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这两天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你这段时间怎么其它话题都不写了,光写奥运话题了?”我的回答很简单:自从奥运会开赛以后,最让我有感触的事情,就是奥运中的人和事了。我写博客有一个原则:有感而发。哪天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就写什么;如果没有特别想说的事情,我就会把我写了三十多年的日记放在博客上。
这位网友说到我这段时间的博客特点,确实,我只写了奥运这一个主题;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这段时间不是每天写博客了。我还要讲学,只能是忙里偷闲地写了。尽管很忙,我还是特别牵挂着奥运:在家的时候,当然是不分日夜地看赛事直播了;不在家的时候,就带上随身的小收音机,在火车上、在汽车上、在大街上,还有那点课间休息的零碎时间,我就用收音机及时了解奥运赛场的最新消息。那天,网球金花郑洁和俄罗斯选手萨芬那的半决赛,我就是在无锡火车站的侯车室里看了段电视直播;随后,又用收音机听完整个比赛过程的。连偶而要去大卖场买点东西,我也是看准了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一段相对赛事平淡的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去大卖场采购一回。总之,工作之余,我所有的心思和所有的牵挂,都在这让我如痴如醉的奥运会上了。
我对奥运的极度关心,起初主要缘于这四年一届的赛事的来之不易;但看着看着,我就越来越被奥运赛场内外显示的真情所深深地感动着。这几年,我们中国每到年底的时候,都会评出一个奖项来,那就是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推崇。我在奥运赛场上,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却超出了“感动中国”的范围。奥运选手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不只在赛场上,也不只在赛场国,那些故事中蕴含着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早已超越了运动员本身,和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界限,这种精神品质将成为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我觉得奥运这种精神魅力,与它精彩的比赛同样重要,而它的影响力,将延续地更加长久。
昨天,我在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又看到了这种奥运精神。英国女运动员拉德克利夫在前半程里,一直在第一方阵中有力地领跑者,可是,赛程过半之后,她却突然地停了下来;她一面用双手狠狠地顶住马路中间的金属隔离栏,一面使劲地蹬着腿,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大家都看出来了,她的腿部痉挛了;可是,她并没有退出比赛。在很多选手早已到达了鸟巢终点之后,她才坚持着慢慢地跑了回来。她没有任何名次,可是,她却是这场比赛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员。
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另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运动员,是38岁的冠军获得者,罗马尼亚老将-托梅斯库。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却保持着那么好的竞技状态。她在赛程半途时突然发力,超越群芳之后机智夺冠,让我们看到了她那块金牌背后的特有魅力。年龄在她这里,不但不意味着衰老和退缩,而成了历练之后的老道和自信。这是一个很懂得展示秋天里壮美风景的中年女子,她可能没有小姑娘的那种嫩绿,可是她的那份厚重和成熟,有谁能否认,那也是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上一抹灿烂的亮色呢?
奥运开赛以来,让我深深感动,甚至情不自禁地流泪的事情,我可以说出很多很多来。羽毛球名将张宁和谢杏芳争夺女王之战,很可惜,我没有看到赛事直播;可是,在随后的颁奖录像回放上,我看到了张宁的泪流满面。一直特别关注羽毛球项目的我,此时非常能理解张宁的感慨万千。在她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她曾因为自信不够,在代表中国队出战尤伯杯的时候,遗憾地输给了当时技术并不在她之上的印尼小将张海丽。也许是这份遗憾给了她一个深刻的教训吧,之后,她用加倍的努力来沉淀自己心中的那份自信。上届奥运会上,她用阅历和努力积攒起来的技艺和信心,在决赛中击败了老冤家张海丽。当时就已经29岁了的她,并没有功成身退;相反,她却非常珍惜这大器晚成之后的成熟。尽管今年以来,她的身体状态并不好,奥运会一开赛,她的第一场球的第一局,就让一个无名小辈给赢了;可是,她却历尽艰难地卫冕成功了!也因此,她成了奥运羽毛球史上唯一的女单卫冕王;而且,无论是羽球男单还是女单,这种奥运两连冠,她都是唯一一人。这是一种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感动世界!她告诉我们的是:辉煌的荣誉背后,是怎样的坚持、怎样的忍耐、怎样的努力和怎样的拼搏!
