间计费的模式。
因为看节目以流量计费是违反消费者习惯的,虽然以时间计费依然很怪(应该没有谁家里的电视是使用每分钟多少钱来计费的吧?),最好的模式是包月不限时间不限流量。然而,这可能造成用户24小时把手机开著看节目,造成无线网络资源滥用,多数电信运营商不敢这么做。
流媒体如果以时间计费,每分钟该收多少才对?流媒体的耗用带宽甚至达到可视电话的两倍,然而,笔者却主张其订价应该比照一般语音通话费用,甚至更低。由于流媒体是走以IP为基础的封包交换网络,对网络资源的运用比可视电话更有效率,用户可以享受更大的带宽。
从订价方法上鼓励用户多看流媒体,少打可视电话,对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运用会更有效率。电信运营商会遇到的问题,反而在于必须帮内容业者代收内容服务费用,而导致消费者整体的使用成本增加。然而这个问题似乎无解,因为节目内容供应商也要赚钱。
◎ WAP包月以及移动上网费用订价方法
与大家疯狂看重因为奥运带来的手机电视商机相较,笔者认为好好经营 WAP这个2G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服务会更务实些。由于已经有些电信公司提供 WAP包月不限量的资费,3G来临所面临的问题会是,包月的费用要不要提高,或者降低?
由于电信运营商计算的是流量成本,因此在速度更快的3G上,用户产生的 WAP流量将远高于2G。如果维持以往的包月价格,电信运营商好像吃亏了。但基于鼓励3G用户使用 WAP的想法,提高价钱是没道理的。然而电信运营商又不想降价,最后往往仅做到维持与2G相同的包月价格。
至于目前在联通CDMA上常见的移动上网卡包月服务(搭配电脑上网),由于3G速度并不快(WCDMA 仅达到384K),因此计费方法也不会有太大改变。然而由于中国大陆迟到现在才要推出3G,因此很有可能一推出就达到3.5G(HSDPA )水平,上网卡计费方式可能就会改变。
例如,每月 X元包月最高速度可达128K,而每月 Y元包月最高速度可达256K等等。这种定价方式与现行的ADSL十分类似,由于HSDPA 的理论速度峰值上限可达 14.4M(据传台湾很快就要推出3.6M的上网服务),因此完全可以实现这种依照不同速限卖不同价格的订价方法。
◎增值服务资费不是抢夺用户关键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对3G增值服务资费的订价如此斤斤计较?这乃是因为业者面对用户争夺战,不得已把语音通话资费降低,那要靠甚么把钱赚回来?当然就是上述的增值服务了。而增值服务的资费高低会影响到用户的去留吗?基本不会。那么价格订得高点又何妨?
消费者会因为语音通话资费的高低而决定要不要换电信运营商,但是却很少因为上网费用太高而换,也很少看到电信运营商拿「上网资费比较低」为诉求来吸引消费者办门号。正由于这样的消费习惯与电信运营商思维,3G增值服务的资费虽然比较低,但不会低到如你我所期待的。
■ 历史上的今天 |
■ 中国的电信重组竞争态势(七)3G增值服务订价方法 - 2008/07/27
■ 中国的电信重组竞争态势(六)深谈台湾3G话费战争 - 2008/07/20
■ 当idea变成事业(下)成本收入怎么估? - 2007/07/22
■ 网络广告新一章(二)从曝光到成交 - 2006/07/23
■ 终极的移动装置(五)共通的操作经验 - 2005/07/24
■ 漫谈数字音乐(七)渠道冲突的挣扎 - 2004/07/25
■ ICQ :一个科技营销上的叹息 - 2003/07/27
■ 封闭的移动上网市场(五)无线版权管理 - 2002/07/28
■ 封闭的移动上网市场(四)成功关键在于规模经济 - 2002/07/21
■ 数字电视是无线电视台的新契机? - 2001/07/29
■ 泡沫所创造的价值 - 2001/07/22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 业馀从事谘询工作,目前担任 上海51.com董事长助理及新闻发言人,兼管营销及数据分析。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