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宁
最新也最好玩的新闻是,北大徐滇庆教授和知名房地产评论人牛刀为房价打赌,最终却输了!结果是,为了践诺,徐教授花了10万,刊登了整版的广告向深圳人民道歉!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子深圳一位投资人孙先生曾扬言要拿300万与我对赌,而所赌的当然不是房价而是股价,即这位投资人对我提出“明年中期股市或跌破1800点”有所不满,遂懂了对赌之心。
但可惜的是,笔者从不好赌,也不善赌,更没那么多闲钱去赌,所以只能选择“弃权”了事。其间,倒是有一位基金操盘手站出来声言替笔者去赌,而此时孙先生却早“顺势”打了退堂鼓,说这“太可怕了”……
所以,我的“这台戏”最终由于我的“胆小”没唱起来,倒是大胆的徐教授和牛刀先生把房市的对赌大戏演绎得活灵活现,让看客们过足了赌瘾——原来,中国的教授也这么好赌,并且赌输了!
当然,徐教授虽输了赌局,但嘴上却依旧是不服气的。看报道,徐教授不服气的主因是看到了今年银行储蓄增加迅猛,不明热钱突然猛增,且统统出现在了专家们的统计数据中——“2008年第一季度属于不可解释的流入资金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4月份一个月就高达3500亿元。”他说。
这些钱要干什么?如果奥运期间这些热钱炒股深圳等地楼盘造成不稳定又该如何示好?这是徐教授的大疑惑!所以虽然徐滇庆买了单,但依旧大度地表示“不论什么结果都该他埋单。”而他的理论根据和提出的问题却是没错的。
这是一个楼市一线观察者和书斋里的教授之间的对话。结果,理论输了,实践赢了,只不过输了的“理论”还在“理论着”,就像股市里那个整天念叨着“八千一万点”的“罗杰斯”还在念叨一样。而许多人更担心的是,徐教授表面的“输”是否掩护了中国二三四线房价的涨等等,所以,赢不必喜,输未必悲,较量还在继续呢。
其实,虽然笔者反感动辄对赌的恶习,但凭心而论,牛刀“为人民利益对赌”的做法也是需要勇气的,而徐教授嘛,虽被人诟病,但其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很有意义。对赌的闹剧外,我以为这才是我们需要珍惜的东西,即百家争鸣,各言自理,最终让事实说话。毕竟,真理愈辩愈明而歪理才钟爱人身攻击与文过饰非。
比如本次“赌局”结束后徐教授的问题吧,至少就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即今年为何突然间蹦出那么多“不可解释”的资金呢?他们会不会在股市楼市再掀狂澜?
我的答案是,不会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热钱此前早已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国内,早已完成了对股市、楼市的热炒,如今的“突现”不过是完成增值性洗钱,兑现炒作性盈利,准备“光明正大”地撤出中国罢了,根本不可能再去给沉陷的中国股市和濒危的楼市去抬轿子。
那么,如今这些热钱呆在国内干什么呢?我想不外乎在等待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等综合性“最佳撤退时机”罢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何股市暴跌后的罗杰斯依旧在中国“捣浆糊”!记得去年9月7日,我写过一篇文章《警惕吧,“罗杰斯”将把崩溃带给中国》,昨日有网站引我的标题做了一期关于罗杰斯的专题,梳理和评论了罗杰斯的一些“大忽悠”言论,但我要说的是,“大牛市”过去大半年了,大家还记得罗杰斯是什么时候登陆中国并频繁出现在中国投资者的视野中的么?
股市如此,楼市也一样,不是市场上不可能出现像昨日股市那样的“大涨”,但再涨也不过是“大势已去”后的佯动了。所以,当书斋里“文风浮躁”的徐教授瞪着大眼,在对庞大的“不可解释”的热钱迷惑不解时,答案便几乎是肯定的了——人家要“扯呼”!
