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吧,国资委


觉悟吧,国资委

 

作者:韩和元

 

先来看一则新闻: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0日表示,北京奥运会过后,国有企业将加快改革和重组,中央企业重组将由自愿组合转向由国资委主动推进,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企业将进入市场竞争。根据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李荣融说,中央企业到2010年减少至80-100家的目标不变。”

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则新闻:

“去年929日,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廖永远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大家总以为油价很高,中国石油效益很好,事实并非如此。前几年计算的结果,油价超过40美元,每增加1美元,集团公司多增加56亿的利润,在当时状况下,油价在60美元以上,每增加1美元,就会亏损11.29亿人民币。据称,这是中石油集团最高层专门安排财务、计划、管理相关人员算出来的帐。”

而为此中石油决定要裁员了,中石油集团一位中层干部称,为摆脱企业困境进行必要的经济性裁员是国际普遍做法。再看有关记者的采访:“‘总得有一些措施出台,表明一种态度,有一个交待。’这是中石油集团大庆油田刚刚退休的一位干部对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集团’)‘“裁员’计划的认识。”718,在延安召开的中石油集团2008年领导干部会议上,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称,计划在未来3年内削减5%的员工总量。原因在于:“裁员”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上升。蒋洁敏称,当前企业用工总量增长过快、人工成本总额快速攀升。但在中石油集团大庆油田刚刚退休的那位干部看来,自然减员不能算是中石油控制成本的一大举措。

继续读新闻:“今年2月以来,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进行了重组。重组后,合并后的两公司机关总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合并后有的机关处(室)甚至有近百人。抚顺中石油催化剂厂的一位员工告诉本报:‘我们企业厂领导11人,各部门和车间领导近300人,干群比例11。’

按照中石油集团的计划,已重组合并的企业,在未来三年内机关人员和二、三线非生产人员,总体要减少20%以上,减下来的人员主要充实到基层一线,总部机关在近三年内也要压缩10%。新增的人员主要用于补充关键科研技术人员、生产一线队伍骨干和队伍接续用工需求。‘这是很难消化的一件事情。’上述中石油集团人士说。

‘机关工作人员并不在削减之列。’大庆油田机关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庆油田采取的做法是:将机关人员分流到新成立的分公司钻探工程公司和矿区服务事业部;所有分流人员不升职,不降职,级别不变,待遇不变。

在去年9月的内部会议上,廖永远直言道,塔里木搞了一个气田开发,一共有17口气井,两个无人值守处理厂,再加一个总控室,居然用了450多人,70多个甲方,300多个乙方。另外还在荒郊野外深山沟里搞了一个体育馆。

廖永远举例说,一个塔里木就有10家钻井公司,好多人就是排长当了连长,连长当了营长,营长当了团长,全都当了领导;每组建一个基地,就要建一个后勤,就要弄一帮领导,没有干活的了。而塔里木这些公司,除了两家没有喊亏损也没说盈利,其他的都说亏了。‘你就是一个亏损的规模配置,你能不亏吗?’”

于是最近,中石油已经下了两剂“药”。第一剂是压缩日常非生产性开支,蒋洁敏称,中石油集团将严控非生产性支出,有效压减招待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费用10%以上。第二剂就是“减员”。中石油一位高层表示,用工总量过大、增速过快、结构性缺员的矛盾比较突出。但另据了解,此次裁员计划中,“出局”者已经锁定为“合同工”,而这些合同制人员都是油田主要的一线生产力量。也难怪有基层机关工作人员要发下面的疑问了,“这些合同制人员都是各单位生产一线岗位的主力,减掉之后谁来干活也是个问题。”

中石油是一家典型的国家主动推进予以改革和重组的范例,而上述的种种,却正是这家已经按照国家的意志,阔步迈入2008年福布斯排行第30位的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

国资委的目标本身没有错,加里.哈默尔说过:市场地位是图谋来的。但问题在于国资委实现他的战略值得商榷,通过对中石油的新闻的解读,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将央企重组合并有多少现实意义呢:

一、于企业而言,除了他们在行政性垄断的特权的庇荫下,形成更强烈的惰性外,也将什么都得不到。

二、于国家而言,迈克尔.波特说过,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归根来说还是所在地的企业的竞争,而一个个毫无竞争力的企业对于他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又能够做什么贡献呢。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都有疯狂的500强情结,在李鹏当政的时候,就有过疯狂的重组国企进500强的历史,如果不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而仅仅是以进500强为目的,那操作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将央企全部合并,我敢保证就其销售额总资产规模来说这样一来不要说进500强,就是进第一也绝对没问题的。但是这样有现实意义吗?

对于这样的整合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影响:

三、于消费者而言,除了这些央企将获得更多的行政性的行业垄断外,什么也得不到。

国资委,你该觉悟了,你的工作的实质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进500强,不要再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