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学
2008年7月4日,星期五,阿根廷首都布谊诺斯爱丽斯阴云密布,天气预报,今后会降三天大雨。阿根廷媒体预告今日下午四点,长达两周讨论女总统税案的国会将投票结案。
我打开2008-07-04的英国报纸,(伦敦综合电)“油价涨至每桶146美元以上”
“伦敦市场,8月份交货布兰特北海石油价格上涨到历史高点的146.69美元。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到145.85美元。”
”国际油价是由美国一手控制的。上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下降、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国际油价2日连创新高,纽约、伦敦两地油价双双冲破每桶144美元。美国能源部2日发表的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下降了200万桶,大大超过市场此前预计,引发投资者对原油供应紧张的担心。于是纽约、伦敦两地油价双双冲破每桶147美元新价。突破150美元价应是下周的事。不会再涨了。因为,阿根廷开始粮食出仓。
果然,在阿根廷女总统授意之下,国会几乎全票通过政府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修正浮动税制,将农业出口税恢复到农会罢工前的35%。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引爆四大农会联合举行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断路罢工,损失高达35亿美元,数百吨鲜牛奶喷洒公路。
本报从三月份起,坚持认为政府与农会上演的是一场”双簧”戏,目的是封关屯粮,政府加税为农户拒绝执行供粮合同提供借口,农会为政府分担国内通膨责任。全作双赢,今日揭开帷幕。
这就是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盈大利,政治大丰收。
整个过程都是民主方式。农会示威游行有政府批准。政府为自己的税政也煽动了总工会出面集会支持。连断路职业“雇佣军”也平均分成两队,各站一边。农会前80天断路,造成了加工厂,运输业的停产歇业,为了给工厂主出气,卡车公会断了农产品及油料的运输,造成几百吨牛奶倾倒公路。更重要的是100天的断路使油料停运而减少使用,缓解了政府在能源供应上的补贴费用。政府一再宣传,物价狂飙,罪不在政府,是农会工会断路造成供应中断而涨价。
目前,世界有两个通膨最高的国家,第一名是亚洲的越南,涨了28%。第二名是阿根廷,涨了23%。阿根廷老百姓有苦讲不出,只能上街敲锅打盘抗议。而政府三番五次演讲,表明增税所得将施惠于民,而农会不肯。把矛头引向农会。而农会则说,政府加税是勒索农户,增加农业成本。一场南美足球赛,妙着(脚)如花,让人目不暇接。当时,本报就断言,油价每桶升至150美元,政府会让步。果不出所料,在147美元的油价位上,阿根廷今日转舵,粮仓开闸。
据统计,阿根廷大豆就屯有2000万公吨,价值50亿美元。其它农畜产品100天的停运,将会为阿根廷在禁运推高的价格中坐收100%的银元。而政府打着“均贫富”的旗号,获得政治和利益双丰收。
阿根廷总工会(CGT),在年初为涨薪一事,早已扬言要“站到总统府对门街”(断路暴乱)与政府作对。这一百天来,总工会负责人乌哥、莫亚诺(Hugo Moyano)与正义党(PJ)主席科基奈尔举行了秘密会谈之后,立即表示‘这只是支持政府的一次政治活动。’并扬言若有必要(政府招呼),“我们也去国会广场搭帐蓬辩论”。其叭儿狗之态令人可憎。
一向与政府作对,唯利是图的总工会,这次成为政府的“死党”,仅不上街“民主”闹事(2000年时的打砸抢烧骚乱就是这批暴徒干的),总统“夫妻档”就政治上大赚了一笔了。说明女总统老公科其奈尔的政治策略是正确的。可以说,谁能安抚莫亚诺,谁就是阿根廷的总统。媒体不敢得罪这位阿根廷的“暴动教头”,连最敢直言的阿国大报Clarin也只含糊其词地说:“工会支持政府另有所图”。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三(6月25日),阿根廷四位前总统齐聚布谊诺斯艾丽斯的‘四季饭店’,参加马尔它驻阿大使的庆祝会。四位前总统尽弃前仇,互相拥抱恭维,一致声讨女总统克莉斯蒂娜“夫妻档”政府,扬言组织联合阵线为下届总统竟选推翻科氏家族。媒体惊呼:“只有克莉斯蒂娜夫妻才有如此之伟大创举,竟然引起了前四届总统的嫉妒。”
综上所述,说明了生存危机是21世纪的主轴。政治千变万化不能离开经济。以道德为目的还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阿根廷和中国各做了一道选择题。民主之下,五千年的古国中华,在道德的重负之下建了一座“以民为本”的里程碑,亏了上千亿。只有200年历史的阿根廷政府玩了一百天政治游戏,不动一兵一卒也建了一座“爱民丰碑”,赚进了上千亿。两国同时发生的政治博弈,值得复盘深思啊!
本周一,在阿根廷和智利边境重镇都谷曼市,南美共市8个成员国的总统聚会。这是南美粮产国粮食“出仓”的誓师大会。一致扬言不准“国际投机资金”见好就收的抽逃资金。
中东油产国沙乌阿拉伯外长也声称要“密切注视油价的狂飙”。
也就是说一油一粮,当今世界危机的”杀手”,收网了。油价粮价也到顶了,收现金开始。物价将会回落。大家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