附:专家建议做好应对热钱撤离“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建议实际上都是将关键点落到了资本流动的管制问题上。几乎所有受访专家也都提到了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果断加强资本管制,把出口堵紧。
⊙本报记者秦媛娜
作为金融风险防范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跨境资金的流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一季度,外汇资金净流入的规模迅速增加。但是专家指出,虽然目前资金仍主要集中于流入,但一旦市场预期逆转或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资金出现快速大量流出将给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需要尽早做好应对资金撤退的“应急预案”。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的外汇储备中仍有不少无法由外贸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解释的外汇资金,市场再次将目光集中到跨境资本身上。按照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张明博士的测算,如果将“热钱”定义为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获利的国际资本,2005年—2007年三年“热钱”已经累计流入8211亿美元。
首先,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走势在4月份踩了“刹车”进行调整,市场对其未来走势出现了一定的预期分化,离岸市场的NDF(不可交割远期)报价显示,市场对于人民币未来一年升值幅度的预期从3月份时最高的11%左右快速缩小到5%上下,多家外资投行也在其报告中调低了对于人民币年末的汇率预期。
市场甚至出现了人民币可能贬值的预期。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就指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正在积累,而且这种积累还在加速。”市场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出现逆转,资本的快速流出就随时可能出现。
其次,外部经济的变化也在为可能出现的资本逆流做铺垫。一方面,邻国越南苦于高居不下的通胀和不断扩大的外贸逆差,虽然其央行大幅度提高了利率,但情况仍不乐观,外汇市场的远期价格显示市场对越南盾一年内的贬值预期已经达到40%,摩根士丹利等投行给出的报告则称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
梅新育认为,如果越南、印度等周边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也会传导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类似国家。“你可以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他们有多不同,但这种预期是自我实现的,资本流动是非理性的、集体行动的,不能单纯用基本面因素来判断。”
这种传染效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就已经上演过,发端于泰国,外资疯狂做空泰铢,危机随即在东南亚地区蔓延。
兴业银行鲁政委建议,要“想办法采取各种舆论手段把我们同可能出现问题的经济体区分开来”。比如强调我们的资本项目可能不如他们那么开放,我们有巨额外汇储备,一旦出现问题,有能力对国内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者入市干预。
也有更深入的观点-“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帮不帮越南?”南方基金分析师万晓西说,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中国都应当尽快通过贷款等方式来向越南提供支持。梅新育也认为中国应当做好帮助越南的准备,至于具体方式,“现成的就有亚洲货币互换网络,此外还可以建立双边的援助、救援。”
除越南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另一方面,美元未来走势也可能影响人民币的走向和资金的流动。6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讲话表示由于通胀风险,美联储不希望美元进一步下跌。“美元可能已经触底了,再下调的空间不大,但是在反弹的过程中还会有反复。”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历赵庆明认为。市场多数研究者的观点也同意,美元的弱势将会在今年底明年初迎来反转。
对于盯住一篮子货币、且美元又被普遍认为是篮子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币来说,美元颓势的结束是否会改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引发部分投机资金的回流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按照花旗银行在5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当月倒数第二周离岸亚洲基金的资金流入周跌幅达到了50%,但全球性股票基金却受到追捧。报告指出,受到四川大地震影响,加上中国经济不稳定风险增加,或令企业盈利受损,部分海外投资者选择离开中国市场,当周中国基金获得的赎回为亚洲基金中最多。
还不止如此,“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本国居民对货币失去了信心。”万晓西指出,情况一旦恶化,本币开始贬值,本国居民可能会快速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黄金等资产。而据媒体报道,近期越南居民就已经开始选择用越南盾购买黄金以期保值。
面对问题可以提前采取何种对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给出的建议是:对在紧急情况下要执行的政策与措施,设计好后现在就可以公布出来,以加强透明度,让投资者与投机者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这样,一些投机性很强的资金就可能知难而退。
但是万晓西认为,这种方案在两三年之前、“热钱”想流入还没流入的情况下也许是可行的,但是现在公布了详细的应急政策,就是亮出了底牌,反而会促使已经流入的大规模资金趁机进行反向操作。因此,这种“应急预案”也许采取保密的形式由政府通过小范围征求专家意义来设计更为合适。
无论公开还是保密,上述“应急预案”的建议实际上都是将关键点落到了资本流动的管制问题上,“事实上,便利资本流出的政策反而恰好鼓励了资本的流入,因为他的流出风险很低,进去了很容易出来。”鲁政委说。几乎所有受访专家也都提到了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果断加强资本管制,把出口堵紧。
而对于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问题,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人民币升值和资本账户开放不一定要完全同时,应升值在先,资本账户开放在后,“许多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就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提到过的,马要放在马车前面,而不要本末倒置。”
最新也最好玩的新闻是,北大徐滇庆教授和知名房地产评论人牛刀为房价打赌,最终却输了!结果是,为了践诺,徐教授花了10万,刊登了整版的广告向深圳人民道歉!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子深圳一位投资人孙先生曾扬言要拿300万与我对赌,而所赌的当然不是房价而是股价,即这位投资人对我提出“明年中期股市或跌破1800点”有所不满,遂懂了对赌之心。
但可惜的是,笔者从不好赌,也不善赌,更没那么多闲钱去赌,所以只能选择“弃权”了事。其间,倒是有一位基金操盘手站出来声言替笔者去赌,而此时孙先生却早“顺势”打了退堂鼓,说这“太可怕了”……
所以,我的“这台戏”最终由于我的“胆小”没唱起来,倒是大胆的徐教授和牛刀先生把房市的对赌大戏演绎得活灵活现,让看客们过足了赌瘾——原来,中国的教授也这么好赌,并且赌输了!