另一位女将也让我感动不已。她也许不像中国的强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中的球星那么光彩夺目,可是她的实力同样是一流的,她带给我们的感动也同样是震撼的,这就是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杨秀丽。那天,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她在进入决赛的时候,就已经受了伤,伤在脸上,在右眼的下面,那里有一大块淤青血紫,肿得很厉害,让她的右眼不能完全地睁开,而且,在那青紫的肿块上,还破了皮。我们都能想到,在脸部的眼睛旁边,有这样大一处伤痕,会是怎样钻心得疼。看着她在比赛场上的那种虎虎生气,和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我一方面为中国有这样杰出的女将而感到非常自豪;另一方面,我也看得很心疼:她受了那么重的伤,带着这样重的伤痛,还在拼搏,太不容易了!在奥运赛场上,没有更多地怜悯,也不会有更多地同情,夺金靠的是实力,也靠的是功夫。杨秀丽是一个懂得奥运、理解奥运、参与奥运和赢得奥运的人。
我们在看到冠军选手,身上挂着金牌,手里捧着鲜花,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在国歌声中感受荣誉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忘了,有多少运动员就是带着无数这样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伤,吃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苦,受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累,流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汗,才最终获得了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的!
本届奥运会上,不少外国运动员同样带给世界这种超级的感动。之前,我在广播新闻里,听说有一位奥运参赛选手,年龄已经不小了,她想通过参赛赢取奖金,为她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虽然只是廖廖几句的一个故事,我听到之后却浑身一震,心说:还有这样的参赛选手?
昨天晚上,在看女子体操单项比赛-跳马决赛的时候,有一位女运动员看起来明显比其他运动员的年龄要大,这是一位德国选手,名叫丘索维金娜。比赛中,当其他体操名将有各种大的失误的时候,她却以她稳定的发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最终摘得了一枚银牌。看着赛场上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姑娘的脸,再听解说员说这是一位33岁的老将,一位妈妈选手,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谁都不能否认的是:面对着一群不到20岁的青春洋溢的小姑娘充满活力的表现,一位年过三十的妈妈选手会有多么大的压力!而这项竞赛又是在这个特别看重身体灵巧和动感的跳马项目上,这种角逐尤其显得对年龄偏大的选手很不利。但是,她却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小姑娘。
今天早上,我在听早新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之前我听到的那个为救儿子而参赛的母亲,正是这位代表德国出战的丘索维金娜。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呀!我们平时经常说东方女性,并且把东方女性的奉献精神与为孩子牺牲和奉献的母亲形象联系在一起;奥运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对贤妻良母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隘了。母爱是伟大的,也是全人类的一种伟大情感!这位母亲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崇高思想,她就是想做一个好母亲,就是想用一个母亲能做到的一切,来保护她的孩子。我想,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位女选手的,她用她的天性和真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地感动;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博大而宽广的爱!这也是奥运史上会永远记住的感动世界的故事。
各种各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说不过来,多得写不过来。昨天,在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射击决赛中,中国的邱健,好像是意外地得到了一块金牌;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意外失手,领先优势尽失,邱键意外夺冠。我们可以这样想:埃蒙斯失手之后,不是还有参加决赛的另外六名选手吗?其他选手不都是正常发挥吗?可见,如果邱键本身没有实力,光靠一位选手的失手,他是不可能夺金的。
我们在看到了邱健的惊喜的同时,也从他那里看到了一种更深层的感动。邱键从15岁起,就开始练习射击了,而在17年后的今天,他才一举成名。这17年里,有多少的等待、有多少的忍耐、有多少的努力,又有多少的艰辛呀!夺冠之后,邱健最想给采访的记者说的,不是他的喜悦而是他的经历:这是他第四次参加奥运会的预选赛,前三次,我们都没能在奥运赛场上见到他,因为他连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没有争取到。而这第四次冲击奥运会,他终于成了一名参赛选手,可这时,他也从当初的那个少年,到了很多队员已经功成名就,在考虑退役的年龄了。
前面说的那些感动还多少带有一些偶然性,而邱健带给我们的感动,我想,很多运动员会更加感慨;那就是在等待成功的过程中,长年累月的苦练和耐心。邱健最终抓住了一个机会,他终于成功了;而像他一样练了很多年,最终又没能成功的运动员,又有多少呀!也因此,我想:在任何一个领域的角逐中,最终能站在巅峰位置上的永远只是个别人;但是,没有大批的人垫在宝塔的下面做基石,塔尖能那么辉煌地挺立在空中吗?那些永远的基石,才是我们更深层次的感动!
