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没有教育,如何沟通?谈啥和谐?


     没有教育,如何沟通?谈啥和谐?

 

我们今天有人文素养的华人专家不少,硬体设施、配备也一个比一个奢华,各式各样俱乐部更是名目繁多(多管吃喝玩乐、名牌),但要说起哪个是感情婚姻学堂,或父母教育班,或身心灵修养书会的,举凡从学校到社会皆极少见,倒是打着名号的广播、电视栏目有些个,但仔细品味,没几个到位或都变调了,甚至以骂人为号召,竟也纷纷吸引好事者,成了名牌节目。

 

可到处又看得到口号,字眼总不脱沟通、宽容、和谐,想想看,一个始终生活在满眼充斥商品广告,刺激消费的物质环境里的人,同时带着文化遗毒:人与人间相互不易信任,以及习于PK斗争、揣测他人动机、喜欢围观看好戏、凡事挑刺为先的人,若没有经过人文素养学习的话,如何懂得跟别人友善沟通?又哪里知道体恤、慈悲是多么深刻的情智教育?光是觉知自己的情绪,是源于己利还是自以为利他,就是个高级功课了。

 

所以我们才要从亲情、爱情着手去解惑,先把人际关系中,大家最在意又逃脱不了的情感关系,通过学习、领悟,才会渐渐打开矛盾,改善互动,而作用主体其实不在别人,都在自己。换句话说,凡是感觉到伤心、痛苦、愤怒、怨恨、不安全感、空虚等等的人,都要扪心自问:我怎么了?必定是自己的价值观或修养出了问题,这是我们人生的大秘密,多少人的死结都卡在这里。

 

结果我们近二十年的填鸭式教育里,就是没有学到每个人生命中几件大事:如何和异性相处?婚姻是什么?怎么当父母?身心健康是指什么?如何管理情绪?这些都终生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家庭、社交、健康,还有啥比这个更重要了?

 

所以我们现在还不赶快补课吗?政府也没意识到“社会和谐”,是首要普及人文教育学习啊!绝不是把口号摆出来,大家就和谐啦!知其然得知其所以然才行。因此,应该在大众媒体上广泛制作这些专题,各个小区分别举办人文教育班,而且至少高校要在课外时间,安排一些情智学习讲座,此乃因为我常常看到很多年轻人为情所困,导致精神混乱,要不,不明就里地走进婚姻,才慢慢发现是灾难的开始,这些岂是个人的事情而已?所牵涉到的恰好是整个家族和谐,甚至社会安定哪!

      

至此,可以笃定的说,没有教育过程,就不会有沟通能力,就谈不上社会和谐,个人素质不在普及性的成人学习教育中渐渐自我提升,我们就会看到家家有本杂乱无章的经,即便是一百个“心理访谈”栏目放在那里也念不完,更别说每个走在街上的人,有几个可以坦然、阳光地说:我是个快乐、满足的人!

 

我常抱着观众生相的闲情,看拂面而过的行人和骑车的人,不是皱眉有心事,就是长期忧苦愁烦或忿恨烙下的面痕,和欧洲人的淡定优雅对照,简直是两个世界。同样都是地球人类,我们再也没有贫穷、无法受教育的借口了,若人与人之间老是难于沟通,关系难于和谐,一句话,赶快补修生命教育功课吧!咱们共勉啊!