当然,徐教授虽输了赌局,但嘴上却依旧是不服气的。看报道,徐教授不服气的主因是看到了今年银行储蓄增加迅猛,不明热钱突然猛增,且统统出现在了专家们的统计数据中——“2008年第一季度属于不可解释的流入资金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4月份一个月就高达3500亿元。”他说。
这些钱要干什么?如果奥运期间这些热钱炒股深圳等地楼盘造成不稳定又该如何示好?这是徐教授的大疑惑!所以虽然徐滇庆买了单,但依旧大度地表示“不论什么结果都该他埋单。”而他的理论根据和提出的问题却是没错的。
这是一个楼市一线观察者和书斋里的教授之间的对话。结果,理论输了,实践赢了,只不过输了的“理论”还在“理论着”,就像股市里那个整天念叨着“八千一万点”的“罗杰斯”还在念叨一样。而许多人更担心的是,徐教授表面的“输”是否掩护了中国二三四线房价的涨等等,所以,赢不必喜,输未必悲,较量还在继续呢。
其实,虽然笔者反感动辄对赌的恶习,但凭心而论,牛刀“为人民利益对赌”的做法也是需要勇气的,而徐教授嘛,虽被人诟病,但其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很有意义。对赌的闹剧外,我以为这才是我们需要珍惜的东西,即百家争鸣,各言自理,最终让事实说话。毕竟,真理愈辩愈明而歪理才钟爱人身攻击与文过饰非。
比如本次“赌局”结束后徐教授的问题吧,至少就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即今年为何突然间蹦出那么多“不可解释”的资金呢?他们会不会在股市楼市再掀狂澜?
我的答案是,不会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热钱此前早已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国内,早已完成了对股市、楼市的热炒,如今的“突现”不过是完成增值性洗钱,兑现炒作性盈利,准备“光明正大”地撤出中国罢了,根本不可能再去给沉陷的中国股市和濒危的楼市去抬轿子。
那么,如今这些热钱呆在国内干什么呢?我想不外乎在等待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等综合性“最佳撤退时机”罢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何股市暴跌后的罗杰斯依旧在中国“捣浆糊”!记得去年9月7日,我写过一篇文章《警惕吧,“罗杰斯”将把崩溃带给中国》,昨日有网站引我的标题做了一期关于罗杰斯的专题,梳理和评论了罗杰斯的一些“大忽悠”言论,但我要说的是,“大牛市”过去大半年了,大家还记得罗杰斯是什么时候登陆中国并频繁出现在中国投资者的视野中的么?
股市如此,楼市也一样,不是市场上不可能出现像昨日股市那样的“大涨”,但再涨也不过是“大势已去”后的佯动了。所以,当书斋里“文风浮躁”的徐教授瞪着大眼,在对庞大的“不可解释”的热钱迷惑不解时,答案便几乎是肯定的了——人家要“扯呼”!
