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环境下的最佳投资选择


 

8月全球股市动荡不安,欧元对美元的迅速贬值,说明由15国构成的欧元区经济减速得到确认,整个欧元区第二季度GDP下滑0.2%,日本GDP环比下降2.4%,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欧元经济体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均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这是全球化带来的另一个结果:一旦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衰退,必然产生类似米多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

    经济全球化初期,以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当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后,需求则会主导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主要需求国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波及了外向型出口企业,甚至包括香港在内的出口贸易都出现了下跌,说明中国对外出口已形成趋势性的下滑,外需对中国的影响将继续恶化,股市不是政府能不能够拯救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层面都将面临巨大挑战的问题,中国股市没有杠杆交易,个人投资者也较少借钱炒股,银行资金尚不能直接入市,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非完全来自于股市,即使可以采用降低利率放宽银根等方式救市,我们相信要救的也不是股市而是房市,只有忍心让中国股市跌深跌透,跌到跌无可跌,错开和房价同步下跌的担忧,即使房市再下跌股市也跌无可跌,那个时候政府出手救市的效果要好得多,现在只好“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了,不少投资者当前心情极度悲观绝望,认为“股市已死”,其实大可不必过于情绪化地思考,试想当年香港暴跌93%仍然没有死,中国股市经历这番深层次调整,逐步进入成熟,未尝不是好事?只是大家要在心理上做好继续忍受市场未来1年仍是调整格局的现实。

 面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可能性越拉越大,投资者应该做最保守的财产保值配置,未来一段时间黄金都不再是保值品种,美元到今年11月都应该保持强势可以阶段性关注,但黄金价格已经从1032.7美元见顶,当前调整幅度超过20%,熊市信号十分清晰,全球性需求放缓和金属可回收特性,令市场供应大于需求,同时原油撞击110美元创新低,也是经济增长开始变为经济减速信号,资源品龙头已经倒下,黄金在进入通货紧缩期的预期中表现极度不佳,资源股是应该见涨就抛。

    难道就没有比较好的投资保值品了么?我们认为答案并非如此,相比之下,零息国债是资金较好的避风港,这类债券发行时以票面折扣价格发行,事先贴现到期后按票面价值偿付(往往是100元或1000元面值),由于流动性收紧这类国债交易时近期还可能出现更大的折价,导致收益率提高,每当经济紧缩到一定程度,央行往往会采用减息措施,零息债券反弹幅度最大,在今年上交所曾发行过一期2008年的零息国债,但发行日仅7月30日一天,当前投资者如要购买零息国债可以到银行柜台进行查询,衡量买入的标准要从国债收益率来看,零息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如果能够超过当前4.14%的定期存款,就有一定的机会,比如铁道部发行的固定利率4%的06铁道01债,目前在深交所折价交易(代码111033),目前看收益率就已经大于4.14%了,不过流动性稍差,但信用等级不错,这类年内收益率大于定期存款的品种可以作为阶段性配置,帮助大家度过经济最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