写到这儿,一看时间,该收看我们极为关注的刘翔出场比赛了;打开电视机,正好看到刘翔参加预赛的直播。天哪!刘翔刚跑了两步,就停了下来,拖着一只受伤了的脚,默默地走向场边。很遗憾,几个月前刘翔受了脚伤,至今还没有好;就像上届奥运会时,女排队员赵蕊蕊刚出场亮相,就伤了腿,不得不下场一样,刘翔也退出了比赛。他也许让有些人感到很失望,而我却有更多地感动:在刘翔之前,中国田径男选手,谁能达到刘翔这样的世界顶级水平呢?在短道项目的田径比赛中,又有几位亚洲选手能有刘翔那样的实力和风采呢?不管他将来还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新一轮的惊喜,我们所要做的,都是对他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为中国人带来了骄傲和自豪!刘翔能忍着伤病来参赛,这本身就是给国人带来的最大感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对一个因伤病不能出战的名将,有什么怨言呢?永远感谢刘翔给中国人带来的感动,永远感谢刘翔给世界带来的对于中国的感动!
这位网友说到我这段时间的博客特点,确实,我只写了奥运这一个主题;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这段时间不是每天写博客了。我还要讲学,只能是忙里偷闲地写了。尽管很忙,我还是特别牵挂着奥运:在家的时候,当然是不分日夜地看赛事直播了;不在家的时候,就带上随身的小收音机,在火车上、在汽车上、在大街上,还有那点课间休息的零碎时间,我就用收音机及时了解奥运赛场的最新消息。那天,网球金花郑洁和俄罗斯选手萨芬那的半决赛,我就是在无锡火车站的侯车室里看了段电视直播;随后,又用收音机听完整个比赛过程的。连偶而要去大卖场买点东西,我也是看准了下午四点到六点之间一段相对赛事平淡的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去大卖场采购一回。总之,工作之余,我所有的心思和所有的牵挂,都在这让我如痴如醉的奥运会上了。
我对奥运的极度关心,起初主要缘于这四年一届的赛事的来之不易;但看着看着,我就越来越被奥运赛场内外显示的真情所深深地感动着。这几年,我们中国每到年底的时候,都会评出一个奖项来,那就是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推崇。我在奥运赛场上,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却超出了“感动中国”的范围。奥运选手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不只在赛场上,也不只在赛场国,那些故事中蕴含着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早已超越了运动员本身,和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界限,这种精神品质将成为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我觉得奥运这种精神魅力,与它精彩的比赛同样重要,而它的影响力,将延续地更加长久。
昨天,我在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又看到了这种奥运精神。英国女运动员拉德克利夫在前半程里,一直在第一方阵中有力地领跑者,可是,赛程过半之后,她却突然地停了下来;她一面用双手狠狠地顶住马路中间的金属隔离栏,一面使劲地蹬着腿,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大家都看出来了,她的腿部痉挛了;可是,她并没有退出比赛。在很多选手早已到达了鸟巢终点之后,她才坚持着慢慢地跑了回来。她没有任何名次,可是,她却是这场比赛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员。
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另一个让我非常感动的运动员,是38岁的冠军获得者,罗马尼亚老将-托梅斯库。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却保持着那么好的竞技状态。她在赛程半途时突然发力,超越群芳之后机智夺冠,让我们看到了她那块金牌背后的特有魅力。年龄在她这里,不但不意味着衰老和退缩,而成了历练之后的老道和自信。这是一个很懂得展示秋天里壮美风景的中年女子,她可能没有小姑娘的那种嫩绿,可是她的那份厚重和成熟,有谁能否认,那也是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上一抹灿烂的亮色呢?