附:专家建议做好应对热钱撤离“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建议实际上都是将关键点落到了资本流动的管制问题上。几乎所有受访专家也都提到了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果断加强资本管制,把出口堵紧。
⊙本报记者秦媛娜
作为金融风险防范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跨境资金的流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一季度,外汇资金净流入的规模迅速增加。但是专家指出,虽然目前资金仍主要集中于流入,但一旦市场预期逆转或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资金出现快速大量流出将给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需要尽早做好应对资金撤退的“应急预案”。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的外汇储备中仍有不少无法由外贸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解释的外汇资金,市场再次将目光集中到跨境资本身上。按照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张明博士的测算,如果将“热钱”定义为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获利的国际资本,2005年—2007年三年“热钱”已经累计流入8211亿美元。
首先,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走势在4月份踩了“刹车”进行调整,市场对其未来走势出现了一定的预期分化,离岸市场的NDF(不可交割远期)报价显示,市场对于人民币未来一年升值幅度的预期从3月份时最高的11%左右快速缩小到5%上下,多家外资投行也在其报告中调低了对于人民币年末的汇率预期。
市场甚至出现了人民币可能贬值的预期。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就指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正在积累,而且这种积累还在加速。”市场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出现逆转,资本的快速流出就随时可能出现。
其次,外部经济的变化也在为可能出现的资本逆流做铺垫。一方面,邻国越南苦于高居不下的通胀和不断扩大的外贸逆差,虽然其央行大幅度提高了利率,但情况仍不乐观,外汇市场的远期价格显示市场对越南盾一年内的贬值预期已经达到40%,摩根士丹利等投行给出的报告则称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
梅新育认为,如果越南、印度等周边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也会传导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类似国家。“你可以指出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他们有多不同,但这种预期是自我实现的,资本流动是非理性的、集体行动的,不能单纯用基本面因素来判断。”
这种传染效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就已经上演过,发端于泰国,外资疯狂做空泰铢,危机随即在东南亚地区蔓延。
兴业银行鲁政委建议,要“想办法采取各种舆论手段把我们同可能出现问题的经济体区分开来”。比如强调我们的资本项目可能不如他们那么开放,我们有巨额外汇储备,一旦出现问题,有能力对国内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者入市干预。
也有更深入的观点-“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帮不帮越南?”南方基金分析师万晓西说,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中国都应当尽快通过贷款等方式来向越南提供支持。梅新育也认为中国应当做好帮助越南的准备,至于具体方式,“现成的就有亚洲货币互换网络,此外还可以建立双边的援助、救援。”
除越南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另一方面,美元未来走势也可能影响人民币的走向和资金的流动。6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讲话表示由于通胀风险,美联储不希望美元进一步下跌。“美元可能已经触底了,再下调的空间不大,但是在反弹的过程中还会有反复。”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历赵庆明认为。市场多数研究者的观点也同意,美元的弱势将会在今年底明年初迎来反转。
对于盯住一篮子货币、且美元又被普遍认为是篮子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币来说,美元颓势的结束是否会改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引发部分投机资金的回流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按照花旗银行在5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当月倒数第二周离岸亚洲基金的资金流入周跌幅达到了50%,但全球性股票基金却受到追捧。报告指出,受到四川大地震影响,加上中国经济不稳定风险增加,或令企业盈利受损,部分海外投资者选择离开中国市场,当周中国基金获得的赎回为亚洲基金中最多。
还不止如此,“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本国居民对货币失去了信心。”万晓西指出,情况一旦恶化,本币开始贬值,本国居民可能会快速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黄金等资产。而据媒体报道,近期越南居民就已经开始选择用越南盾购买黄金以期保值。
面对问题可以提前采取何种对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给出的建议是:对在紧急情况下要执行的政策与措施,设计好后现在就可以公布出来,以加强透明度,让投资者与投机者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这样,一些投机性很强的资金就可能知难而退。
但是万晓西认为,这种方案在两三年之前、“热钱”想流入还没流入的情况下也许是可行的,但是现在公布了详细的应急政策,就是亮出了底牌,反而会促使已经流入的大规模资金趁机进行反向操作。因此,这种“应急预案”也许采取保密的形式由政府通过小范围征求专家意义来设计更为合适。
无论公开还是保密,上述“应急预案”的建议实际上都是将关键点落到了资本流动的管制问题上,“事实上,便利资本流出的政策反而恰好鼓励了资本的流入,因为他的流出风险很低,进去了很容易出来。”鲁政委说。几乎所有受访专家也都提到了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果断加强资本管制,把出口堵紧。
而对于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问题,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人民币升值和资本账户开放不一定要完全同时,应升值在先,资本账户开放在后,“许多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就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提到过的,马要放在马车前面,而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