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诺、改革开放、无与伦比及其他


16天的奥运盛宴,昨晚在北京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终于落下了帷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以“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登峰造极的非凡评价,使七年前中国人在莫斯科作出的郑重承诺,得以完美兑现。的确,这是一届充分展示现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奥运会,是让世界充分领略中国人民对全人类真挚热情和卓越才能的奥运会。整整16天中,憋足了劲儿的中国人的确拿出了自己百分百的力量,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全体成员,呈现了一届空前美妙的奥运会。

如果单就体育运动成绩来说,尽管我们拿到了最多的金牌,总数达到了雄踞榜首的51枚,但由于在一些基础项目上的薄弱,我们和世界体育强国之间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但如果从赛会组织者、东道主的角度上说,北京奥运会的工作的确是非常出色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国际朋友由衷地表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组织已经为中国赢得了分量最重、意义最为深远的金牌,而这块无形的金牌,在昨晚的闭幕式上,由国际奥委会的罗格主席用那句“无与伦比”的最高级赞美之词慷慨地颁发给了中国。由于这个“无与伦比”是每个来到北京、或在电视屏幕前经常观看北京奥运会的世界各国朋友们业已形成的深刻共识,因此这句话应该是世界人民对中国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的最好褒奖。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能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的确是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对中国及全体中国人民的青睐和厚爱。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走向富强、自由、民主的新纪元。对此,每个经历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及时代变迁的中国人,都能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及中国人不同寻常的转折价值。这三十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精神风貌,都有了石破天惊的巨大变迁,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和经济舞台上,正在发挥一个大国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偏见的存在,由于历史上的一些意识形态的隔阂,世界上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对这些年发生在中国的深刻变化,并不十分清楚。中国需要一个机会,使改革开放后的巨变,被世界公众真正了解和感知。借鉴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日本、韩国当年的成功崛起,都与奥运的举办密切相关),中国意识到了奥运会就是这样历史性机遇的最佳载体,15年前,中国在开始进行申办奥运会的努力时,就直白地将“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作为了自己的申办口号。后来有人说,这句话尽管说出的的确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最想说的话,但如此直白,多少有点功利倾向。在七年前的北京第二次申办时,中国的国力更加强盛了,视野更宽广了,因此申办口号也更加含蓄而深刻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更体现了中国人的博大情怀及志在必得的凌云壮志。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完成了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国际大阅兵,是由全世界的政要、媒体、运动员、公众共同参与进行的无与伦比的盛大庆典。尽管为此我们的付出空前巨大,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投放空前海量,但不论数额多么巨大,这个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不恰当地用经济术语来表述,这是个投入产出比极佳的投资举措,其良好的效果很难用简单的经济数字来描绘,它将在今后的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清晰地显露出来。北京奥运会的价值尚有待我们深入认识和挖掘,这个盛会的意义其实是非常多元的。

它是一种收获,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细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它又是一次播种,让13亿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尽情播撒,为中国今后的强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它还是一种姿态,中国人用如此鲜活、多情多彩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是全人类最可信赖的朋友,那些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调,完全是一些无稽之谈。一次奥运会,尽管有着其鲜明的体育竞技的符号特征,然而其完成的也许要比多少次联合国大会上的政治声明、人民日报的多少篇官方社论、国家领导人的多少次外交努力都要精彩得多,有效得多,长久得多。也许,北京奥运会的深远意义,我们现在的认识还肤浅、幼稚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