奥运开赛以来,让我深深感动,甚至情不自禁地流泪的事情,我可以说出很多很多来。羽毛球名将张宁和谢杏芳争夺女王之战,很可惜,我没有看到赛事直播;可是,在随后的颁奖录像回放上,我看到了张宁的泪流满面。一直特别关注羽毛球项目的我,此时非常能理解张宁的感慨万千。在她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她曾因为自信不够,在代表中国队出战尤伯杯的时候,遗憾地输给了当时技术并不在她之上的印尼小将张海丽。也许是这份遗憾给了她一个深刻的教训吧,之后,她用加倍的努力来沉淀自己心中的那份自信。上届奥运会上,她用阅历和努力积攒起来的技艺和信心,在决赛中击败了老冤家张海丽。当时就已经29岁了的她,并没有功成身退;相反,她却非常珍惜这大器晚成之后的成熟。尽管今年以来,她的身体状态并不好,奥运会一开赛,她的第一场球的第一局,就让一个无名小辈给赢了;可是,她却历尽艰难地卫冕成功了!也因此,她成了奥运羽毛球史上唯一的女单卫冕王;而且,无论是羽球男单还是女单,这种奥运两连冠,她都是唯一一人。这是一种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感动世界!她告诉我们的是:辉煌的荣誉背后,是怎样的坚持、怎样的忍耐、怎样的努力和怎样的拼搏!
另一位女将也让我感动不已。她也许不像中国的强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中的球星那么光彩夺目,可是她的实力同样是一流的,她带给我们的感动也同样是震撼的,这就是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杨秀丽。那天,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她在进入决赛的时候,就已经受了伤,伤在脸上,在右眼的下面,那里有一大块淤青血紫,肿得很厉害,让她的右眼不能完全地睁开,而且,在那青紫的肿块上,还破了皮。我们都能想到,在脸部的眼睛旁边,有这样大一处伤痕,会是怎样钻心得疼。看着她在比赛场上的那种虎虎生气,和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我一方面为中国有这样杰出的女将而感到非常自豪;另一方面,我也看得很心疼:她受了那么重的伤,带着这样重的伤痛,还在拼搏,太不容易了!在奥运赛场上,没有更多地怜悯,也不会有更多地同情,夺金靠的是实力,也靠的是功夫。杨秀丽是一个懂得奥运、理解奥运、参与奥运和赢得奥运的人。
我们在看到冠军选手,身上挂着金牌,手里捧着鲜花,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在国歌声中感受荣誉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忘了,有多少运动员就是带着无数这样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伤,吃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苦,受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累,流了多少别人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汗,才最终获得了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的!
本届奥运会上,不少外国运动员同样带给世界这种超级的感动。之前,我在广播新闻里,听说有一位奥运参赛选手,年龄已经不小了,她想通过参赛赢取奖金,为她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虽然只是廖廖几句的一个故事,我听到之后却浑身一震,心说:还有这样的参赛选手?
昨天晚上,在看女子体操单项比赛-跳马决赛的时候,有一位女运动员看起来明显比其他运动员的年龄要大,这是一位德国选手,名叫丘索维金娜。比赛中,当其他体操名将有各种大的失误的时候,她却以她稳定的发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最终摘得了一枚银牌。看着赛场上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姑娘的脸,再听解说员说这是一位33岁的老将,一位妈妈选手,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谁都不能否认的是:面对着一群不到20岁的青春洋溢的小姑娘充满活力的表现,一位年过三十的妈妈选手会有多么大的压力!而这项竞赛又是在这个特别看重身体灵巧和动感的跳马项目上,这种角逐尤其显得对年龄偏大的选手很不利。但是,她却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小姑娘。
今天早上,我在听早新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之前我听到的那个为救儿子而参赛的母亲,正是这位代表德国出战的丘索维金娜。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呀!我们平时经常说东方女性,并且把东方女性的奉献精神与为孩子牺牲和奉献的母亲形象联系在一起;奥运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对贤妻良母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隘了。母爱是伟大的,也是全人类的一种伟大情感!这位母亲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崇高思想,她就是想做一个好母亲,就是想用一个母亲能做到的一切,来保护她的孩子。我想,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位女选手的,她用她的天性和真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地感动;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博大而宽广的爱!这也是奥运史上会永远记住的感动世界的故事。
各种各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说不过来,多得写不过来。昨天,在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射击决赛中,中国的邱健,好像是意外地得到了一块金牌;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意外失手,领先优势尽失,邱键意外夺冠。我们可以这样想:埃蒙斯失手之后,不是还有参加决赛的另外六名选手吗?其他选手不都是正常发挥吗?可见,如果邱键本身没有实力,光靠一位选手的失手,他是不可能夺金的。
我们在看到了邱健的惊喜的同时,也从他那里看到了一种更深层的感动。邱键从15岁起,就开始练习射击了,而在17年后的今天,他才一举成名。这17年里,有多少的等待、有多少的忍耐、有多少的努力,又有多少的艰辛呀!夺冠之后,邱健最想给采访的记者说的,不是他的喜悦而是他的经历:这是他第四次参加奥运会的预选赛,前三次,我们都没能在奥运赛场上见到他,因为他连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没有争取到。而这第四次冲击奥运会,他终于成了一名参赛选手,可这时,他也从当初的那个少年,到了很多队员已经功成名就,在考虑退役的年龄了。
前面说的那些感动还多少带有一些偶然性,而邱健带给我们的感动,我想,很多运动员会更加感慨;那就是在等待成功的过程中,长年累月的苦练和耐心。邱健最终抓住了一个机会,他终于成功了;而像他一样练了很多年,最终又没能成功的运动员,又有多少呀!也因此,我想:在任何一个领域的角逐中,最终能站在巅峰位置上的永远只是个别人;但是,没有大批的人垫在宝塔的下面做基石,塔尖能那么辉煌地挺立在空中吗?那些永远的基石,才是我们更深层次的感动!
写到这儿,一看时间,该收看我们极为关注的刘翔出场比赛了;打开电视机,正好看到刘翔参加预赛的直播。天哪!刘翔刚跑了两步,就停了下来,拖着一只受伤了的脚,默默地走向场边。很遗憾,几个月前刘翔受了脚伤,至今还没有好;就像上届奥运会时,女排队员赵蕊蕊刚出场亮相,就伤了腿,不得不下场一样,刘翔也退出了比赛。他也许让有些人感到很失望,而我却有更多地感动:在刘翔之前,中国田径男选手,谁能达到刘翔这样的世界顶级水平呢?在短道项目的田径比赛中,又有几位亚洲选手能有刘翔那样的实力和风采呢?不管他将来还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新一轮的惊喜,我们所要做的,都是对他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为中国人带来了骄傲和自豪!刘翔能忍着伤病来参赛,这本身就是给国人带来的最大感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对一个因伤病不能出战的名将,有什么怨言呢?永远感谢刘翔给中国人带来的感动,永远感谢刘翔给世界带来的对于中国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